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掘金“投貸聯動”新三板或成重要渠道
- 發佈時間:2015-11-27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文舉
11月25日,浙商銀行對外發佈消息稱,該行斥資4.9億元,與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産業轉型升級基金等機構共同出資設立了一隻産業基金。
近日,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正如火如荼,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11月17日,民生銀行宣佈啟動科技金融“啟明星”計劃,並牽手西南證券、華融證券探索投貸聯動新模式,將深度參與新三板業務新模式。
近日,新三版分層方案的出爐則成為銀行開展“投貸聯動”的一個切入點。南京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吳元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是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是一個獲客渠道,尋找優質企業客戶將更方便。
商業銀行“直投”起航
雖然浙商銀行此次“直投”並未動用前不久拿到的私募牌照,但近期銀行對於私募牌照的熱情卻是顯而易見的。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消息,浦發銀行、北京銀行、江蘇常熟農商行均于11月18日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此前,光大、平安等10家銀行已先後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
“投貸聯動”方興未艾,但商業銀行身上的枷鎖仍有不少。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法》與《貸款通則》等均對銀行投資PE等業務存在限制。
根據《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産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而《貸款通則》第20條則規定,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
截至目前,只有國開行擁有唯一一張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當前的私募牌照申請隊伍中鮮有國有銀行的身影。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從銀行自身能力來講,並非所有銀行都需要申請私募牌照,從架構上看國有大行已經比較完整,早就擁有直投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各大型銀行幾乎都成立了投行機構,如工銀國際、建銀國際、農銀國際、中銀國際等。它們設立於境外市場,再“曲線”投資國內非上市公司股權。
客戶不局限于新三板
日前,證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從7個方面對推進新三板制度完善和市場發展作出部署。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23日,全國股轉系統共有4262家掛牌公司,並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11月24日,全國股轉系統發佈掛牌公司分層方案,掛牌公司分層的總體思路為“多層次,分步走”;起步階段將掛牌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
根據方案內容,凡符合如下三套標準的將納入創新層:標準一:凈利潤點2000萬+ROE點10%+股東人數點200人(最近三月);標準二:營業收入增長率點50%+近兩年營收平均點4000萬+股本點2000萬元;標準三:近3個月日均市值點6億元+股東權益點5000萬元+做市商點6家。
對此,華泰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表示,分層細則落地,將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分層利於優中選優,差異化分層給予投資者更好導向。實施內部分層,現階段先分為基礎層、創新層,日後逐步完善層次體系。通過不同分層導向進一步激活市場,差異化分層利於優勝劣汰,賦予好企業晉陞機制。同時,分層標準提供了市場化進入和退出的彈性機制。
而對銀行開展“投貸聯動”而言,這將會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吳元珍坦言,新三板分層是銀行開展“投貸聯動”的一個途徑,獲客將更方便,但是“投貸聯動”企業客戶的尋找並不局限于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