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私募五虎齊頭並進 有望改變行業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8-11 11:01: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菲  責任編輯:王文舉

  【導語】行業人士指出,PE機構密集扎堆新三板,凸顯了兩者之間的緊密契合。以往私募股權機構難以達到A股上市的要求,然而在新三板市場,PE機構卻一直以“明星”身份出現。

  自2014年IPO重啟以來,PE(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擺脫了長達一年之久的退出煩惱,隨著2015年新三板市場的日漸火爆,在制度紅利的顯現下,PE進入了興盛期。在新三板這塊新的疆土上,部分PE巨頭既增加了投資模式和退出便利性,又搶得了親自“上陣”掛牌、增資擴股發展壯大的先機。行業人士認為,在PE面臨轉型壓力的大背景下,新三板為私募股權機構提供了一個充滿機遇的藍海空間,有力推動了行業的縱深發展。

  1、PE巨頭爭相掛牌新三板

  2014年4月,九鼎投資成為首家新三板掛牌PE機構之後,新三板儼然成為了PE的洼地。7月30日,繼九鼎投資、同創偉業、中科招商、明石創新登陸新三板之後,又一家PE大佬矽谷天堂出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即“新三板”)中。至此,新三板私募機構已達到5家。

  行業人士指出,PE機構密集扎堆新三板,凸顯了兩者之間的緊密契合。以往私募股權機構難以達到A股上市的要求,目前僅有2011年以借殼方式登陸主機板的魯信創投。然而在新三板市場,PE機構卻一直以“明星”身份出現,例如,最早掛牌的PE公司——九鼎投資常年日交易額排名第一,如今日成交量已高達億元左右。

  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九鼎投資對PE板塊的估值起到了標桿作用,私募機構加速登陸新三板,其目的是為了快速獲得融資。而新三板多為中小企業,本身底子薄、市值低,投資者辨識度較低,因此,業績穩定的PE公司自然受到市場熱捧。

  由於財務指標、穩健持續經營等條件的限制,PE機構很難通過IPO上市,甚至借殼上市也難以實現。但PE機構的業務決定了其需要在資本市場獲得長期的大額資金,新三板的建立無疑為其打開了“綠燈”。成熟的PE機構可以通過掛牌新三板在資本市場公開募集資金,如發行股票、私募債等,打開了融資渠道。

  某私募界業內人士表示,中科招商並不是沒有登陸A股市場的意願,而且從目前登陸A股企業的盈利門檻上看,中科招商已經遠遠超過了“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的要求。從監管層角度講,現在私募上市的條件還不成熟。

  對於PE為何熱衷登陸新三板,有分析人士稱:“不管是證券類的陽光私募,還是股權投資私募,口碑都很重要。掛牌新三板可以帶來知名度提升、融資便利、解決LP退出等好處,而且隨著新三板轉板機制的完善,這些PE就有了進入A股市場的可能,預計未來會吸引更多私募機構加入新三板。”

  隨著新三板優勢的不斷凸顯,私募機構對新三板的熱情顯然有增無減。數據顯示,當前新三板定增企業和融資規模正飛速增長。廣證恒生證券首席分析師袁季表示,據統計,僅今年一季度掛牌企業已經發佈466次定增預案,預計融資總額達237.95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總融資額度。他表示,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一直存在融資難的問題,而新三板比起中小板和創業板,具有門檻低、掛牌時間快、成本低的優勢。

  5月4日,中科招商發佈公告稱,向具有做市資格的券商進行股票定向增發,發行對象合計不超過26名,募資金額不超過10億元,加上此前已通過定增募集資金的90億元,這家PE公司半年內就在新三板市場募資100億元,這樣的融資能力再度讓市場咋舌。某上市券商公司人士表示,這樣的連續定增在主機板市場都是無法做到的。

  高額募資的能力甚至讓一些公司改變了轉板的想法。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表示,以前曾希望登陸新三板後再進行轉板,但如今新三板的制度優越性已經體現,中科招商暫時不考慮轉板計劃。

  深圳中融摩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于培同認為,新三板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未來十年將是新三板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其看來,未來新三板不僅企業掛牌數量,而且總市值也將超越滬市、深市。據悉,中城投資、信中利資本等多家PE機構也表示正在考慮掛牌新三板。

    2、加快建立大資管平臺

  PE紛紛掛牌新三板,折射出行業轉型發展的大方向。投中研究院認為,由於新三板解決了私募股權機構融資和退出的核心訴求,借助新三板資本市場,打造大資管平臺是PE掛牌的核心動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三板市場要給企業做市的話,首先要以參與定增的方式獲得企業一定數量的股票,而PE在這方面存在天然的優勢,許多PE在企業掛牌之前所獲得的股票數量,就已經可以支撐其做市業務,未來如果放開推薦及做市商業務,PE將投行及券商業務攬于一身。

