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浙商銀行董事長:上市是一項任務 不能老讓股東增持

  • 發佈時間:2016-03-31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施娜  責任編輯:李喬宇

  昨日(3月30日),浙商銀行登陸港交所,盤中跌幅一度達0.76%,但尾盤拉升,股收盤報3.96港元,與發行價持平。

  雖然上市首日盤中遭遇破發,但對於浙商銀行而言,其“上市夢”終於完成。

  2014年,沈仁康由衢州市副書記、市長調任浙商銀行董事長,在其“全資産經營”戰略導向下,浙商銀行成績亮眼。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該行資産總額達10316.5億元人民幣,首破萬億元大關。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浙商銀行的人事任命、經營機制等問題對沈仁康進行了專訪。

  政府推薦高管不等於行政化

  NBD:2014年,您由衢州市副書記、市長調任浙商銀行董事長,成功跨界。您曾説過,“我們一直很市場化,政府對我們是市場化的管理”,但外界注意到,浙商銀行在人事方面行政色彩較重,在歷任領導中,包括您和前兩任董事長都是任命上任,是否與市場化管理相悖?

  沈仁康:浙商銀行由省政府牽頭籌建,在成立之初的銀行股權結構中,民營企業很多,但比較分散。所以,當時股東們就有默契,董事長和行長由省委省政府選擇推薦。但省裏只是選擇推薦,具體的還是要按照《公司法》、《商業銀行法》等公司治理的要求,通過董事會、股東會的選舉並聘任。

  這樣一個機構,總要有大股東來做這件事。這幾乎和所有股份行類似,包括完全沒有國有資本的民生銀行,也是銀監會在管理。

  省委省政府推薦,是履行第一大股東的基本權利,和行政化不一樣。

  我是第三任董事長。第一任董事長蔡惠明,原來是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第二任董事長張達洋,曾任職衢州市市長,他是先到浙江省商業集團擔任8年董事長之後,再到浙商銀行擔任董事長。

  我來(任董事長)呢,(當時)有一點突然。怎麼讓我到銀行?主要是原董事長10年任期到了,所以選我去,我也挺有壓力的。我長期在政府工作,主管經濟,從副縣長、縣長開始,最早在青田縣,後來到了麗水市當市委常委,2008~2011年管了四年的金融,當時推動了麗水農村金融改革,農戶林權抵押貸款。這被人行列為農村金融改革的試點。(當時)省裏也沒有説過,是不是因為這個因素找我去。

  政府管金融,推動金融工作,我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對到浙商銀行當董事長還是很不一樣。所以,去了也在慢慢適應。浙商銀行整體的變化,其實是我們團隊一起努力的結果。

  長期在政府工作的人,到企業去任職,尤其是到銀行,可能適應,也可能不適應。這和閱歷有關,和自身努力有關,和整個班子的結構有關,因素很多。

  我去了之後,首先感覺到行長和他的經營團隊很專業;第二,我對經濟工作還是比較熟悉,自認為在政府官員中,我是比較熟悉經濟工作的,也比較市場化;第三,自己要適應、學習,這個轉變還是挺大的。

  經營機制屬於市場化

  NBD:那您現在適應了嗎?

  沈仁康:基本適應。副行長一級及以下任命,都由我們來選擇,不需要報告政府;薪酬體系是市場化的,政府是不管的。我們經營的體制機制也都是市場化的。

  對於這樣一家民營資本為主的銀行,省政府作為第一大股東,對經營體制機制的安排,對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結合市場的變化與實際,尋找市場發展的途徑,我覺得很重要。所以,我理解的這家機構,在國有資本是第一大股東的情況下,其體制機制市場化是比較好的,機構本身的行政色彩不濃。

  NBD:完成上市是當時您調任浙商銀行的某種任務嗎?

  沈仁康:其實,書記、省長、組織部長找我談話,沒有給我具體的任務。只是説,銀行業黃金十年過去了,接下來任務比較艱巨,銀行要做一些發展,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要把它經營好,但沒有將上市作為一項明確的任務交給我。我和劉行長差不多是同一時間宣佈任命的。當時,我們到浙商銀行任職後,發現其有資本補充的計劃。

  上市當然是一項任務。而且,這家銀行股東大會2013年就做出了到H股上市的決定,這是在我去之前。我去了後,當然要推動這項工作的落實。

  去年,我們有一次定向增發,原有股東同比例增持,這説明我們原有股東對這家銀行很愛護,也很有信心。當然,也不能老讓股東增持,資本補充的渠道要打開。所以,作為執行股東大會的決議,也是我的一項任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