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估值中樞將逐步歸位
- 發佈時間:2015-06-11 04:40: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繼中國核電上市後,大盤藍籌股又迎來一家“巨無霸”公司——國泰君安。這家老牌券商一齣手便“不同凡響”,募集資金高達300億元,而這個數字基本上已經接近去年下半年整個IPO的實際融資規模。在增量的同時,新股發行的速度也在逐步提升,從之前的一月一批到一月兩批,市場已經漸漸適應“一波未完一波又起”的節奏。的確,A股一級市場的供應端已經開始明顯加強。
其實,當前二級市場極度亢奮,新股發行“增量增速”正當其時。一方面,洶湧入市的增量資金源源不斷,創造了巨大的權益類資産配置需求,尤其是此前中小板、創業板的異軍突起,讓整個A股需求端“嗷嗷待哺”;另一方面,新股供給每月一批走向每月兩批,除了增加供給端同時也可消化沉積已久的“堰塞湖”問題,是一石多鳥之策。
增加新股供給,實際上也是在為實行註冊制做好過渡。按照市場的普遍預期,註冊制將實行市場化的發行模式,監管重心將過渡到事中事後以及加強資訊披露環節的監管,權力的下行將為市場鬆綁,新股發行節奏也將不再分批次,而是按照成熟一家即發行一家的模式進行。在這樣的節奏下,備受爭議的“新股不敗”的光環將逐漸褪色,新股上市首日起的連續一字漲停也將逐漸消弭——不斷增加的供給端將最終驅使估值中樞的歸位。
所以,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新股發行“增量增速”利大於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