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A股國際化趨勢明朗 外資熱情難抑

  • 發佈時間:2015-06-11 02:30: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MSCI宣佈暫不將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但表示在解決重要的市場準入問題後,A股將很快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有海外機構人士預測,A股最快將於今年底被納入MSCI全球市場指數。QFII和RQFII等境外資本繼續涌向A股。除偏愛藍籌股外,有機構開始少量加倉創業板。

  北京時間6月10日淩晨,MSCI在其官網宣佈,在一些重要的市場準入問題得到解決後,中國A股即會被納入其全球市場指數中。公告還列出了接納A股涉及的三大顧慮,包括目前仍不能可靠地獲取額度,資本流動有限制以及海外投資者的實際權益問題。

  海外資金繼續青睞藍籌股,部分機構小幅加倉創業板

  北京時間6月10日淩晨,MSCI在其官網宣佈,在一些重要的市場準入問題得到解決後,中國A股即會被納入其全球市場指數中。公告還列出了接納A股涉及的三大顧慮,包括目前仍不能可靠地獲取額度,資本流動有限制以及海外投資者的實際權益問題。

  國內機構人士認為,這一結果在意料之中,對A股短期影響十分有限。目前市場上漲的動力仍來源於對經濟轉型的預期和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即使此次A股成功被納入MSCI,海外資金的入懲投資者結構的轉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儘管如此,A股國際化趨勢已愈加明朗。MSCI董事總經理Remy Brain明確指出,MSCI將與中國證監會共同成立一個工作小組,旨在解決各項問題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有海外機構人士預測,A股最快將於今年底被納入MSCI全球市場指數。另一方面,QFII和RQFII等境外資本繼續看好A股。除了偏愛藍籌股之外,已有機構開始少量加倉創業板 .

  國際化趨勢更明朗

  截至記者發稿時,對A股未能納入MSCI,中國證監會方面尚無明確表態。但多位機構人士認為,證監會實際上樂於見到和推動A股的國際化進程,且不排除此前進行過多番努力。

  據前述人士分析,監管層不少動作都指向A股國際化。如,今年5月中旬,中國證監會曾專門發佈消息指出,相關規定為證券名義持有預留了空間:滬股通下,境外投資者應通過香港結算持有滬股股票 ,而且享有作為股東的財産權;滬股通股票的實際權益擁有人應當通過名義持有人即香港結算行使有關股東權利;滬港通下,香港結算作為境外投資者的名義持有人,登記為滬股股票的持有人,可以行使相關股東權利、提起訴訟。

  證監會日前還表示,將繼續與包括富時在內的國際知名指數公司保持密切溝通,不斷提高國際投資界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和認可程度,便利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常有投行機構認為,倘若A股納入MSCI,除了在資金層面會帶來積極影響外,也會把海外更為成熟的投資理念帶入中國,進一步促進完善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

  “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啟動以及QFII、RQFII額度不斷提高,A股被納入MSCI、走向國際化的趨勢肯定越來越明確。”業內人士表示。

  牛市運作不受影響

  對國內金融機構來説,最關心的莫過於這一結果對A股未來走勢的影響。多家基金公司表示,MSCI此次公告結果基本符合預期,短期不會改變市場運作邏輯,對牛市有較強信心。

  九泰基金認為,基於我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和監管配套制度的考慮,之前多數市鋤構已表示今年A股進入該指數的可能性不大。現在來看,隨著QFII、RQFII額度的上調以及渠道的進一步擴充、相關監管制度的完善,A股進入MSCI只是時間問題。從成交額、新開戶數及兩融等表徵市場情緒的指標來看,當前市場情緒仍非常亢奮,A股市場的驅動力尤其是增量資金主要來自國內,該事件對A股走勢影響非常有限,對A股中長期走勢仍保持樂觀,市場在經歷短期震蕩後將繼續向上。

  上海某基金公司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認為,無論從交易量、漲幅還是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地位看,A股被全球指數投資範圍是遲早的事。目前,中國GDP總量在全球排名第二,貿易額和消費額分別佔全球的20%和7%;同時,A股今年以來漲幅在全球市場居前,體量巨大,不將A股納入其中,沒法準確體現全球資本市場尤其是權益類産品的波動。從基金公司客戶的角度來説,客戶也希望基金産品能涵蓋漲幅居前的資本市場産品。如果忽略中國市場,來自客戶方壓力也不小,會驅使基金公司改變跟蹤的指數。此次公告結果不會對A股短期造成太大影響,因為海外資金進場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國壽安保基金也表示,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及給A股帶來的影響將會是長期的過程,短期對市場影響有限。

  另據媒體報道,高盛在其報告中稱,鋻於全球投資者仍大幅低配中國股票,且未來12-24個月中國的指數權重有望提高,中國股市將會有強勁的被動資金流入和主動配置的正常化需求,四季度MSCI可能繼續對納入A股展開特別審核。

  QFII看好藍籌股

  儘管A股此次未能納入MSCI,但QFII、RQFII等境外資本依然看好A股,海外資金除了保持對藍籌股的偏愛外,還有機構開始小部分加倉創業板。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外匯局累計審批QFII額度為744.74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59億美元,獲批機構增至271家。同時累計審批RQFII額度為3827億元人民幣,較上月增加190億元,RQFII機構總數達到129家,較上月新增8家。

