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新股動態 > 正文

字號:  

科銳國際衝擊“獵頭第一股” “賣人”有多賺錢?

  • 發佈時間:2015-11-30 02:50:19  來源:新京報  作者:陳楊  責任編輯:楊菲

  在普通人眼中,受大公司委託撬走高端人才的獵頭行業,頗為高端和神秘。

  最近,科銳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下稱科銳國際)披露了招股書。這家自稱國內“行業第一名”的獵頭公司,擬登陸創業板。

  從2008年開始,科銳國際就一直謀求進入資本市場。它曾試圖到美國上市,並對創業板表示過“不屑之情”,但轉了一圈後,它還是打算在創業板上募集4億元。

  科銳國際的招股書,向外界展示了一些關於它及獵頭行業的秘密。比如,它的大客戶是蘋果、聯想等大公司;獵頭業務幾乎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它的毛利率高達99.88%。

  謀劃7年 創業板原非首選

  11月13日,科銳國際的預披露出現在證監會的網站上。招股書顯示,科銳國際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500萬股,募集資金3.99億元。

  本次,科銳國際擬衝擊創業板。如果最終其闖關成功,它將成為A股首家“獵頭概念股”。

  位於北京的科銳國際,成立於1996年。科銳國際的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供中高端人才尋訪、崗位外包、招聘諮詢等。它自稱,旗下有1000余名招聘顧問,從業範圍超過18個細分行業與領域。

  在招股書中,科銳國際陳列出自己獲得的各項榮譽。其中,今年一本雜誌將它評為“中國獵頭行業排名榜第一名”。一位獵頭從業者對新京報記者稱,科銳國際在國內確屬躋身前三的公司,特別是在獵頭行業人才流動性過高的前提下,能做到千人左右的規模,實屬不易。

  招股書顯示,科銳國際曾經一度謀劃過境外上市。2008年4月開始,實際控制人高勇等股東開始搭建紅籌架構。同一天,經緯創投向科銳國際投資了400萬美元。

  據了解,科銳國際最初計劃赴美上市。2010年7月,科銳國際並購人力外包企業康肯公司後,再次提出上市構想。

  公開報道顯示,科銳國際曾對本次擬衝擊的創業板表示過“不屑”。2009年時,科銳國際的合夥人曾表示,“我們的盤子比創業板要求好很多,不會考慮在創業板上市”,“從目前的發展看,我們選擇在國外或者H股上市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如果我們的盤子達到1億美元,首選納斯達克上市;當然也不完全排除最終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

  及至2010年,中概股在美國屢屢遭到做空,科銳國際放緩了赴美上市的步伐。2013年10月,科銳國際終止了VIE架構。自此至2014年7月間,科銳國際又完成了員工持股平臺和人民幣基金的增資。直到2015年11月,它出現在了創業板的排隊名單中。

  即使在較為成熟的國際獵頭行業中,獵頭公司選擇上市的例子也並不多見。科銳國際執著于上市的原因何在?

  一位投資人士分析説,科銳國際屬於輕資産公司,上市融資可以減輕其流動資金壓力;過去的並購經歷,以及招股書中規劃的發展戰略,都顯示出科銳國際通過並購擴張業務的意圖,“通過上市,公司可以獲得融資,還可以通過股票並購”。

  “獵頭”業務不是第一大營收來源

  自2010年開始,科銳國際先後收購了上海肯康、秦皇島速聘、亦莊電力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同時,它並購的觸角還擴張到了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

  而在招股書中,科銳國際提到,公司未來將依託自身整體解決方案優勢、兼併收購經驗、整合吸收能力,積極穩妥地推進戰略收購計劃。

  “通過並購擴大公司經營規模和地域,是獵頭行業較為常見的現象。”亨特爾國際獵頭公司合夥創始人朱正華稱。

  過去一些收購後的效果,可以反映出科銳國際並購其他公司後的“整合吸收能力”。

  2014年,科銳國際收購了安拓諮詢公司。收購時,安拓諮詢2013年的凈利潤為-295萬元。而在收購後的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11萬元和-1.27萬元。

  放大至科銳國際整個公司,其近年來的業績處於不斷上漲的情況。

  2012年至2014年,科銳國際的主營營業收入分別為4.63億元、4.99億元、6.63億元,複合增長率為16.3%;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是0.31億元、0.29億元和0.49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5.44%。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科銳國際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是3.27億元和0.32億元。

  從收入結構上看,科銳國際引以為傲的“獵頭業務”,並非是其最大的收入來源。以2015年上半年為例,中高端人才訪尋,即俗稱的獵頭業務,佔科銳國際總收入的比重為33.28%;靈活用工業務則貢獻了48.88%的收入,佔比已接近一半。

  所謂的靈活用工,是指企業在面臨人員短缺等難題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向企業派駐員工,從事一些臨時性、輔助性的工作。

  “靈活用工業務,針對的多是中低端人才,可以幫助企業降低人力成本。”朱正華説,國內靈活用工業務尚處起步階段,而且部分靈活用工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的狀況,因此可能會受到勞動法等法律法規上的約束。

  大客戶包括佳能、聯想等知名公司

  科銳國際的招股書披露了它的大客戶情況。近年來,佳能(中國)一直是科銳國際的頭號“財神”。

  以2015年上半年為例,佳能向科銳國際貢獻了0.49億元的收入,佔其當期營收的比重為14.96%。過去幾年中,來自佳能的採購,最高的佔比曾達到過21.96%。

  此外,神州數位、聯想、蘋果等IT製造公司、賽諾菲等制藥企業,也是科銳國際的大客戶。但招股書並未透露,科銳國際向這些公司提供的是獵頭服務還是靈活用工服務。

  這兩項業務,所帶來的利潤有著“天壤之別”。朱正華對新京報記者稱,由於國內的獵頭市場仍然處在價格戰階段,利潤被壓得較低。招股書顯示,科銳國際的綜合毛利率為56.85%。

  其中,今年上半年,科銳國際中高端人才尋訪(即獵頭業務)的毛利率為99.88%。該業務以13.51萬元的營業成本,獲得了1.09億元的收入。早前的2013年,獵頭業務的毛利率曾達到100%。

  對比之下,貢獻近5成營收的靈活用工業務,因為毛利率低,所以利潤相對“單薄”。今年上半年,靈活用工業務獲得了1.6億元的收入,對應的營業成本則高達1.37億元,毛利率僅為14%。

  這是由人工成本高企所導致的。近年來,科銳國際“靈活用工業務”的成本帳單中,人工成本佔比均超過90%。

  而整個科銳國際公司,人工成本佔公司營業總成本的比重,都在8成左右,而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成本中人工成本佔比分別達到77.13、76.49%、79.35%和80.14%,保持較高比例,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多位獵頭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獵頭業務的開展較為依賴“人”,但人才流動也是獵頭行業較為頭痛的問題之一,“人才培養成熟後,很難留住人才也是一大痛點”,因為“一旦獵頭顧問成熟起來有了資源,往往會選擇自己創業成立新公司”。

  這一問題在科銳國際身上也有所體現。

  2013年,科銳國際的中高端人才訪尋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科銳國際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對業務進行梳理和調整,部分人員流失,影響了業務擴張速度”。

  “行業競爭日益加劇,行業內企業對核心業務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科銳國際提示風險稱,公司面臨“因核心業務人員引進不足或核心人才流失,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求”的風險。

  11月27日,就公司發展的部分問題,新京報記者向科銳國際提出了採訪要求。科銳國際回復稱,目前處於靜默期,無法披露多於招股書的內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