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聚美優品“三折”私有化 小股東組團欲維權

  • 發佈時間:2016-02-29 02:10:22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泉薇  責任編輯:胡愛善

  2月17日,聚美優品宣佈收到創始人陳歐牽頭財團發出的私有化要約,要約計劃以每股7美元的價格對聚美優品進行私有化收購,這一價格尚不足聚美優品當年上市發行價格的30%。

  從2月18日開始,聚美優品的中小股東聯合集結,開始進行維權。截至目前,維權行動仍在進行當中,維權人群中還出現專業投資機構的身影。

  截至上週末,聚美優品私有化引發的“戰火”已經連“燒”十天,而公司內部仍未對投資者維權做出表態。26日下午,聚美優品公關人士表示,因為即將到來的年度促銷活動,目前公司高層無暇出面回應關於私有化的問題。

  小股東抱團提維權7方案

  2月26日下午,在一個名為“聚美股東維權”微信群裏,身處湖南長沙的曾翔(化名)開始向其他人打聽維權“靜立”的現場情況,因為其本人不在北京,加上工作纏身無法離開長沙,曾翔只能在工作間隙通過微信群獲得聚美優品股東維權行動的最新資訊。和這個微信群裏其他200多人一樣,曾翔也是中概股聚美優品的維權小股東。

  “今天靜立的情況怎麼樣?”曾翔的問題拋出後,在群裏遲遲未能得到其他人的回應。

  北京時間2月17日晚,聚美優品宣佈收到創始人陳歐牽頭財團發出的私有化要約,要約計劃以每股7美元的價格對聚美優品進行私有化收購。該消息立刻在中小股東群體內“引爆”,人們發出了對聚美“低價私有化”的抗議之聲,因為這一價格不足聚美當年上市發行價(22美元)的30%。

  有投資者迅速發起建立“聚美優品維權群”,並於18日發出關於線下維權的倡議,包括“于2月26日中午12點在聚美總部辦公樓下靜立”、“不是遊行更非示威,不得喊口號、堵門、進入辦公區”等內容。

  “我沒看到什麼靜立啊。”26日下午3點,聚美優品公關部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早上到公司總部上班,中午又下樓吃飯,兩次都未發現此類活動。下午,新京報記者就此事向維權群內的一位發起人進行求證,該發起人未作出回應。從種種跡象來看,這次“靜立”或許未能按照原計劃進行。

  一位身在美國的投資者向記者透露,根據目前他了解到的情況,維權群中身在北京的人並不多,大家分散在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小股東現場抗議之類的想法,操作起來可能存在實際困難。

  新京報記者看到,“聚美股東維權”微信群公告欄內貼出了7種維權方案,包括“集體委託海內外訴訟;向SEC申訴;寫信給獨委會;在聚美樓下靜立;雪球、知乎、微網志等傳播;抵制聚美並號召身邊人不在聚美購物等。

  張新進(化名)是這一微信群的創立人,他同時也是聚美優品的投資者。張新進告訴新京報記者,2015年底和2016年初自己先後買入聚美優品的股票共計2000股,成本價約為7.7美元,“我的損失只有1400美元,微不足道。”他説,而之所以主動發起建立維權群,是因為聚美私有化一事影響到自己“對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失去了信心”。張新進告訴新京報記者,維權組織內目前有三條線都正在與律師進行接觸。

  談到當初對聚美優品情有獨鍾的原因,張新進説,與國內同類的蜜芽寶貝、美麗説等公司比起來,聚美優品優勢更明顯卻估值偏低,加上2014年12月底,聚美優品宣佈了一億美元回購計劃,這些因素都令自己對這家公司的未來抱有良好預期,而這一預期也令其更難接受如今的結局。

  專業機構首次加入“戰隊”

  25日下午,隨著一家專業投資機構的高調“入場”,小散抱團取暖的維權發生了改變。

  25日下午,國內知名中概股投資機構“i美股”在官方賬號中發佈了一則“召集令”,徵集在2016年2月17日之前購買聚美優品股票並因此遭受損失的投資者,對聚美優品私有化事件進行系列申訴和訴訟。據了解,由專業投資機構牽頭進行的維權行動,在國內尚無先例。有投資者因此表示維權行動“正式升級進入2.0時代”。

