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年內近500家公司被問詢 中小板159家問題突出

  • 發佈時間:2016-05-17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 榮  責任編輯:閻明煒

  交易所對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的監管愈發嚴格。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6日,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共計發出了494份問詢函,而去年全年總計才發出了623份問詢函,監管力度大幅提升。

  而從問詢的內容來看,交易所關注的事項不分巨細,年報披露不詳盡、高送轉、並購重組資産估值等是監管重點,甚至連上市公司年報出現填寫錯誤也會被交易所“過問”。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大密度發出的問詢函表明,監管層從過去的注重事前審核轉向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一併重視。隨著未來市場監管將更加完善,信披將更為規範,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將會逐步改變。

  單日連發6封問詢函

  5月16日,深交所網站披露了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金亞科技的年報問詢函,對年報中的多項細節進行了質詢,其中包括關於實際控制人周旭輝的資金佔用情況,會計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財務數據存在較大差異等方面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金亞科技發佈了公司2015年年報,儘管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超9倍,但其聘請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卻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對公司2015年度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鑒證報告。

  對此,深交所指出,“請説明你公司是否履行配合審計義務,並結合專項説明逐項解釋未能提供完整財務資料的具體原因、後續解決措施及時間表。請會計師説明審計過程如何受限,無法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具體情形和原因,並列示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判斷依據。”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金亞科技就年報裏的多項財務數據變化作出説明。

  而除了金亞科技之外,歐比特露笑科技大康牧業中化岩土金洲慈航5家公司昨日也均收到了深交所的監管問詢,其中既包括年報問詢和重組問詢,也包括對公司經營狀況的關注。

  事實上,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6日,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共計發出了494份問詢函,而去年全年總計才發出了623份問詢函,監管力度大幅提升。具體來看,收到問詢函的公司中,上交所有111家,深交所上市公司中,主機板163家,中小板159家,創業板61家。

  監管關注事無巨細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以來監管層不斷加大事中事後監管的導向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問詢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交易所的問詢也對業績造假、虛假披露等違規行為形成壓力,有助於減少投資“雷區”。

  有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當前監管部門對資訊披露的要求日漸趨嚴,按照會計規則、信披規則、交易規則等,年報披露前後涉及的很多數據及內容都會逐條排查,幾乎做到“細緻到毛孔”的地步。

  查詢交易所的問詢函也發現,連年報中的一些填寫錯誤也會被審核人員指出來。比如在恒源煤電的年報中,出現了貨幣單位的錯誤,“公司年報第16頁,聘任、解聘會計師事務所情況中,貨幣單位錯誤。請公司通讀年報全文,改正貨幣單位、文本、格式上的錯誤。”上交所指出。

  而從上市公司對問詢函的反應來看,一些公司對這種較為新穎的監管手段似乎沒能及時適應。比如有公司在收到交易所的監管函後,竟長期保持沉默,遲遲不作答覆;甚至在交易所反覆問詢後,公司僅發出一封“應對差事”的回復公告,並不正面回答問詢。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問詢函這個機制目前還處於新興階段,部分上市公司還沒有完全重視這種新的信披監管措施。由於監管層對於信披並沒有強制執法權,但問詢函這種形式其實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式,被發問詢函説明上市公司存在信披不完全的跡象,就會引發市場對上市公司的關注、可能會對二級市場的價格産生很大影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