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銀行利潤失速業務不失色:資金託管增收逾40%

  • 發佈時間:2016-05-10 04:33:3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毛宇舟  責任編輯:閻明煒

  凈利潤“失速”或許成為了上市銀行2015年業績的關鍵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此前的邊緣業務卻在近兩年開花結果,為上市銀行貢獻著高額的利潤。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6家A股上市銀行的資金託管業務收入平均增速超過了40%,遠遠高於其他業務的利潤增長,與銀行卡業務一起正在成為銀行利潤的新支柱。

  託管業務粥多僧也多

  銀行資金託管業務呈現了別的業務都不具備的業務態勢,即粥多僧也多,從各家銀行年報上來看,幾乎所有銀行的資金託管規模都有著50%以上的增長,然而與之並不匹配的是,資金託管收入增長很少有超過50%的,個別銀行甚至出現了託管規模大增,收入增長卻減少的情況,不過,即便如此,資金託管業務的大能量已經不可小覷。

  根據中信銀行年報,2015年其在託管業務上突飛猛進。全年新上線16隻公募基金,除餘額寶外其他基金規模比上年增長101.86%,公募總規模達7954.27億元,排名股份制銀行第一。截至2015年年底,中信銀行託管資産規模達48552.24億元,同比增長38.81%。2015年,中信銀行實現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佣金收入2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6.39%。

  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佣金收入增長速度超過規模增速,中信銀行在股份制銀行中是為數不多的幾家之一,與之形成較為明顯反差的是興業銀行,作為股份制銀行託管業務的先鋒軍之一,其業務規模與收入增長的步幅並不太一致。

  2015年,興業銀行的託管業務手續費收入為43.16億元,比2014年略增1億元,同時在手續費及佣金中的佔比也從14.82%下降至12.85%。

  興業銀行2015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線上託管産品18799隻,資産託管業務規模72139.48億元,較期初增加24879.07 億元,增長52.64%,這與2.49%的託管業務收入增長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反差。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託管手續費及佣金超過10億元的上市銀行不少,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在列。

  在這之中,光大銀行是在託管規模增長有限的情況下,託管收入增長最快的銀行。報告顯示,該行2015年年底託管資産規模33721.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90%;託管業務收入16.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0.18%。

  而按照報告期末的託管收入與託管規模之比來看,“粥多僧也多”的現象能看出些許端倪。根據本報記者統計,興業銀行的報告期末託管收入與託管規模之比大約為萬分之六,而2014年,當時託管規模排名第四位的興業銀行,其期末資産託管凈值規模達到47260億元,託管手續費佣金為42.11億元,綜合收益率為萬分之八,相比于2015年高出不少。

  再觀託管業務的其他新生力量,這一數據同樣不給力,同等計算口徑之下,光大銀行的該項數據僅為萬分之四。

  某股份制銀行資産託管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託管這塊蛋糕很大,不愁項目,但關鍵是要有資源,搶單的現象非常嚴重,競爭特別激烈。你的託管費率高,機構很容易就找到別的銀行託管。”

  一家基金私募給本報記者出示的託管資訊確認函中,寫明瞭託管費率為千分之二,該私募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私募基金要求託管,這幾年愈發嚴格,雖然有行業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大概念,但是對於機構而言,還是擁有一定的定價權,尤其是資金大的基金,能有更多和銀行談判的空間。

  網際網路金融資金託管審慎

  P2P資金託管,如同一隻高懸的誘人羊肉,對於銀行業的“群狼”而言,掌握不好力度,不僅吃不到肉還會摔了自己,跳得不夠高,肉則會被別的狼搶到。

  根據2015年年底出臺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應當實行自身資金與出借人和借款人資金的隔離管理,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P2P機構必須在18個月過渡期結束前,完成資金銀行存管,否則將面臨關門窘境。

  然而,對於銀行而言,P2P這塊羊肉確實難啃。光大銀行人士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行層面對於P2P的託管非常審慎,分行層面不可以獨立操作。

  在實際操作方面,各家銀行的門檻也不同。比如,有股份制銀行規定,存管“網路交易平臺”實繳註冊資金不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平臺實際控股股東為政府、大型國有企業、主機板或中小板上市公司、大型金融機構、知名網際網路企業,或該平臺已獲得知名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最近三年未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此外,該行要求“如有監管要求,已按照監管政策在監管部門或監管部門認可的自律性組織完成審計備案。”

  恒豐銀行則有四不做原則:實付資本低於1000萬元的不做;平臺運營時間不到半年的暫時不會做;多個投資人對應多個借款人的標的也不做;沒有風險準備機制的暫時也不做。

  雖然各家銀行標準不一,但是從上市銀行年報中可以看到,網際網路金融資金監管並不是銀行戰略版圖中的重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