  在這則全球召集令中,i美股表示,可能採取但不限于的行動包括:在美國發起對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和聚美優品産品副總裁戴雨森的申訴和訴訟,如果聚美優品董事會特委會同意現有私有化方案,將發起針對特委會的訴訟;如果股東大會通過現有私有化方案,將發起針對買方團隊的訴訟。i美股還特別提到,如果聚美優品將來在國內申請IPO,還將向中國證監會投訴。

  “確切來説,我們目前對外徵集的是投資者的聯合投票權。”25日下午,i美股投資總監鐘日新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已不斷有投資者報名。i美股正在美國和聚美優品註冊地開曼當地同時聯繫律師。鐘日新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無法預估這次訴訟的勝算,“但是大可以嘗試一下。”他的理由是,根據開曼群島2013年修訂的公司法,上市公司大股東對私有化價格的界定,非買方團的中小股東有權提出異議。

  鐘日新表示,這是i美股有史以來第一次發起針對中概股上市公司的投資者維權行動。在此之前,人人網、噹噹等公司宣佈私有化方案都曾遭受質疑,但當時i美股並未站出來作為機構發聲。“一個原因是我們本身是聚美優品的投資者。”鐘日新透露,公司持有聚美的股票目前佔總倉量的0.1%,有損失但不算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聚美優品這次私有化與之前噹噹、人人網私有化相比,情況更嚴重,情節也更過分。”

  據稱大多數投資者將虧損

  在回答為何發起對陳歐及公司産品副總裁戴雨森個人的訴訟,i美股表示,目前有跡象顯示其存在先操控股價後發出私有化要約的嫌疑。

  “陳歐在2015年5月就曾經于公開場合透露過私有化的打算。”i美股在召集令中表示,這一點可以通過投行、律所某些人士來證明陳歐開始計劃私有化的時間。

  根據公開資訊,聚美優品于2015年8月公佈了Q2財報,並給出了Q3的業績指引,當時已經預示,公司在Q3可能不盈利。在此之後公司股價開始暴跌,Q3財報顯示業績果然出現IPO之後的首次虧損,虧損的原因是毛利率下滑。

  “而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則是Q3進行的降價促銷,促銷是公司管理層的決策。也就是説,Q3的虧損程度,是管理層可控的。”鐘日新懷疑,不排除聚美有操縱股價後提出私有化的嫌疑。

  鐘日新表示,與人人、噹噹等公司上市後長期低位徘徊後進行私有化的情況不同,聚美優品“基本面不錯”,上市後一直表現良好,其股價只在今年1月16到2月16日之間出現低於成交價的現象,2015年公司增長較快,市場對其的預估也高,“股價的下跌是突然發生的”。在股價短期低位的時間點選擇將公司私有化、且是以如此低的價格私有化,明顯不合理。

  在公司股價暴跌後的低點,聚美宣佈私有化,且私有化價格是以過去10個交易日的均價為基礎,再溢價26%收購所有在外流通的普通股。鐘日新告訴新京報記者,照這樣看,聚美優品大多數投資者都將是虧損的。

  而根據中概股私有化“3個月均價為基礎”,並溢價15%-30%的慣例,聚美優品合理的私有化價格應該在10美元以上。

  在全球徵集投資者的同時,i美股還特別徵集“內幕知情人士,或者工作上與聚美公司存在關聯”的人士。25日,新京報記者詢問,對此類內幕人士的徵集是否取得進展,鐘日新表示對這一資訊無可奉告。

  2月18日,公佈了私有化方案之後,陳歐在聚美優品被曝光的內部信中稱,目前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即使在過去資本瘋狂,無數電商瘋狂燒錢,鉅額虧損的惡劣競爭環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增長的同時維持盈利能力。“基於對目前業務環境和資本環境的判斷,聚美決定私有化。”

  26日,聚美優品公關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公司已經注意到了投資者聯合維權一事,但截至目前公司並沒有需要對外回應的資訊。

