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三板 > 市場 > 正文

字號:  

助降杠桿率+支援雙創 新三板發展步入新征程

  • 發佈時間:2015-11-24 09:17:17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易子

  一份對資本市場而言分量很重的文件近日公佈。中國證監會11月20日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加快推進全國股轉系統發展。

  何言分量很重呢?數據説明一切。截至11月2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4239家,比2014年年底的1572家增長170%。在審企業2063家,已與券商簽約、正在改制、完成股改、通過券商內核的擬掛牌企業共有6000家左右;2015年年內共有1619 家公司完成2175次發行,共融資1082.57億元,發行次數和融資金額分別為2014年全年的6.3倍和7.8倍。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年內掛牌公司數量將突破5000家,2016年或達上萬家。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同時還提出,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新三板的重要性。

  為助降企業部門杠桿率,支援創新創業,新三板這一近乎完全市場化的市場將在“十三五”期間乃至更長遠的將來發揮重要作用。而此次《意見》將有助於新三板承擔好歷史重任。

  堅持獨立市場地位

  對於新三板市場性質以及定位,在2013年年底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早有明確。《決定》指出,全國股轉系統是經國務院批准,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

  此次《意見》再次強調了這一基本定位。《意見》要求全國股轉系統堅持獨立市場地位,公司掛牌既不是上市的前提也不以轉板為目標,通過實施市場內部分層,逐步完善市場服務體系,促進掛牌公司成長為優質企業。同時,著眼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聯繫,研究推出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的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管理機構開展推薦業務試點,探索建立全國股轉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合作對接機制。

  事實上,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數量正快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截至11月2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共有4239家,比2014年年底的1572家增長170%。掛牌企業中,中小微企業佔比95%,小微企業佔比69%。從産業結構看,高新技術企業佔比77%,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在掛牌企業中的佔比已達90%。

  從行業結構看,掛牌企業已實現對證監會19個門類、84個大類的全覆蓋,細分領域中發展潛力大的行業佔比不斷提高,出現了許多特色企業和稀缺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18個資訊技術細分行業共有1026家公司,覆蓋了諸如物聯網、數字出版、大數據智慧交通雲計算等新興産業領域;10個金融細分行業共有73家掛牌公司,覆蓋了小貸、擔保、資管、證券、期貨、私募、投資諮詢等金融機構,增強了小微金融供給;在廣播影視、動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軟體創意等文化創意産業的細分領域,共有掛牌公司240家。

  市場分層漸次展開

  對於期待已久的市場分層,《意見》明確了全國股轉系統內部分層和差異化管理的目標、原則和主要工作。現階段先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逐步完善市場層次結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研究制定分層具體標準,設置多套並行指標,並建立內部分層的維持標準體系和轉換機制;按照權利義務對等原則,逐步實現和完善不同層級掛牌公司的差異化制度安排。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新三板已具備實施內部分層的條件。實施內部分層有利於實現分類服務、分層監管,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的差異化需求,並有效降低投資者的資訊收整合本。

  “對於掛牌企業來説,新三板實施分層後,進入創新層的掛牌企業,其流動性有望大幅提升。由於新三板掛牌企業成長階段、特性不同,實施分層管理後,就可以對不同層次企業的交易、資訊披露等進行差異化制度安排。”有分析人士表示,比如公眾化程度比較高的企業可以進入更高層次,這些企業的治理、信披等資本市場行為更為規範,可以在制度供給方面實施差異化安排。

  “分為兩層,符合實際情況亦有發展空間。新三板的分層目標應該是三層,依次為競價層——連續競價的板塊、創新層——以做市為主、基礎層——交易最不活躍的。從現行情況來看,先分兩層,待時機成熟,在優選層中再分一層競價交易的是比較可行的方案。”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研究員喬志東分析稱。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這種分層有待改進。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新三板團隊負責人孫建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在一定程度上與協議轉讓、做市交易的分類方式重疊,不如按交易方式分類。新三板的希望在於創出更好層次的競價交易層次,但本次明確的只是轉板創業板的試點,表明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準備嚴重不足,條件差距太大,導致競價交易層次無法設立。”

  銀河證券研究新三板的團隊進一步表示,新三板掛牌企業必須進行全面的業務規劃和資本規劃,為迎接競價交易層次做準備。而股轉系統應該明確將來競價交易層次的投資者應適當性門檻降低到與創業板相當。如果遠期靠轉板,不建立起競價交易層次,股轉系統的地位則堪憂。

  三方面完善融資功能

  完善市場融資功能,是新三板市場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從過往來看,新三板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投融資機制已得到市場認可,對引導早期資本形成,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進一步強化市場融資功能,發揮新三板降低杠桿率的重要作用,《意見》提出了三個方面要求:一是豐富市場融資品種,在已推出優先股的基礎上,發展適合中小微企業的債券品種,加快推出資産支援證券,開展掛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試點。二是鞏固並完善符合新三板市場特點的持續融資機制。掛牌公司發行融資遵循公司自治和買者自負原則,公司股票發行額度、發行時點、發行方式、發行定價自主決定,充分適應中小微企業及其投資人的特性需求。三是鼓勵掛牌同時發行。在堅持和完善既有制度優勢基礎上,擬針對掛牌同時發行探索放開單次發行新增股東人數35人的限制。

  記者了解到,新三板創設了“小額、快速、按需”的融資制度,掛牌與發行不做捆綁安排,將融資方式、融資時點、融資規模、融資過程、融資價格的決定權都交給市場,由市場主體自主協商,體現出市場化特徵。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2015年年內共有1619 家公司完成2175次發行,共融資1082.57億元,發行次數和融資金額分別為2014年全年的6.3倍和7.8倍。完成兩次以上(含兩次)發行的公司有407家,佔比為26.51%,其中完成發行次數最多的樓蘭股份本年已完成7次發行;平均每筆融資4980.30萬元,單筆融資金額在500萬元以內的發行有336次。支援企業並購重組,今年以來,69家掛牌公司披露了重大資産重組70次,交易金額達243.33億元;80家掛牌公司披露收購83次,交易金額達46.77億元。

  需要説明的是,融資功能的發揮與市場定價有密切關係。因為只有二級市場交易越發達,一級市場的競價才越準確,越被市場各方所接受。對此,全國股轉系統表示,鋻於掛牌企業數量眾多,且在股本規模、股權結構、企業發展階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別,新三板提供做市、協議兩種轉讓方式,未來還將適時引入競價轉讓方式,掛牌公司可以自主選擇其中之一併按規定程式轉換轉讓方式。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