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主力動向 > 正文

字號:  

去杠桿接近尾聲 公募基金佈局中長線

  • 發佈時間:2015-09-17 00:26: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黃麗  責任編輯:楊菲

  9月16日,滬指漲近5%,超千股漲停。儘管A股市場情緒尚未出現根本好轉,但部分公募基金已不再像前一段時間那麼悲觀。他們認為,雖然短期市場缺乏反轉因素,增量資金有限,但去杠桿對市場帶來的衝擊逐步弱化。隨著去杠桿接近尾聲,不少個股已經進入估值與成長相匹配的區間,中長線佈局時機正在到來。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前兩個月經歷大幅縮水的公募基金規模已有企穩跡象。“儘管新基金仍然很難發,但存量老基金的份額已基本穩定,基民情緒看起來穩定了很多。”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此外,就操作而言,部分基金經理認為,近期可嘗試小幅加倉,通過試探逐步確認“市場底”。

  去杠桿影響已減弱

  隨著場內兩融規模企穩、場外配資清理整頓,A股市場的整體杠桿水準已經回到了去年末。部分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去杠桿的進程已經接近尾聲,對市場造成衝擊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弱。

  據悉,在這一過程中,包括兩融、場外配資、分級基金在內,約2.8萬億杠桿資金陸續離場。根據光大證券分析師徐高的估算,結合兩融、場外配資,再考慮到收益互換規模的縮減,以及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質押從券商與銀行獲得的股權質押貸款規模小幅下降,峰值時期股市融資盤規模為4.5萬億元,股市融資盤總規模下降幅度大致在2.5萬億元左右。此外,作為杠桿産品的分級基金則從2015年6月12日的3845.4億元高點下降至近期的千億元水準。從兩融餘額、配資清理現狀、分級基金規模等數據來看,絕大多數杠桿資金已經離場,去杠桿對市場造成的影響也在逐漸減弱。

  業內人士認為,極度看空情緒帶來超跌之後,投資者觀望心態濃厚,目前增量資金仍然有限,難以抵補去杠桿的影響。此外,市場上尚缺乏帶來情緒反轉的決定性因素。

  從成交上來看,上周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市場在底部徘徊。9月11日,兩市成交量降至本輪調整以來新低414億股,相比5月28日高點1300億股萎縮了68%。回顧歷史,1996年12月、2006年5至8月,回調探底過程成交量相比高點萎縮了70%-80%。震蕩市回調、熊市下跌,如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2010年4至7月、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2012年5月至12月,市場下跌築底時成交量相比高點萎縮了70%左右。時間上,伴隨著成交量萎縮的市場築底時間集中在13個交易日上下。當前成交量萎縮的空間已與歷史水準相當,但時間上略短,才5個交易日,反映投資者觀望心態濃厚。

  從中國證券報記者獲得的深圳某中型基金公司重點基金申贖情況表來看,進入9月份,權益類基金贖回基本已回歸到較為正常的水準,即使在出現千股跌停的本週初,權益類基金也沒有出現扎堆贖回的現象,單日凈贖回僅1000萬份左右,與前幾個月動輒上億份的單日贖回相比,規模變動幅度較小。

  基金倉位小幅提升

  與很多普通投資者不同,一些具有長期價值思維的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試探性地小幅加倉。

  “我覺得現在已經可以開始買了,但還是要十分謹慎,所以我會慢慢把倉位一點一點加上去,畢竟現在誰也不能判斷築底還需要多長時間。”一位正在發行新基金的公募基金投資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基金募集確實很難,發行情況很不理想,但對於基金經理而言,現在做投資是比較合適的時機。

  眾祿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的結果顯示,上周樣本內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自前一期的82.09%上升0.83個百分點至82.92%。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8.69%,比前一期上升0.95個百分點;而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2.55%,較前期上升0.60個百分點,進一步凸顯了機構投資者開始以審慎樂觀的態度積極參與市場。

  從倉位數據上還可發現,最近這段時間,A股股指急跌時基金加倉較多;反彈時則加倉較少。這些現象反映了基金經理們糾結的“心理狀態”。一方面判斷市場目前估值已趨近合理,正處於底部區域;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市場仍缺乏反轉條件,短期市場風險偏好仍然受制約,行情較易波動加劇,而難以維持單邊上漲的勢頭。

  “等待新信號,市場正在醞釀變化。”上述基金經理坦言,“這時候的心態一定要放好一點,要做好能夠忍受短期虧損的心理準備。如果把時間拉長一點看,肯定會有絕對收益。”

  另一位基金經理則在朋友圈指出,現在是危險與機遇並存的時期,每一輪風險的爆發都是價值投資者最大的機會,其對應的估值回歸提供了長期的介入時點。“本質上買入股票的最好理由之一就是便宜,當然同時也要與其成長性以及公司內在風險匹配。”部分公司股價已經跌回牛市起點。若剔除兩桶油和金融股,上證綜指已經跌至2014年7月牛市啟動前的水準。從估值角度來看,目前滬深300市盈率12倍,非金融類股票市盈率20倍,部分個股逐漸具備長期吸引力,尤其是從盈利增長、估值、商業模式可持續性、戰略執行等角度能發現許多可長期持有的優質錯殺股。

  長線佈局時機到來

  對於昨日的報復性反彈,多家公募基金認為,正是因為隨著A股去杠桿接近尾聲,以及估值的支撐逐漸顯現,A股市場迎來了反彈行情。他們認為,雖然市場短期仍然會以震蕩為主,但中長線投資佈局時機已經到來。

  融通基金表示,昨日市場大漲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超跌反彈。由於受到場外配資清理的影響,市場在過去兩個交易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調,特別是部分中小票遭遇到了一定流動性衝擊。其中,創業板指數更是大跌12.76%。與此同時,市場成交量萎縮。前一日上證指數成分股的成交額創下了最近7個月的最低值,而昨日市場在下午兩點之前的量明顯預示短期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大為釋放,市場出現了技術上的超跌反彈走勢。

  “短期來看,股市仍處於築底的過程。政策、消息面的快速變化意味著市場築底過程將是複雜的。近期重點關注美聯儲9月14日議息會議。”融通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從大類資産輪動的角度,對股市中長期的走勢一直抱有較為樂觀的態度,並堅定認為股市是未來最有投資機會的金融資産。“與此同時,我們也認為目前投資者對未來的悲觀預期已經較為充分,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大幅下降的空間有限。從資産配置的角度看,風險偏好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可以繼續增加固收類産品的配置。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進取型投資者,目前是投資的最佳時機。”

  諾安基金研究副總監韓冬燕指出,市場在經歷暴漲暴跌後,資金供需和信心的改善都需要時間。宏觀經濟增長尚未企穩,市場化改革方案的推進和效果顯現仍需觀察,市場在當前位置仍面臨一些困境。考慮中國目前潛在政策工具依然充分,改革空間巨大,市場估值也有所回調,投資者不宜過分悲觀。市場短期總體以震蕩為主,但對於一些真正的成長股和優質藍籌股,市場底部構築的過程亦是長期價值投資者建倉的時機。

  “市場前期跌幅較大、較快,部分優質個股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出投資價值,後市將呈現分化狀態。同時,估值較低的藍籌股和有業績支撐的新興行業個股將逐步止跌,在上半年僅依靠概念大幅上漲的個股則面臨持續的調整壓力。”博時行業輪動股票基金基金經理陳雷表示,目前比較看好需求較好估值處於合理範圍的行業,例如動漫、網路劇行業,需求處於爆發階段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以及行業快速增長盈利模式清晰的數字行銷行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