  實際上,自去年A股走牛以來,海外資金的持倉情況就格外受到關注。 數據顯示,2014年年報中,QFII共現身134隻A股標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其中去年四季度新進59隻個股 .QFII合計持有的A股總市值高達351.1億元。從持股市值來看,新加坡政府投資以44.47億元的持股市值位列第一,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和易方達資産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分別以43.52億元和39.73億元緊隨其後。到今年一季度,QFII持倉A股變為150隻,合計增持9.08億股;新進買入121隻個股,合計新進5.37億股。

  從行業分佈來看,去年底QFII重倉製造業,持有的公司家數高達82隻,其中包括上汽集團等藍籌股。今年一季度QFII新進及增倉股票中,依然選擇的是藍籌股居多,如中國建築萬科A中國石化等,僅持有32隻創業板股票。

  對藍籌股的偏愛一直是QFII和RQFII的特色。“這主要是受到市撤境、估值體系、投資目的等多種因素影響,通常調研小公司需要耗費不少成本,所以根據宏觀政策重倉藍籌股便是一種性價比最高的方式。”廣證恒生相關人士分析表示。

  “但有一些細節值得注意。”瑞銀證券相關人士表示,比如,今年5月底,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雙雙出現在QFII大宗交易平臺的賣出席位上。另有消息指出,QFII新加坡淡馬錫富敦投資有限公司於今年一季度清倉了全部2.55億股工商銀行。因此,外資對部分A股藍籌的看法或在發生某些細微變化。

  有數據表明,一季度部分QFII機構也開始小部分加倉創業板。 統計顯示,一季度,有10隻QFII機構重倉23隻創業板個股,其中東方匯理銀行一家QFII機構就重倉9隻創業板個股。不過,從QFII所有重倉個股中均不包括安碩資訊全通教育等熱門股票來看,海外資金對高價股有意規避。“外資針對A股的投資標的或在趨於多元化。”該人士指出。

  “從數據上看,QFII基金一季度持倉最多的依然是銀行、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行業的股票。只是與去年四季度相比,銀行類股票的持倉量有所下降,家用電器類股票持倉量基本持平,食品飲料類股票的持倉量有所上升。”有國內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

  除了持倉變動之外,隨著A股行情持續火爆,近來QFII針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也顯得尤為頻繁。數據顯示,近一週,就有25家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出現了QFII身影。其中,醫藥生物行業成為QFII調研重點,麗珠集團千紅制藥等上市公司迎來多家QFII抱團調研。

  MSCI期待A股加盟

  多家機構預計,A股被納入MSCI已經為期不遠,最快或在年底前實現。

  南方東英資産市場負責人和弦介紹,年底前MSCI接納A股的概率較大,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意向強烈,監管層會推動此事;另一方面,由於全球知名指數公司富時(FTSE)已宣佈將推出涵蓋中國A股的過渡指數,然後逐步在兩到三年內將A股納入到標準富時新興市場指標股指中。5月中旬,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也表示將在9月作出是否將A股納入旗下股指的決定。由於指數的編制趨同,兩大競爭對手的表態,給MSCI帶來的壓力也比較大。

  和弦認為,如果MSCI不儘快接納A股,可能踏空中國股市上漲的步伐,也不利於其業務發展。由於中國正處在改革轉型期,且A股已經多年處於熊市狀態,尤其是藍籌股嚴重低估,市場未來上漲空間仍然較大。

  事實上,目前有投資者已經開始在用腳投票,選擇有望更早納入A股的品種,部分國際上知名ETF或已經開始受到影響。例如領航集團(Vanguard)的VWO和安碩集團(Ishares)的EEM兩隻ETF,分別跟蹤富時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最新規模分別達到471.6億美元和301.7億美元。自5月下旬以來,雙方已經出現明顯的規模變化對比。根據彭博數據,自5月18日至6月9日,VWO出現多日份額凈申購 ,而EEM則出現多日的凈贖回。

  對此變化,MSCI表示,富時的過渡性指數並不新穎,他們在一年多前便引入過渡指數,其客戶在不同權重中使用得非常成功。MSCI表示,與其他指數提供商相比,MSCI市場準入的門檻更高,其做法是在變更指數之前提前諮詢客戶,並在變更實施之前給予市場參與者充分的準備期。MSCI的客戶是世界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在2015年的諮詢中他們繼續對中國的市場準入表示擔心,鋻於投資于MSCI新興市場指數投資者的龐大規模和多樣性,MSCI有責任確保以平穩有序的方式將A股納入其體系。

  有海外機構人士認為,MSCI提到將於未來數月與中國證監會緊密合作,促進解決A股市場準入餘下問題。其中“未來數月”説明MSCI對解決QFII和RQFII的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實際權益擁有權等問題的解決較為樂觀。在與市場多方的溝通過程中,年底前納入的可能性確實較大。

  對進展究竟會有多快,MSCI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有關市場準入的事宜一解決,MSCI即會宣佈將中國A股納入旗下指數中,不用等到一年一度的全球市場分類評審時再公佈。MSCI還表示,公告中提到的三個投資者顧慮的問題沒有“誰最難”或“誰最快”解決的區別。監管層就中國市場對國際投資的準入與開放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包括滬港通的實施,RQFII渠道由4個城市至12個城市的擴充以及資本利得稅政策上的澄清。除此之外,MSCI相信, 預期將實施的深港通以及QFII渠道進一步放寬有助於改善A股市場的準入狀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