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被國際化”考問國內金融機構
- 發佈時間:2015-06-05 05:00: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在電腦上敲下這個題目後,自己也著實嚇了一跳,A股怎麼會“被國際化”呢?
經過二十多年尤其是二十一世紀的十幾年間,A股市場實現了快速發展。相繼推出QFII、RQFII、QDII、滬港通、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以及即將實施的深港通等,A股的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從以上列舉的改革措施可知,A股的國際化進程是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而循序漸進展開的。但隨著滬港通開啟後,A股市場“改革牛”的確立,一些國際投資機構紛紛開始醞釀將A股納入其編制的投資指數。
國際投資機構的這些行為,其實就是在推動A股的“被國際化”。
較早的一個將A股開發成投資産品的是新加坡富時A50指數期貨,隨後陸陸續出現一些指數公司擬將A股納入其旗下指數的新聞。
5月26日,富時指數公司宣佈,A股將被納入富時羅素指數。業內預計,此舉將給A股帶來800億美元增量資金。
6月2日晚間,全球最大的ETF管理公司、美國最大的共同基金先鋒集團宣佈,將A股納入旗下的先鋒富時新興市場ETF,權重約為5.6%。這是A股首度被直接納入全球新興市場ETF。
6月9日,股票指數提供商明晟(MSCI)將公佈是否計劃在未來的一年中將A股列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相較于富時新興市場指數,MSCI指數被全球300多家基金跟蹤,影響極大。
5月31日申萬宏源發佈研報表示,5月21-27日,全球共有45.83億美元的全球資金流入A股,刷新了自2000年以來最大單周流入紀錄。
這些指數公司擬將A股納入其旗下指數,根本目的是要獲得超額收益,而且不只是A股上漲才能獲利,下跌同樣有賺錢的機會。比如新加坡富時A50指數期貨,就是做空也能獲利的代表。今年2月5日,央行降準,新加坡富時A50指數期貨即從下跌2%快速反彈至升3.5%。做空、做多都是獲利頗豐,當然前提是判斷要準確,操作要迅速。
國際投資機構將A股納入其旗下指數産品或者依據A股開發投資産品,這是好事。假如未被接納也不必妄自菲薄,A股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仍會按照既定方向一路走下去。
需要快馬加鞭改革發展的是國內金融機構,應儘快推出能夠被國際認可的指數及其投資衍生品,將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證券日報》一篇報道所講的那樣,中國投行機構要借“改革牛”加快轉型,儘快邁向中高端。唯此,A股的國際化才能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