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養老金入市獲批 預示市場回歸價值投資區間

  • 發佈時間:2015-08-31 02:35:42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郭施亮  責任編輯:楊菲

  最近一段時期,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莫過於養老金入市獲批的消息,這預示著養老金入市的進程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事實上,養老金入市獲批,將會對A股市場帶來諸多積極性的影響。

  首先,最為顯著的,莫過於新增流動性的補充預期。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0626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845億元,僅此兩項,累計結余接近3.5萬億元。按照23日國務院印發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産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産凈值的30%。若以此計算,則預示著養老金入市的獲批,未來將會給A股市場帶來近萬億的新增流動性。由此一來,在當前相對疲軟的市場環境下,如此龐大的新增流動性,確實會給市場帶來極大的提振影響。

  再者,養老金的入市獲批,也暗示了當前的市場指數已經回歸至合理的價值投資區間。

  隨著最近兩個月市場指數的大幅下跌,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壓力已經得到了大幅度減輕。截至目前,滬市平均市盈率已經降至13倍左右的水準,而深市的平均市盈率也接近去年同期的水準。市場中低於10元的股票數量,也出現了大幅增長的態勢,佔據兩地市場股票總數量25%左右的比例。

  與此同時,在市場估值驟減的大環境下,目前已有幾十隻股票跌破凈值。一般而言,當市場出現一定數量的破凈股票時,往往預示著市場下跌空間已經不會太大,而此時的市場已進入相對合理的價值投資區間。所以,養老金入市實則反映出股票投資價值逐漸顯現時的一種相對理性入場。

  對於目前A股市場而言,缺的不是資金,而是投資信心。因此,養老基金作為長期性的投資基金,它的入市不僅會提升投資者的信心,還能逐步改善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提升機構投資者的整體佔比,增強機構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整體影響力,從而讓整個市場投資逐步趨於理性。

  不過筆者認為,雖然目前養老金入市已經得到獲批,但並不意味著養老金就能夠馬上入市。就中短期而言,養老金入市獲批會給市場産生心理上的提振影響,但要讓養老金的新增流動性真正影響到股票市場,則恐怕需要一段日子。按照相關的操作流程,養老金入市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公佈辦法到確定基金管理機構,而後再考慮簽署委託協議等相關事宜,或許需要耗時半年乃至一年以上的時間。

  與此同時,養老金入市真正帶來的新增流動性,或許並沒有市場想像的那樣龐大。按照以往險資入市的比例分析,其在權益類投資的比例基本控制在10%~15%之間。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險資也並未能夠充分用足相關的額度。顯然,作為更趨於穩健投資的養老金而言,它初期的入市比例也未必能夠真正達到30%的投資比例。由此一來,養老金入市對市場新增流動性的真實影響也會有所減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養老金入市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證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實現保值增值,而並非托市、救市。由此可見,對於養老金入市獲批的事件,我們還得要理性看待。

  筆者認為,養老金入市,不僅要選擇好入市的時間點,而且還得要有一個穩定安全的市場環境作為強大的支撐。因此,接下來管理層仍需在營造市場環境上下工夫,並逐步修復市場的投資信心,儘快恢復市場正常的投資與融資功能。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養老金的入市創造出良好的投資氛圍。

  (作者係特約財經評論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