券商兩融定向風控路線圖:四大招收縮杠桿
- 發佈時間:2015-06-11 08:40: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從風控的手段來看,主要包括對融資融券業務設定多項監管指標、調出部分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對客戶信用帳戶持倉集中度採取分級控制措施以及上調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等四大手段。
面對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迭創新高的現狀,券商兩融風控亦在不斷收緊。
6月9日,廣發證券和銀河證券同時就調整信用賬戶單一證券持倉集中度實時控制指標發佈相關通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就在5月股市高歌猛進同時,券商對於兩融業務的收緊也隨之而來。
僅以廣發證券為例,自今年5月以來,該公司已經連續兩次調整融資融券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折算率和二度提高融資融券業務融資保證金比例。
而券商不斷加強兩融風控的誘因則與證監會4月17日對兩融業務提出的七項要求相關:要求的其中一項就是“加強兩融業務風險管理,及時調整初始保證金比例,標的證券範圍”。
四大招收縮兩融杠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券商新一輪調整兩融業務的公告主要出現在5月底至6月初的這一時段,涉及十余家券商。從風控的手段來看,主要包括對融資融券業務設定多項監管指標、調出部分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對客戶信用帳戶持倉集中度採取分級控制措施以及上調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等四大手段。
曾經因為兩融業務違規被罰的中信證券,對於兩融業務的風控設定了在行業內相對嚴格的措施,除了出臺了其他券商均有使用的措施外,其還設立了多項監管指標來降低風險。
6月5 日,中信證券發佈通知,公司針對融資融券監管設立了11項監控指標,如出現“中信證券全體客戶融資買入單只證券的市值佔該證券流通市值的比例達到或超過10%”;“全體客戶融券賣出單只證券的市值佔該證券流通市值的比例達到或超過10%”;“單一客戶融資規模佔中信證券凈資本的比例達到或超過5%”等情形,公司有權對客戶採取相應措施。
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的措施,使用的券商較多,較受關注的是國盛證券于6月4 日下發《關於調整融資融券標的券有關事項的通知》稱,即日起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調整創業板股票的可充抵保證金的折算率。同天,東吳證券亦剔除了 39 只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其中,滬市23 只,深市主機板 5隻、中小板9隻、創業板2隻。
國盛證券該通知發佈前一天,創業板指數盤中突破4000點,6月5日,創業板指數盤中創出了4037.96點歷史新高後出現調整。
針對客戶信用帳戶持倉集中度管理是近期大券商開始陸續的措施,如銀河證券6月9日就表示,公司決定自6月15日起,對信用賬戶單一證券集中度指標進行調整。投資者有未到期的融資融券負債,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80%時,所持有的單一證券的價值佔信用賬戶證券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60%,達到指標控制上限時,由交易系統實時限制該只證券的新增融資買入、擔保品買入或擔保物提交委託。
上調客戶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的措施有些券商已經是多次使用,如5月29日,廣發證券表示自2015年6月1日起,將融資融券業務標的證券的融資保證金比例由75%上調至80%。這次也是廣發證券于5月26日起將融資保證金比例由70%上調至75%後短期內第二次上調。
上調客戶保證金是一個較為直接的控制兩融規模的措施。“在投資者保證金金額一定的情況下,保證金比例越高,投資者向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的規模就越小,財務杠桿效應越低。”國信證券發展研究總部研究員曹睿軒如是評價。
定向調控
券商加強兩融風控的措施,有著明顯的定向調控味道,以創業板為典型高估值股以及兩融規模較大的股票都成為定向調控的重點目標。
6月8日,國泰君安發佈《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名單及折算率調整公告》,對融資融券業務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標準參數進行定向調整。在18隻調出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名單中,創業板有7隻,分別為東方財富、樂視網、萬達資訊、長亮科技、金運鐳射、博濟醫藥及全信股份;中小板4隻,分別為生意寶、百潤股份、伊立浦及天潤控股;深市主機板5隻,為藍鼎控股、萬方發展、南華生物、深中華A;滬市的兩隻則是金證股份、運盛實業。
通過對18隻個股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是前期漲幅巨大,同時估值水準要遠遠超出市場的平均水準。
國盛證券直接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的做法,則明顯是針對創業板板塊整體的高估值。
一些估值雖然有優勢,但是融資融券規模過大的個股也成為券商眼裏的風險點。今年年初,數家券商把暴漲的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調出兩融標的。5 月29 日,申萬宏源證券公告將中國平安調出融資標的證券範圍,這也是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以來,券商首次將單一個股調出融資標的。中國平安估值雖然較A股大多數個股低,但其融資規模一直個股中最高的,5月29日當天,其融資餘額規模高達491.17億元。6月1日興業證券也跟隨發佈新的兩融公告稱,暫停中信證券、中國平安、興業銀行的融資買入,待融資集中度風險平緩後,再恢復其融資買入功能。當天三隻股票的融資餘額總規模接近1100億元,長期位居個股融資餘額規模前五的位置。
而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於,儘管已有不少券商開始收緊兩融風控,但除了市場情緒一度受到影響之外,對兩融餘額規模的影響卻並未顯現出來。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截至6月9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已高達21861.1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21748.30億元增加112.8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已多家券商調整兩融比例,收縮杠桿,但因每個客戶的持倉情況無法得知,因此無法準確地計算出調整比例對兩融的影響,但從這些券商紛紛做出調整的效果來看,兩融總規模仍然在攀升,因此目前影響或許還無法顯現,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券商加入後形成集群效應才會體現出來。”對此,一家中型券商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外,因參與兩融業務的券商多,標的股票更多,少數券商調出個別股票,最多對這幾隻標的個股有微不足道的影響,對整個市場影響則可以忽略不計。”
被定向調控的中國平安融資餘額規模仍在緩慢增加,至6月9日,其融資餘額已經達到了502.13億元,較5月29日增加11億元。
而創業板指數在突破4000點後連續回調兩個交易日後,6月10日大漲3.49%,收于3834.7點,“狂牛”本色不減。
嚴控兩融業務對創業板整體的“殺傷力”並不強,截至6月9日,創業板所有個股兩融餘額是1016.54 億,相對於創業板市場總市值63631.45 億,僅佔 1.60%;而相對於整個市場2.17萬億的兩融規模而言,也僅佔 4.68%,規模還是很小。
“我們認為,只有隨著羊群效應的不斷放大,越來越多券商對兩融標的逐漸放大到漲幅較大的個股,包括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等等,後期才有望對市場形成衝擊。”該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