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述評:搞活股市對推進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 發佈時間:2014-09-01 21:47: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近來滬深股市股指持續上漲,市場情緒上揚。未來股市是“牛”是“熊”,其意義不止于市場的興衰沉浮本身,更關係到能否按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讓市場真正發揮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無疑處於核心地位,處於資源配置的前沿。一個被“邊緣化”、缺少活力的股市,根本不可能發揮出有效和高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只有打造出公平公正公開、信號反應準確靈敏、人氣旺盛信心充盈的股市,才能使其在資源配置的舞臺上擔當起主角。

  搞活股市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需要。長期以來,企業融資倚重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比重一直偏低。搞活股市,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把社會資本吸引到股市中來,一方面可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從而真正形成一個有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資本市場。尤其對於中小企業,搞活股市可起到緩解其融資難的效果,進而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搞活股市是深化改革的需要。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正在突破,許多改革難題需要創新市場手段來加以破解,這當中股市的作用不可或缺。如正在推進的國資國企改革、軍工企業改革等,股票市場均大有可為。由於定價相對透明公開,股票市場可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降低國有資産流失的可能性;在即將進行的央企薪酬制度改革中,股票市場可以提供股權激勵工具,讓企業負責人利益與股東利益更加一致,增添國企活力。

  搞活股市是結構調整的需要。一個好的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靈敏高效的市場,對過剩飽和産業的拋棄、對緊缺和有前景産業的追逐,會通過資本的集散和股價漲跌及時作出反應,而不是一種投機和市場遊戲。同時,股市的並購重組在未來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方面的作用還要進一步凸顯,以此推進産業結構、企業結構和産品結構科學深度調整。

  搞活股市是推進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需要。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興産業不確定性大、風險高,需要發揮市場分散決策、不斷試錯的優勢,而股票市場正是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最佳場所,它將引導各方根據市場需求和經濟規律,推動資源更多流向創新型經濟。事實上,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以及“新三板”已經刺激了一大批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的高速發展。

  在我國經濟新征程中,資本市場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然而,價格機制失靈、投融資不平衡、長期資金入市難、投資回報率低……這些短板無不制約著股市功能的正常發揮。當前,股市需要進一步銳意改革、強身健體,使自身充滿活力,真正成為經濟邁向新階段的強大助推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