  律師稱程式和規則無太大問題

  從目前的股權資訊來看,買方團佔有了聚美優品的大多數股份。

  公開資訊顯示,截止到2015年12月,陳歐持有聚美優品35.05%的股份,紅杉資本持股28.78%、公司副總裁戴雨森持股為5.45%,這意味著私有化財團一共持有聚美優品69.28%的股份。

  根據聚美優品的公司章程,公司擁有“雙層股權制度”,也即“AB股權制”。簡單來説,就是作為公司CEO的陳歐即使擁有1%的股份,他在股東大會裏的投票權也可能高達10%,而事實上陳歐在聚美優品的持股比例約為35%。陳歐加上紅杉資本、戴雨森等股權,此次私有化買方財團的投票權共計高達90%,這意味著,根據現有的權力構成,股東大會由以CEO陳歐為代表的買方團説了算。

  “就像買賣東西一樣,買方不受任何約束,想多少錢拿走就多少錢拿走,這公平嗎?”鐘日新説,“如果聚美優品這一次成功通過現有的私有化方案,會令市場對整個中概股的信心産生毀滅性打擊。”

  聚美私有化一事令不少業內人士對中概股的未來表示擔憂。有機構人士評論稱,中概股低價私有化現象已經相互影響、漸成風氣,這不僅對美國中概股投資者不公平,也可能將使中概股在國內外的整體形象受到重創。

  不過,也有在該事件外“觀望”的法律人士認為,股票投資是“願打願挨的公平交易”,一位國內律師表示,“聚美的私有化價格對投資者來説可能過低,但是從程式和規則上來講挑不出太大的問題。除非維權者能夠舉證大股東操縱股價。”

  就在小股東抱團維權的同時,“為自己代言”的陳歐正準備登上“快樂大本營”的舞臺。節目預告稱,2月27日,陳歐作為“霸道總裁”參與快樂大本營節目。

  聚美優品公關部人士也表示,目前“陳歐本人和公司高層都很忙,最近正在準備我們的3·01大促”。

  - 人物

  上市一年 陳歐頻繁“為自己代言”

  因為選擇在公司股價處於歷史最低的時期私有化,陳歐在不少投資者口中成為了“趁火打劫”“薄情寡義”的代表。擁有20萬粉絲的某投資界人士更是在微網志上直接“開罵”:“別看長得帥,心挺黑的。”

  而陳歐本人對私有化自有一番道理,在網路流傳出的陳歐寫給公司的內部信中,陳歐説,2016推進“顏值經濟”戰略,這需要在公司長期發展上有更多投入。“作為非上市公司,聚美可以更好地沉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聚美基本面和股市表現的良好,令其在海外資本市場上的“曇花一現”惹人費解。

  2014年5月,30歲的陳歐成為中國企業中成功躋身紐交所的最年輕的CEO,個人財富達到15億美元,從創建聚美到成功上市,陳歐僅用了4年時間,公司上市給陳歐本人帶來了巨大光環,他也因此成為其斯坦福同學口中“傳奇”般的存在。

  “從上市到退市,感覺上好像就隔了幾天而已。”在與新京報記者的交流中,一位投資者唏噓不已。那麼,上市一年多便要私有化退市的陳歐,在這一年多裏幹了些什麼?

  從公開的新聞報道和其他資訊來看,上市後的陳歐多次出現在“為自己代言”的場合中,不僅出鏡擔任公司廣告代言人,還作為人氣節目嘉賓頻頻亮相於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中。

  2014年12月16日,陳歐發佈長微網志,文章的名字叫做《你永遠也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在這篇文章裏,陳歐表達了自己作為“霸道總裁”的無奈。“上市這半年已經被黑出翔了。一直在風口浪尖”,而自己則在“瘋狂地約見品牌、取得授權”。

  當時正值聚美被捲入售假風波最為緊張的時期,陳歐在文章中請求聚美的股東“理解我們的選擇,相信我們,給我們更多的時間”。這一次,面對投資者針對公司的抱團維權,陳歐選擇了緘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