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三板 > 正文

字號:  

行業精英縱論財富管理趨勢

  • 發佈時間:2015-09-24 14:26: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紅志

    可投資資産千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超過100萬人,全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産規模達到112萬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財富管理市場,銀行、信託、券商、第三方理財、家族辦公室等競相“折腰”。

  這一快速發展市場的機會在哪?9月1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高端財富管理創新論壇”邀請了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王岩岫、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以及來自高端財富管理各細分領域的領軍者共論高端理財新格局、新趨勢。當日,《每日經濟新聞》、北京銀聯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還聯合發佈了“2015高端理財實力榜”。

  9月1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高端財富管理創新論壇”在京召開。

  儘管當天淩晨美聯儲宣佈“暫不加息”,但年內仍存加息窗口,全球流動性仍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於國內高凈值人群來説,尋找合適的投資方向與健全的資産配置方案,仍然是一個難度較高的選擇題。

  在本次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來自各家專業投資機構的負責人,就財富管理的相關問題就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有業內人士表示,本土化投資是每個高凈值投資人群的主要陣地。

  中國經濟仍具吸引力

  中盟磐闔家族辦公室執行總裁張煌義在圓桌對話環節表示,金融資産境外化是很重要的趨勢,未來中國的企業“走出去”,財富也會做一些適當的調配。

  恒天財富董事長周斌認為,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國內高凈值客戶的人群會越來越多,他們掌握的財富和投資資産總額也會越來越多。這部分客戶在財富管理方面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旺盛、越來越複雜;同時,財富管理行業服務的專業能力和為他們提供服務的體驗,也會越來越重要。本土化投資是每個高凈值投資人群的主要陣地,第一,大家熟悉這裡的環境;第二,中國在未來仍然是全世界最具魅力和最有發展前景的投資區域。

  周斌還表示,因為匯率的變化,資産配置需求、風險分散需求,海外投資的趨勢可以被稱之為“戰略性增持”。實際上,從今年上半年在香港銷售的高端保險中,內地人新增保額的大佔比就能看出,在海外投資中,富豪、超高凈值等客戶正在向更大的領域蔓延。

  九鼎投資副總裁史巍則認為,未來20~30年以內,預計中國GDP的增速依然強勁。在發展這麼快速的經濟體內,找到一個相對發展比較快的行業,應該會有10%以上的增長速度。事實上,中國的汽車和醫藥工業等行業每年的增長速度超過10%,在細分行業找到龍頭的企業進行投資,整體的投資收益率不會低於個15%。做股權投資,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投資中國經濟。

  第三方機構將迎發展機遇

  8月,央行宣佈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標誌著匯率制度又一次大改變,而在這一轉折期中,高端理財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中海外鉅融資管CEO喬嘉透露,最近,很多銀行的理財産品要走出國門。未來,客戶在中國買的理財産品、人民幣産品,最終有一部分會投到國外的固定收益産品裏,這種産品一般買的都是國內企業在國外發行的債券,同時還可以賺取一定的匯率差價。

  西部證券財富管理總部總經理趙聰表示,除了人民幣匯率的問題,還有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對整個資産配置有很大的影響。大家熟知的“二八原則”比較適合大類資産配置,固定收益類投資在客戶的資産配置中佔比約80%,其餘20%是投資類資産、股權權益類資産。實際上,人民幣貶值並不意味著固定收益市場會下行,因為市場配置需求是剛性的,資産的特點決定了不可能賠本。從這個角度來講,整個固定收益類市場應該還會持續發展。

  對於高端財富管理市場,趙聰認為,券商在整個高端財富管理的作用中也會逐漸得到加強,和其他的大類金融行業相比,下一步應該更多走差異化競爭的路子。銀行有銀行的成熟路子,客戶基礎和資源非常多,固定收益産品非常豐富。這些是券商的短處,但券商也有長處,比如其投資、研究能力非常強。

  周斌認為,隨著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積累,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也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首先,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擁有豐富的、有競爭力的産品和服務。因為好的産品或好的服務機構基本是在混業背景中産生,在分業的背景下做出有競爭力的産品很難;其次,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激勵體系更好,更吸引高端人才。這兩點優勢能夠讓客戶享受到更好的服務,也是未來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資産會增長的原因。

  《《《

  聲音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王岩岫:財富管理應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

  9月1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高端財富管理創新論壇在京召開,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王岩岫在談及財富管理業務、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與金融創新時表示,應將客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從以産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同時還需把握金融創新和風險控制的平衡。

  財富管理市場價值巨大

  據波士頓諮詢發佈的《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2014年中國資産超過百萬美元的高凈值家庭數量已超過400萬戶;另據貝恩公司發佈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統計,2015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産1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已超過100萬人。

  王岩岫表示,國內財富市場持續釋放可觀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國內財富管理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在客戶財富管理和財富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國內財富管理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期。”

  不過,王岩岫也表示,財富管理行業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目前財富管理還是以産品為中心,而非以客戶為中心,由此帶來了産品銷售不當的問題,並存在資訊披露不充分、未按照風險原則將合適的産品賣給合適的客戶等現象。

  二是財富管理跨行業交叉性風險有所上升。隨著銀行改革和金融業經營的不斷發展轉型,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PE等各類機構業務合作愈加密切,交叉銷售、交叉運作和交叉投資增多,由此帶來産品結構過於複雜、合同約定責任不清、變相監管套利、跨行業和市場的風險傳遞等問題及風險點。

