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莊心一:上市公司已成國民經濟主力軍

  • 發佈時間:2014-11-03 02:29: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上交所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將從“按地域監管”轉變為“按行業監管”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11月1日表示,資本市場千變萬化,許多事態的發展是動態而且立體的,解決辦法不能簡單化,應該採取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的思維。

  莊心一是在“2014CCTV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介紹,20多年來,中國上市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品質逐步提高,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達到2569家,總市值為29.4萬億元,位居全球前列。

  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同時,上市公司已經成為國民財富的重要源泉,2013年境內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7萬億元,佔GDP的47.8%,凈利潤為2.26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36%,繳納稅費總額為2.2萬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的21%。2013年1806家上市公司實施了現金分紅,分紅金額達到6833億元。

  此外,上市公司也成為産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2013年上市公司參與的並購重組達到2091起,涉及交易金額8892億元。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借助資本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展示了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功能。

  莊心一同時指出,國有上市公司也始終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排頭兵,截至今年9月底,境內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1007家,佔上市公司總數的39%,總市值為16.2萬億元,佔上市公司總市值的55%。它們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市場化運作機制、建立資本市場平臺、實施發展改革戰略等方面始終走在前沿,推動國有企業佈局和結構的優化,促進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

  “加快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大舉措,也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經濟的必然選擇。”莊心一説。

  他指出,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將在今後的市場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中,適應更高要求,承擔更重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也實現更好的自我發展。證監會將加快推進監管轉型和職能轉變,為上市公司發展提供更好環境和更大空間。

  與此同時,莊心一結合最近正在做的調研就上市公司監管提出一些看法。他説,資本市場千變萬化,許多事態的發展是動態而且立體的,解決辦法不能簡單化,應該採取針對性的差異化的思維。例如,如何有效地建立資訊披露制度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如何有效地進行行業分類以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滿足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管理需要和投資需要相結合的實際,如何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等政策設計,都需要認真思考。

  他説,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設立若干個行業、專業委員會的做法,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機制,能夠把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的某個細分子類或某個特定行業的問題、特點、需求以及解決問題的智慧都匯聚起來,能夠更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在同一場合,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表示,上交所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將從“按地域監管”轉變為“按行業監管”。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明年1月份推出。他透露,此次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資訊披露監管的精度、深度,以及資訊披露監管的有效性和專業性。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表示,混合所有制有多種形式,其中上市公司是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形式。上市公司作為股權結構多元化的企業形態,可以更好地發揮混合所有制優勢。通過上市公司這種形式,不僅可以規範地實現各種資本的交叉持股,而且,可以通過健全的公司治理體系來保障各方投資者的利益。他指出,建立規範的公司治理機構和市場化的經營管理機制有利於發揮混合所有制的優勢。要發揮混合所有制的優勢,就必須要真正建立起市場化的經營和管理機制,包括經營決策機制、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等,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企業的活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