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美股 > 海外市場 > 正文

字號:  

年內中國農企海外並購耗資逾200億元

  • 發佈時間:2014-11-28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桂小筍  責任編輯:張恒

  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農業有多種特有因素,加上涉及糧食安全等問題,國際農業企業並購潮尚未到來

  A股熱鬧非凡的並購,在農業企業出海並購這一單元上有所延展。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目前,今年來自農林漁牧業的海外並購共有10項,涉及金額約為246億元。而對比最近五年內同一時間段的農業海外並購數據可知,自2013年以來,雖然海外並購的案例數目並無大的增幅,但成交金額的增幅卻非常驚人。

  種種跡象顯示,農業相關領域的並購經歷了以前的蟄伏期,正在迎來爆發的契機。對於這種狀況,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傑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解釋,“農業領域投資機會逐漸開始顯現,隨著我國每人平均消費水準的提升,對健康農産品的需求大大提高,加上國內物流、電子商務等的發展以及農業生産技術的革新,農業領域發展空間明顯增大,並購增加主要是大型企業提前佈局,抓住市場成長的機會。”

  近兩年農業海外並購

  成交額井噴

  以1月1日至11月26日為時間段計算,2010年和農林漁牧相關的海外並購事件共有9起,交易進度為完成或失敗者皆有,交易涉及的總金額約為82.37億元;2011年,和農林漁牧相關的海外並購事件共有15件,交易總金額約為32.2億元;2012年,和農林漁牧相關的海外並購事件共有8起,交易總金額約為26.7億元;2013年,和農林漁牧相關的海外並購事件共有6起,交易總金額約為359億元,對比之前年份的數字計算,2013年農業相關領域的海外並購案例數目雖有下降,但成交金額卻“秒殺”了前三年之和,而至2014年,雖然農業相關領域的海外並購案例成交總金額略有下降,但與2010年至2012年相比,仍然表現出了強勁的勢頭。

  農業企業海外並購爆發,是否意味著當下已是這一領域出海並購的高潮期呢?宋傑凝認為,農業並購是抓住了市場成長的機會,但其也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農業生産和回報週期長、投資大且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加上農業涉及糧食安全等多方面問題,國際農業企業並購潮尚未到來。”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將目光盯上海外的農業企業。有分析人士認為,農業海外並購的火熱,與政策揚起的東風不無關係。例如,早在今年4月份,“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範區在連雲港設立;6月份,中國和以色列將中以農業合作納入“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框架。

  對此,宋傑凝解釋,農業部在連雲港設立的“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範區,具有積極的意義。連雲港對外農産品貿易繁榮,與南韓、日本,甚至歐洲等均有直接的貿易往來關係。在此處設立農業國際示範區,加強與外界的農産品貿易,通過農業産業加強相互之間的關係,有利於各國先進農業技術的交流,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而在這種大環境之下,農業産業助力“一帶一路”有其施展的空間,“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旨在深化國內改革,擴大向西開放,沿路國家如阿拉伯等人口眾多,對農産品的需求旺盛,農業科技及産品能夠得到當地政府與居民的青睞,是雙方加強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內容。”宋傑凝認為,農業企業借力“一帶一路”,細分産業如食品加工、農業裝備製造、農産品出口及加工以及園藝作物種苗的繁殖和農産品物流基地等,均有一定的發展機會,可以尋找到雙方加強合作與交流的內容。

  並購仍以央企為主

  事實上,數據呈現出來的並購細節,也印證了上述觀點,例如,在並購和合作的對象上,雙方更看重的是標的資産能否在自己的産業鏈各端有所補充。

  從數據顯示的情況來看,大手筆的並購案中,央企仍是其中的主力軍。

  宋傑凝解釋,農産品的多地區合作,存在激發更多的農業並購案例出現的可能。對於農業企業而言,如果自身實力強大,資金充足,通過並購實現産業鏈上下游的一體化,可以有效降低農業風險,保障農産品品質,提高農業物流效率等。不過目前來看,擁有這樣實力的企業較少,國內主要以知名企業為主。

  另外,從數據顯示的情況可知,農業出海並購案例中,常有失敗案例出現。對此,宋傑凝建議,農業企業出海並購,尤其是並購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一般影響力相對大,這些企業技術先進、規模較大,因此在當地甚至在本國內都有較大的影響力,並購事件很可能會受到當地政府、政策、社區民眾的影響,需要處理好這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要了解當地法律法規,在企業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多付出一些精力。

  合作互補長短

  除直接並購之外,選擇和海外的農業企業合作,也是許多國內企業的共識。

  比如近日,蒙牛方面稱,與紐西蘭合作夥伴鵬欣和Miraka攜手,此次合作,旨在為國際化戰略佈局向更深層次進軍。蒙牛總裁孫伊萍此前曾表示:“蒙牛一年前就與紐西蘭安碩公司開展品質管理合作,現在與紐西蘭牧場、工廠直接合作,不僅僅是考慮到紐西蘭的優質奶源地,更是想通過此舉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全産業鏈管理等,持續強化蒙牛在UHT牛奶領域的高端品牌領導地位。”蒙牛在與乳業強國推進合作過程中,産品亦成功落地。就在同一天,蒙牛旗下的高端品牌特侖蘇環球精選在京東商城首發,其中的一支新品即是産自紐西蘭的100%純進口牛奶。

  此外,蒙牛旗下雅士利國際還和奧克蘭大學研發機構UniServices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嬰幼兒、孕婦營養方面,嬰幼兒成長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工作。同時,雅士利投資2.2億元紐幣,位於Waikato(紐西蘭北島懷卡托)的海外生産基地,將於2015年初全面量産,預計年産嬰幼兒奶粉5萬噸。

  蒙牛在紐西蘭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13年4月份,蒙牛便在中、新兩國政府的支援和見證下,與AsureQuality公司簽署了首個合作框架協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