  三是財富管理專業人才和經驗匱乏,財富管理業務專家不僅要了解國內外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商品市場、衍生品市場等,還要精通法律、外匯、信託、保險等知識,而我國目前很多理財經理都比較年輕,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及相關經驗尚未能很好地適應今後客戶財富管理的需求。

  四是産品缺乏核心競爭力、財富管理理念單一。雖然我國財富管理業務及産品線已逐漸增多,但在量身定制投資規劃和産品的設計能力方面仍有缺陷。當前,在財富管理市場上,産品同質化趨勢明顯,多樣化不足。同時,在服務理念方面,過多關注財産增值,對客戶的保值保障功能和其他特定需求還不夠重視,尚未形成全方位綜合財富管理的服務理念和能力。

  應把握創新與風控的平衡

  對於我國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王岩岫提出了建議:首先,應將客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財富管理業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各類金融機構競爭力的重要構成因素。從以“産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從客戶實際特定需求出發,形成全方位的綜合財富管理服務理念,使財富管理業務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充分保護消費者利益。

  二是加大對財富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隨著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當前財富管理專業人才仍十分緊缺。因此,應加快建立培養一支具有高素質、專業化的財富管理從業隊伍,提前做好人才準備。

  三是進一步提升産品創設、投資研究和風險管理能力。在業務發展中,應摒棄簡單模倣其他金融機構産品的做法,做好基本功,根據自身實際,建立産品研發團隊、投資管理團隊和風險控制團隊,提升相應能力,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四是把握金融創新和風險控制的平衡。創新的關鍵是要做到“認識你的客戶”、“認識你的業務”、“認識你的風險”、“認識你的交易對手”和“認識你自己”。在這五個“認識”的基礎上,各類機構要明確創新業務的風險底線,把握金融創新和風險控制的平衡,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最終目標,扎紮實實地進行金融創新。

  《《《

  觀點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高端理財需差異化

  “私人銀行包括高端財富管理機構對財富傳承、家族信託等業務需進行前瞻性和深入性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9月18日出席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高端財富管理創新論壇”時表示,未來在大的金融監管框架方面,很重要的是順應金融機構越來越混合化的趨勢,金融監管上“一行三會”要打通,進行功能性監管。

  金融服務客群需分類

  郭田勇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資産總量在不斷增大。當個人擁有的總資産在不同的量級上時,所需要的金融服務是有差異的。

  他認為,低凈值客戶追求的是一種穩健收益的投資,本金肯定不能損失,正因如此,現在各個省的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包括郵政儲蓄銀行,以及其他縣鄉網點多的銀行,這兩年顯示出越來越強的後發優勢。因為縣鄉一級的客戶黏性非常強。隨著人們財富的不斷增大,城市的中産群體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金融資産,就開始對收益看得非常重,這就形成了對財富管理機構和投資水準非常高的要求。高凈值客戶的價值取向相對中等凈值的客戶又會發生一些變化,對財産本身的安全性、私密性,以及財富的傳承,看得非常重要。“人民幣出現貶值,中國經濟也存在下滑壓力,很多財富出現縮水。高凈值人群對資産安全性的需求和低凈值客戶還是有差異的,重點在於防止資産縮水。”郭田勇認為,財富管理機構需要理解這兩類人群的不同需求,要分析客戶需求的特點和差異性,做到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把財富管理做好。“首先,一定要從以前“以産品為導向”轉向“以客戶為導向”。但是,也應該看到以産品為導向的必要性。”郭田勇認為,對中低端客戶只能以産品為導向,包括網際網路金融的一些産品也是以産品導向,這跟客戶的規模和特點有關。到了高端客戶,特別是私人銀行的客戶,需求程度和需求內容跟中低端客戶差異非常大,需要財富管理機構有能力和也有理由做到一對一的服務,真正的以客戶為導向,給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金融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財富管理的水準。

  順應金融混業趨勢很重要

  “針對目前這種高凈值客戶的狀況,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也要主動進行創新。”郭田勇表示,私人銀行包括高端財富管理機構,對財富傳承、家族信託等業務進行前瞻性和深入性研究非常必要。如果財富管理私人銀行部門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有一套很有效的方案,就會吸引大量的客戶。客觀來講,財富管理是在商言商的機構,只要是在不觸犯國家各類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幫助客戶進行一些避險性的財富管理,還是要儘量去創新。

  在談到當前私人銀行業的發展問題時,郭田勇認為,這跟市場競爭不夠充分有關,未來財富管理市場,特別是高凈值客戶市場,也要歡迎各類資産管理機構進入,通過競爭和不斷的創新,服務水準會提高得更快。

  對於監管,郭田勇表示,希望能夠給各類從事財富管理的機構統一的監管規則,監管規則不統一,就存在監管套利空間。未來在大的金融監管框架方面,順應金融機構越來越混合化的趨勢很重要。在金融監管上,“一行三會”要打通,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只要從事相同或相近的業務,這些業務就納入一個相同的監管環境中,這就是所謂的功能性監管。

  最後,郭天勇還表示,要給財富管理類金融機構更大的自主經營和發展空間,進一步優化和改善外部監管,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財富管理市場釋放出更大的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