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新三板市場融資定位偏差
- 發佈時間:2015-11-27 00:31: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上週五證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分層制度和研究轉板試點等相關內容後,股轉系統公司11月24日也公佈了落實該意見的相關安排。在融資方面,未來全國股轉系統將從發展適合中小微企業的債券品種,研究制訂“資産證券化業務指引”,分步開展掛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試點,完善優先股的規則體系和技術支援等四方面進一步豐富市場融資品種。
綜合近期各種資訊,新三板市場的融資功能將被更加重視和完善,而作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市場,新三板也是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推動企業自身成長的資本市場平臺。相關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新三板共有1568家掛牌公司發行股份,共發行2098次,融資金額達到1033億元,這比2014年全年131億元融資額增近7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三板的融資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PE/VC等機構上新三板成為潮流並伴隨大量融資,因此當前三板市場的鉅額融資往往發自於PE機構、券商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相對來説實體企業提出大額融資需求的卻並不多見。在不少PE/VC等機構看來,由於上三板之後就可以帶來鉅額的交易量和融資規模,新三板市場目前已經成為PE/VC融資的新寵,甚至PE/VC機構的運營模式因此發生改變。截至11月初,新三板2015年度完成定增的總金額超過1000億元,其中PE/VC合計定增金額接近250億元,所佔比例超過20%。
儘管融資量和融資熱度體現了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效率,但是如果這些金融巨頭的融資量成為市場融資的主體,是否會形成一種融資定位的偏差,那就是來自三板市場的資金可能最終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相反資金在虛擬經濟的市場進行迴圈。尤其是在大金融機構的帶動下,部分掛牌公司在二級市場的交易頻繁,屢屢創出高價,吸引諸多套利者聚集。
另一方面,當前不少企業進入新三板的動機並不單純,有些在募集資金的使用投向上不明確,比如有機構以新三板投資的名義設立相關主題基金,但當投資機構獲得資金之後,卻並沒有把錢投向新三板,或者有些企業將新三板融資的錢轉入A股市場,並通過跨市場套利來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令新三板市場演變為另一個“圈錢”場所,而多數真正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卻無法在市場上獲得幫助,這也是新三板融資市場出現的另一個問題。
此外,在定增市場融資方面,新三板企業還普遍存在著“漫天要價”的情況,這也令不少投資機構感到無奈。據了解,不少企業依然抱著新三板融資便捷的心態,在融資路演推介中進行過高價格預期的報價,即便一些成長性較差的傳統製造業企業,也會報出高達數十倍市盈率估值的定增價格,有些甚至包裝出“網際網路+”概念就大幅提高定增價格。但這種報價虛高的企業,往往也面臨融資難尋合適機構、融資週期拉長的情況,對投資人和企業雙方都造成傷害,同時也令市場的融資效率下降。
對於創新創業型企業而言,新三板市場理應是一個可以解決融資、尋找發展機會的市場,暢通的投融資通道、合理的估值溢價以及有序的輸血實體經濟才是新三板市場健康運作的重要標識。從融資市場存在的問題來看,當前新三板的參與各方需要重新審視市場定位,而新三板融資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