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就當上了寧波一民營企業總經理,豐富的經歷以及過人的膽識也讓如今的王劍峰在資本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從2011年借殼上市,到2022年旗下企業獨立IPO,再到2023年二級市場“掃貨”,資本動作不斷的王劍峰從未失手,如今也將拿下第三家上市公司。近期,王劍峰旗下均勝電子(600699)披露公告稱,公司擬取得香山股份控制權,香山股份實控人也將變為王劍峰。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在A股市場上縱橫馳騁十多年,浙商王劍峰的資本版圖已勾勒得愈發清晰。
潛伏一年多將拿下香山股份
均勝電子成為香山股份的第一大股東之後,如今將實質性拿下香山股份控制權。
兩家上市公司的交集回到2023年7月,當時均勝電子通過協議轉讓首次獲得香山股份的部分股份,之後,又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香山股份約3178.7萬股,佔其總股本比例為24.0673%,累計投資金額約9.8億元,一舉成為香山股份的第一大股東。
在香山股份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待了一年多後,均勝電子準備取得香山股份控制權。11月28日,經協商一致,香山股份原實際控制人趙玉昆、股東陳博、股東王鹹車解除其于2022年7月8日共同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終止一致行動關係,各方持股數量和持股比例不再合併計算。
同日,均勝電子向香山股份發出《關於要求提前改組董事會以確認控制權變更的通知函》,擬通過提名並決定半數以上董事會成員選任來確認公司對香山股份的控制地位並成為其控股股東。
在控制權擬變更消息的刺激下,次日,香山股份便衝上漲停。交易行情顯示,11月29日,香山股份高開4.98%,開盤後公司股價迅速拉升至漲停,之後短暫打開漲停板後再次封板,當日以漲停價34.27元/股收盤,公司總市值約45.26億元。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家上市公司計劃取得另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可能被市場解讀為進一步擴張計劃,有助於提振市場情緒,控股權變更通常被視為重大事項,若推動股價短期上揚,可能是因為投資者預期新控股方將帶來資源支援和戰略調整。
曾瘋狂並購
“A吃A”的消息發佈後,浙商王劍峰也再次走到大眾眼前,其“並購王”的稱號也再度被重提。
1970年出生的王劍峰,在23歲時就成為寧波甬興車輛配件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但彼時,王劍峰的資本之路尚未正式開始,2001年成立的均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集團”)成為王劍峰資本之樹“開枝散葉”的一大主幹。2004年5月起,王劍峰便擔任均勝集團董事長,天眼查顯示,目前,王劍峰對均勝集團持股比例為57.5%。
據均勝電子2024年半年報,均勝集團持有其36.73%股份,係公司控股股東,王劍峰為公司實際控制人。2011年,均勝電子借殼遼源得亨上市,隨後,王劍峰多次借助這一上市平臺進行並購。諸如,2012年3月,公司股票簡稱變更完成,當月,均勝電子便迅速披露了重組預案,擬向均勝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所持有的德國普瑞控股74.9%的股權及“德國普瑞”5.1%的股權,從而實現直接持有德國普瑞控股100%的股權,並將直接和通過德國普瑞控股間接持有德國普瑞100%的股權。
股票簡稱變更後首次收購告捷,王劍峰越戰越勇。隨後,均勝電子又先後宣佈並購德國工業機器人企業IMA AutomationAmberg GmbH、德國公司Quin GmbH、美國工業機器人企業EVANA Automation等。
當時,王劍峰的擴張策略也被市場認為有些激進。不過,在連續的收購之後,均勝電子的總資産也從2012年的51.66億元,上漲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592.04億元。
同樣水漲船高的,還有均勝電子的商譽。2021—2023年,均勝電子的商譽分別約為50.09億元、54.21億元、55.47億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均勝電子商譽仍在50億元以上,約為54.94億元。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上市公司商譽的持續高漲,提示了資本市場對潛在的財務泡沫與風險溢價的關注。對於企業而言,商譽的高水準既是對過往並購行為的量化反映,也預示著未來潛在的風險點,須予以高度重視與妥善管理。
手握3家A股公司
伴隨著入主香山股份,王劍峰也將手握3家A股上市公司。香山股份、均勝電子之外,還有2022年獨立IPO上市的均普智慧。
經營業績方面,王劍峰旗下3家公司的業績表現不一。其中,從均勝電子來看,財務數據顯示,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均勝電子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37.53億元、3.94億元、10.83億元、9.41億元,凈利扭虧後業績凈利不斷走高,不過,公司股價卻未能隨之上漲。截至最新收盤日,均勝電子股價報15.75元/股,總市值為221.9億元。張雪峰表示,儘管上市公司凈利扭虧為盈,但高額商譽和潛在的減值風險可能讓市場對未來盈利穩定性存疑。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均勝電子董秘辦進行採訪,但電話未有人接聽。
在均普智慧方面,公司前身均普有限成立於2017年1月10日,是由均勝集團與王劍峰共同出資成立,公司主要從事成套裝配與檢測智慧製造裝備、工業機器人及工業數字化智慧軟體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截至2024年上半年,均勝集團持有其45.61%股份,公司控股股東為均勝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劍峰。
值得注意的是,均普智慧主要業務便來源於王劍峰控制下的資産收購,公司主要業務來源於2017年6月30日同一控制下收購Preh IMA和非同一控制下收購Macarius GmbH,其中,同一控制下所收購的標的公司為均勝電子持有的Preh IMA 100%股權。
業績方面,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均普智慧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228萬元、-2.06萬元、-4877萬元,公司上市次年凈利便轉虧,至今仍未扭虧。
香山股份近年則呈現出業績連增的態勢。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5010萬元、8626萬元、1.61億元、1.25億元。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