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主力動向 > 正文

字號:  

QFII積極佈局低估值藍籌股和新興産業股

  • 發佈時間:2014-11-19 08: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11月18日是滬港通啟動後的第二個交易日,雖然沒有首日的上座率高(滬股通首日下午兩點已用盡額度),但是,外資凈買入A股的資金仍遠超內資買港股金額,顯示了外資對A股的濃厚興趣。截止到昨日A股收盤,滬股通每日額度130億元,還剩81.55億元;港股通每日額度105億元,還剩99.25億元。

  對此,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滬港通是一項長期制度安排,它連通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對於我們這樣的‘修路者’而言,滬港通開通首日首周甚至首月的上座率完全不是我們的關注重點。我們最關注的指標是滬港通列車的安全指數和舒適指數。”

  而對於滬港通啟動後所表現的“滬強港弱”的現象,記者採訪的多數業內人士也認為很正常,因為外資及香港資金早已對A股興趣濃厚,特別是很早就進入A股的QFII更是對滬港通青睞有加。

  “滬港通啟動後,我們對A股市場的信心更大,因為滬港通將成為一個助推器,加速內地和香港市場的融合。”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楊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申請更多的QFII額度。

  “A股股票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説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滬港通的開啟表明瞭中國開放資本市場的決心,我們預計到2020年國際投資者對A股的持倉水準將從目前的2%提高到7%左右,這意味著將有約6千億美元的累計資本流入。”花旗研究部董事、中國首席策略師孫賢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也非常看好滬港通的未來,他告訴記者,與之前短期的熱炒相比,滬港通的長期影響被市場低估。他強調説,滬港通只是一個開始,為A股帶來的資金將是持續性的,甚至他認為滬港通可能會解決A股目前無法被納入到MSCI指數中的關鍵問題,從而推動全球大的公募基金被動配置A股。

  “港股通交易被低估了,預期港股通在未來兩到三個月的凈投資額會介於10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策略師劉立男也認為對於滬港通應把眼光放長遠。

  記者發現,QFII事實上早已在A股市場積極佈局。中國結算最新公佈的統計月報顯示,10月份QFII新開了20個A股賬戶,其中,滬市11個,深市9個。這是自2012年1月份以來,QFII連續34個月開立A股賬戶,總數也由此達到了786個。此外,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報數據顯示,QFII機構在三季度大幅增持滬市藍籌股、銀行股和消費概念股。

  “我們在A股的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消費、醫療、服務和新興行業,同時也會投資于制度和政策紅利帶來的機會。”楊平告訴記者。瑞銀財富管理也表示,在滬港通因素的影響下,低估值藍籌股和具有高成長性的戰略性新興産業股成為QFII佈局的對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