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警世成思危:股票跌起來先跌中小投資者
- 發佈時間:2015-07-13 08:46:29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他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創業板之父”;他是風口上的觀察者,人如其名;他將一生所學回報祖國
與成思危老爺子的最後一次談話,是在一年前。
那是一個初冬的下午,他剛接待完一位重要的客人,助理問他是否需要休息,他連連擺手説“不用”。當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採訪以幾個熱門的證券市場話題結束,他笑著説:“我説的這些又要被股民罵了,不過不愛聽我也得這麼説。”
昨日淩晨,一生危言警世的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先生與世長辭,享年80歲。
這位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創業板之父”的老先生生前致力於推動中國風險投資事業,曾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智囊。
他獨立的治學態度、溫文爾雅的待人接物和敏銳清晰的思路一直被人稱道;流利的英文表達及廣泛的海外影響力在同時代學者中也尤為突出。
“他的眼界之開闊、思想之開放、治學之嚴謹是有口皆碑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樂於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敢於打破條條框框,這兩點是我們這些中青年人遠遠趕不上的。”一名與成思危相熟的體制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一生所學報國
成思危于1935年出生於北平,父親給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
根據官方媒體報道,成思危是成家五個孩子中的獨子,父親成舍我是傑出的一代報人,母親蕭宗讓曾留學法國,成思危自幼接受了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出於對當時形勢的判斷,1951年7月,16歲的成思危做了一個影響一生的抉擇:孑然一身從香港赴內地發展。
在此後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説:“我當時和母親説想回內地讀書,她很不贊成,希望父親能阻止我。但父親向來不干涉子女的政治傾向、專業選擇以及婚姻,所以並沒有阻止我,從而使我有機會在夏日的一個早晨悄悄地離開了家。”
在內地,成思危從“南方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廣東省總工會工作,此後又被選送到華南工學院、華東化工學院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到瀋陽化工研究院工作的成思危正打算幹出一番事業,卻遇上了“文革”。
“文革”期間,他因“出身官僚資産階級”被下放當了鍋爐工。文革結束後,成思危再次作出驚人決定,于1981年去美國讀書。儘管當時46歲的他已在化工界小有名氣,但到美國卻改行學了工商管理,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學成後,成思危將風險投資的理念帶回國內,成為了後來享譽國內外的“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1994年,成思危欣然接受了時任民建中央主席孫起孟的邀請,加入民建,並在1996年民建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成思危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以老先生在當今中國的影響力和所能獲得的醫療保健水準,他應該更長壽的,他就是操心。”上述體制內人士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成老先生知道自己身患癌症,但他就是閒不下來,不僅經常把書搬到病床上,身體好一點的時候還盡可能地參加各種活動。
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成思危卻還在為中國經濟四處奔波。就在去年,他在一個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還説:“首先,向大家抱歉,我已經過了79歲,即將進入‘80後’,另外今天身體不大好,嗓子有點啞,所以站著講堅持不了,只好坐著講,請大家諒解。”
而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就在去年,他住院的次數更多了。
“創業板之父”談股市
成思危每一次有關資本市場的論述都會引發市場關注。
1998年,成思危主導民建中央向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儘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這份被叫做“一號提案”的文件引發了一場高科技産業新高潮,同時開闢了民間投資的新渠道。
在“一號提案”的催生下,設置創業板受到高層和市場的關注,但過程並不順利。成思危曾告訴記者,他多次奔走建議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儘快推出創業板市場,使具有創新能力的優質中小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其間失敗過多少次,他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最終經過長達十年的努力,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
作為“創業板之父”,成思危2013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了這個“孩子”的許多不足,其中包括:創業板企業缺乏顯著創新;估值過高;對財富效應宣傳有過分之嫌;缺乏做市商制度;存在虛假資訊,內幕交易問題等。
他認為,創業板應該回到支援創新型企業發展的軌道上來。
成思危對資本市場的敏銳嗅覺和精準的觀察角度也為市場和學界稱道。就在今年5月,他還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在金融研究實踐中,忽視或缺乏戰略觀的情形並不少見。“金融安全是現代經濟安全的核心。對於這一問題,我們既不能麻木不仁、喪失警惕,也不能神經過敏、草木皆兵。”
文章稱,一些人把所有的國際金融活動都當成陰謀,把國際金融活動比作你死我活的戰爭,主張要抗擊國際陰謀。實際上,這並不符合當前國際金融的實際情況。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擔心,但更多主張“陰謀論”的人有著不同動機。
在關注資本市場的同時,成老先生對普通投資者也非常關注。在去年的那次採訪中,成老先生曾隨口問記者“炒股嗎”,並笑著説:“現在監管和制度還是不到位,中小投資者風險太大,要跌起來就是先跌你們啊。”
在公開言論中,他還多次提到“有很多投資者並不清楚風險承受能力,股市好的時候就借錢拿房子抵押炒股,這很危險”;“中國股市發展需要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市公司品質、投資者素質、監管等四大問題。”
他曾提出,股市監管應該遵循“合法、依法、合理、適度、有效”的原則。對於虛假資訊、惡意操作事件等一定要依法嚴懲,不嚴懲這些違法上市公司實際上就是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成老説的話可能有些人聽了不舒服,但每次都説到點子上了。”前述人士認為。
風口上的觀察者
成思危總是關注著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而且總是拋出“勁爆言論”。
在2013年接受本報採訪時他曾明確指出,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不必依賴高速GDP,但要嚴格擠掉GDP的水分。“要保持投資的適度增長,要把投資裏面的豆腐渣工程、建成之日就關門的項目、過於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三種水分擠掉,寧要7%,也絕不要摻水的9%。”
他指出,中國應該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的增長,減少對外需求的依存,前提是通過增加居民的收入,讓人們有能力去消費,同時要完善社保體系,讓人們敢於消費。
對於爭議頗多的樓市,成老先生更是觀點鮮明,他曾建議年輕人“有需要有條件就買,不要等”。
他認為,儘管樓市目前增速乏力,但中國的住房市場依然保持發展態勢。因為土地、鋼材水泥、勞動力的價格在不斷上升,所以房價大降是不可能的,就像股市一樣是波浪式的前進、螺旋式的上升。
“我們要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以達到買房的條件,而不是指望房價能大降。讓所有的人都能有房住,是政府的努力方向。”
從為創業板奔走開始,成思危對小微企業的關注就從未停止過。在近兩年的中小企業相關論壇上,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一次企業聯盟舉辦的活動中,成思危再次接受了本報專訪。他提出政府補貼或限價只能是權宜之計,當前政府應出臺更多的政策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成本高、賦稅重和人力成本提高三大難題。
也是在這次採訪間隙,在場人都勸他多休息,不必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他抹了下頭髮笑著説:只要是能實實在在為中小企業做事的活動,我都願意“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