  更重要的是,PE可以借由推薦業務和做市業務將産業鏈延伸,甚至“變身”小投行。投中研究院認為,打通一、二級市場最終形成大資管業務,是PE巨頭們近年來所一直追求的業務轉型線,包括九鼎、紅杉、鼎暉等老牌創投機構以及天星等投資新貴,都在加快建立二級市場業務平臺。

  3月20日,中科招商正式登陸新三板,成為繼九鼎投資後第二家在新三板掛牌的PE。中投線上總裁張強認為,融資需求及業務轉型或為PE尋求上市的主要因素。此前,中科招商發佈公開轉讓説明書稱,中科招商擬向不超過30名投資者定向發行不超過5億股普通股,募集不超過90億元資金,這也創下了新三板單次融資的最大規模紀錄。

  張強表示,從中科招商擬募資90億元的體量來看,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意圖非常明顯,去年新三板1231家掛牌公司共計融資僅為100多億元,其中還包括九鼎投資掛牌同時融資的35億元。之前九鼎投資掛牌新三板並非為PE業務融資,而是為以後開展證券經營、公募基金等新業務籌備“糧草”。中科招商此次掛牌新三板,意在引進戰略投資、擴大企業規模、促進企業轉型,完成從專利技術基金、種子基金、天使基金、VC基金、PE基金、證券基金到並購基金的全面資本覆蓋,完成從技術、人才、産業與金融的大系統整合。

  業內人士表示,最近三年除了幾家實力雄厚的公司,95%的PE日子都不好過。從“全民PE”到行業寒冬,經歷近20年發展歷史的中國PE/VC行業進入到轉型特殊時期,許多PE機構在“募、投、管、退”上,承受巨大壓力及轉型的困惑。

  3、有望改變行業格局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或許有更多的PE/VC機構跑步進入新三板,新三板這個資本市場的大變數對於PE市場格局有怎樣的影響呢?行業人士指出,就整個行業而已,新三板的發展會對原有的PE行業進行重新構建,一些新興的股權投資公司,會借助新三板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

  一位PE人士分析認為,新三板將會是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估值為1億至10億元左右的企業的融資陣地,如果新三板發展得很好,其會對傳統的PE格局帶來深遠影響:新三板遠遠不是帶來新的退出渠道那麼簡單,其可能會改變成長期企業的融資方式,從而改變整個PE行業的格局。

  “從目前來看,作為PE界今年最大的風口,新三板將改變國內PE機構的市場格局。”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杜善友表示,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原C輪、D輪融資的企業可直接掛牌新三板融資,PE機構的投資階段前移。在這種情況下,原來主要投C輪、D輪的大型PE機構將面臨一定的挑戰。一是可投資標的的數量減少;二是由於有掛牌新三板作為融資備選,企業在與PE機構融資談判時對自身的估值要價會提高。

  其次,新三板、A股的爆發將使國內資本市場成為首選退出方式,美元基金將失落。未來,人民幣基金將成為VC/PE的主戰場,美元基金將主要適合海外業務佔比較大、海外知名度比較高的企業。目前已有許多原本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拆解VIE結構回歸A股或者新三板。但是,拆解VIE結構的過程較為複雜,耗時較長,回歸國內的時間有一定的滯後。

  再次,搶先投資新三板的PE機構享受制度紅利,快速崛起。在新三板的興起中,會有PE機構趁勢快速掃貨、批量投資新三板掛牌或擬掛牌企業。雖然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風險,也不排除會有少部分項目砸在手裏,但是伴隨著新三板制度紅利的逐步釋放,從總體來看,這些投資項目會享受制度紅利帶來的估值提升,在大概率上會是一個贏的結果。

  最後,搶先掛牌的PE將改變作業系統,借助新三板融資、退出功能,快速打造大資管平臺。由於新三板解決了PE機構融資和退出的核心功能,掛牌新三板的PE機構相當於更換了新的作業系統,已不再僅限于單純的股權投資範疇,而是快速打造大資管平臺。

  事實上,搶先掛牌的PE已經展現出了先發優勢。九鼎投資登陸新三板後,進一步展開了新三板投資佈局,先後控股九泰基金、參股瑞泉基金涉足公募基金,成立海外GP涉足境外資産管理,設立晨星成長計劃開展個人風險投資業務,收購九州證券開展證券業務,收購金佰仕開展第三方支付業務。這一系列資本運作,凸顯了PE機構掛牌新三板後搭建大資管金融控股平臺的野心。

  信中利董事長汪潮涌認為,新三板能夠代表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夠吸引巨大的資金並讓企業進行後續融資或並購重組,為創新性産品提供更多的融合度。對於PE/VC來講,新三板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提供了快速的退出通道,還在於它的機制給大家提供了希望和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