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述評:中國需要“有品質的牛市”

  • 發佈時間:2014-08-31 12:05: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過去的8個月裏,中國股市迎來一輪上漲態勢。在經歷長達7年的漫長熊市之後,投資者對股市的熱情正在緩慢復蘇,人們希望這是一個牛市的開始。

  儘管對於牛市是否即將開啟仍存爭議,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市場的信心正在積聚,持續上漲的行情讓各方對於牛市的企盼趨於強烈。

  在中國改革縱深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之際,人們有理由期待股市轉牛。但無論是中國股市的投資者,還是轉型升級中的中國經濟,相較于指數持續上漲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堅實基礎的“有品質的牛市”。

  股市是一國經濟的晴雨錶,從某種程度上説甚至是一個國家前景的先行指數。這輪股市的上漲,折射出了人們對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信心和預期,一些改革初見成效,也在客觀上助推了人們的熱情。

  可以想見,如果有牛市的出現,那麼對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和中國經濟需要“有品質的增長”一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中國更需要股市有品質的上漲。這既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客觀需要,也將是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客觀呈現。

  什麼是“有品質的牛市”,不外乎有三點:其一,市場上漲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其二,股市的上漲具備較長時間的可持續性;第三,股市的投資氛圍活躍,但不狂熱。

  回顧上一輪牛市,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之後,中國股市迎來了難得的牛市行情。然而,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一種狂熱的情緒在股民間蔓延,直到2007年11月,一場跳水式的“崩盤”再所難免地發生了。這一切説明:如果沒有堅實的制度基礎和基本面支撐,僅靠投資者狂熱吹出的泡泡終歸要破滅。

  時至今日,如果預期中的牛市仍然僅呈現資金推動型的特徵,僅靠題材炒作、擊鼓傳花、透支未來支撐,那麼,這樣的牛市是缺乏品質的。這樣的牛市雖然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融資便利,能夠給部分投資者帶來投資收益,但是最終對實體經濟的長遠發展、對投資者整體以及對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是無益的。

  從當前形勢看,隨著宏觀經濟求實際、求品質的“新常態”逐步成型,隨著改革紅利實實在在的釋放,給“有品質的牛市”的出現提供了保障。可喜的是,今年以來的股市行情已經顯示出一定的“品質”特徵,與産業結構調整帶來的變化更加匹配,與改革政策的助推關係更加密切。

  撥開當前牛熊之辯的雲霧,需要清醒的是,儘管我們有了比較好的現實基礎,但要實現“有品質的牛市”,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和舉動。

  如果上市公司能夠持續穩定回報投資者,如果養老金、保險資金、公積金等長期資金能持續穩定有節奏地入市,如果大股東、經營者和投資者有更加一致的利益基礎,如果市場功能能進一步完善、市場工具更加豐富、市場活力進一步煥發,如果投資者保護工作進一步落實到位……

  在這些“如果”中,可以看到,股票市場自身離“有品質的牛市”尚有差距。必須通過不懈努力,把這些“如果”變為現實,讓股市的運作步伐更為堅實,讓股市成為中國經濟乃至整個改革的真實呈現和強大助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