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豪賭國産電視劇 業內人士稱:為明星打工

  • 發佈時間:2016-02-17 02:30: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謝若琳  責任編輯:李喬宇

  近日,優酷馬鈴薯以12.5萬美元/集的價格買入韓劇《奶酪陷阱》,創下南韓電視劇價格新高。

  然而,南韓“最貴的電視劇”,在國內行業人員眼裏卻成了“白菜價”。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國産電視劇採購價格通常在200萬元/集以上。按此價格計算,2015年,全國電視劇總價值可能高達710億元。

  對此,多位製片人表示,電視劇價格高昂的主要原因在於“明星片酬太貴。”

  紙月亮影視文化工作室創始人兼CEO吳雨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電視劇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家傳統電視劇製作公司紛紛進軍網際網路。可以説,網路自製劇的春天已經到來。

  去年國産電視劇總價值

  或高達710億元

  中國視頻網站自帶“買買買”的模式殺向海外,使國際電視劇價格不斷刷新。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由樸海鎮主演的南韓有線頻道TVN電視臺周播劇《奶酪陷阱》被中國視頻網站優酷和馬鈴薯以12.5萬美元/集的價格買入,創下有線頻道電視劇版權售價最高紀錄。

  然而,在中國從業人員眼裏,這部南韓單集最貴的電視劇“各外便宜”。一位地方電視臺採購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一劇兩星政策的落實,國內電視劇成本也是水漲船高。一般都市劇採購價格都在200萬元/集至300萬元/集。比如《瑯琊榜》對電視臺的售價大約為 600萬元/集,54集的單輪版權售價就逾3億元,再加上網路版權和海外版權,收益已經遠遠超過成本。”

  如果細數“一夜暴富”的電視劇,《瑯琊榜》也並不是個例,《武媚娘傳奇》僅賣給湖南衛視的單輪首輪播放權就2.68億元,賣給樂視網的網路獨播權還有7800萬元;《羋月傳》的官方宣傳中也稱製作成本超3億元。

  於是,熱錢相繼涌入,電視劇在數量方面也開始爆發。《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國家廣電總局每月公示的《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粗略統計,2015年,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劇目共957部、3.55萬集。也就是説,按200萬元/集的採購成本來計算,2015年,我國國産電視劇的總價值高達710億元。

  整個劇組都在

  為明星打工

  不過,國産影視劇行業依然是“看上去很美”,雖然電視劇賣價高昂,但事實上有價有市的並不多。吳雨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國産電視劇兩極分化明顯,一方面,優質劇價格高昂但數量稀少;另一方面,大量電視劇拍出來卻無人問津。”

  然而對於高昂的市場價格,也曾有多位製片人對記者大倒苦水,表示十分“委屈”。麒麟影業總裁龐洪表示,“主要是一線明星價格太高,全組人幾乎都在為演員打工,可是不用明星又不行。不得不承認,比起口碑來説,觀眾更認明星。”

  實際上,叫好不叫座的影視作品並不少見,僅2015年就有《師傅》、《一個勺子》等優質國産影片遭遇票房滑鐵盧。吳雨時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一般來説,明星片酬通常佔電視劇總成本的50%以上,更誇張的,片酬佔到八成的也不算新鮮。所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對於電視劇的製片方來説,日子並不好過。如果不大手筆投資精品劇,就有很大幾率會賠錢。”

  實際上,從業內龍頭上市公司發佈的年報預報來看,傳統電視劇的盈利能力頗為堪憂。光線傳媒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顯示,2015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3.89億元至4.45億元,同比上漲18%至35%。

  對此,一位影視分析師表示,光線傳媒的業績雖然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電影和動漫遊戲的業績向好,收入和毛利同比均呈增長態勢;而電視劇的收入雖然也有增加,但是毛利較上年卻下降了。

  同樣作為電視劇製作的龍頭企業,《花千骨》的出品方慈文傳媒面對傳統電視劇也很難“任性”。慈文傳媒副總裁兼首席品牌官趙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每一個項目開工前,慈文有內外兩個判斷流程。內部從版權購買或者劇本原創開始,便有一支專業團隊——劇本創意中心做價值分析;外部會在項目啟動前期與銷售對象,如電視臺、視頻網站等商議産品定位、投入等。儘量從項目啟動前期做足市場預估,避免投資風險。到目前為止,暫時沒有出現風險失控。

  網路劇成“香餑餑”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正是由於傳統電視劇的處境尷尬,網路劇才“忽如一夜春風來”。

  2015年一直被業界稱為網路自製劇”元年“,與傳統影視劇相比,網路劇最大的特點就是製作成本較低。研究影視投資的北京文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紅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説,普通的網路都市劇的成本在1.5萬元/分鐘,不少網路劇對品質要求偏低,甚至可以將成本壓縮在1萬元/分鐘。2015年底,樂視網投資的《太子妃升職記》總2000多萬元,這個價格就可以將該劇劃分到精品網劇的範疇了,可見門檻之低。”

  不過,隨著唐人影視、慈文傳媒等大型製作公司進入,網路自製劇的製作費用也是“突飛猛進”,一位視頻網站電視劇策劃人員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網劇的成本就飆升起來,比如《盜墓筆記》的成本達到300萬元/集的水準,直逼傳統電視劇。而2013年,《萬萬沒想到》開始拍攝時,成本也不過每集幾萬元。”

  “網路劇不僅拍攝成本低,對於意識形態的把控也沒有傳統嚴謹。”吳雨時表示,“對於內容來説,網路劇的選擇範圍更多,所以能有更多的創作空間,比如,盜墓、鬼怪等題材的電視劇很難立項,所以只能選擇網路渠道。”不過,從《太子妃升職記》一事來看,網劇離“規範管理”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