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A股泥沙俱下 借殼上市風景獨好

  • 發佈時間:2015-09-21 08: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智  責任編輯:楊菲

  借殼上市往往意味著一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徹底變化,估值面臨重估。

  9月以來,A股震蕩盤整,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逾1800隻下跌股中,約230隻個股跌幅超過20%(含20%)。然而,同時也有部分個股表現不俗,截至上週五收盤,七喜控股9月以來漲幅高達109%,其他表現不錯的還有黃海機械銀潤投資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簽“借殼上市題材股”。對此,有市場人士指出借殼上市往往意味著一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徹底變化,估值面臨重估。

  那麼,什麼樣的公司容易被借殼呢?

  “各位有合適的殼資源介紹麼,談成之後有重謝”。在一個投行業務的交流群中,一個仲介機構人士發出了這樣一則消息。實際上,伴隨著IPO暫停時間的延長,以及A股巨震導致資本市場生態的變化,無論是求殼或者借殼的聲音變得多了起來。

  而對於普通的投資者來説,最直觀的感受,無疑是近期市場上借殼的案例似乎突然多了起來,比如*ST星美這樣的“重組苦命兒”再次被相中,分眾傳媒“移情”七喜控股等。換個角度來看,愈演愈烈的借殼風潮,也成為極度低迷行情中的一抹亮色。

  借殼風愈演愈烈

  作為A股市場上最知名的“殼”,*ST星美(000892,前收盤價11.32元)再次被相中,成為借殼方踏入A股市場的“捷徑”。而不管是*ST星美本身,還是作為借殼方的歡瑞世紀,都因為極具話題性,而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

  按照本月初公佈的重組方案,*ST星美擬以7.66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92億股股份購買歡瑞世紀全體股東持有的歡瑞世紀100%股權,標的資産預估值為30億元。同時,*ST星美擬以8.72元/股向歡瑞聯合、弘道天華等方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募資金額不超過15.3億元,從而完成“麻雀變鳳凰”的逆襲。

  眾所週知,*ST星美絕對算得上一家“非主流”上市公司,在2014年年報中,公司對於“本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零”、“公司報告期內主要精力均集中在籌劃重大事項上”的表述,以及僅僅7名員工的窘境,都直觀體現了上市公司的現狀。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一直致力於成為一個最優秀的“殼”,但是*ST星美在過去幾年時間中卻在重組的道路上屢屢受挫。同樣,此次交易另一方的歡瑞世紀,也不是首次嘗試通過借殼登陸A股,這也為兩家公司此次嘗試聯姻,增添了更多的話題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樣是借殼上市,近期分眾傳媒“移情”七喜控股(002027,收盤價28.61元)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雖然七喜控股停牌時滬指處於4500點一線,但復牌後,七喜控股在市場跌聲一片中,走出了令人眼紅的連續七漲停,再次展現了借殼的魅力。

  實際上,在近期市場大跌的背景下,成為借殼上市主角的並不僅僅是*ST星美和七喜控股,比如恒力股份作價105億元借殼大橡塑(600346,前收盤價7.27元);銀潤投資(000526,收盤價35.26元)定增收購學大教育100%股權,清華控股成為公司實控人;江蘇院35億元借殼金城股份(000820,收盤價10.13元)等。

  IPO暫停催生借殼熱

  逐漸興起的借殼熱潮,已經引起了業內越來越多的關注。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8月22日~9月2日的增發預案公告共有62例,募集資金2225億元,其中現金1231億元,小幅回落。從募資的主要用途看,分別是項目融資(25例)、配套融資(17例)、融資收購其他資産(6例)、殼資源重組(6例),借殼案例為歷史新高。國泰君安進一步指出,近期市場大跌,可關注具備殼價值的公司。“借殼案例增多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受到IPO暫停的影響”。一位券商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很多企業面臨“融資難”的背景下,登陸A股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捷徑,而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啟的一波牛市,也激發了很多企業上市的熱情,但是在市場突然陷入快速下跌之後,為了穩定市場,IPO的大門再一次關上。

  上述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目前還有大量企業排隊等待上市,從目前市場依舊脆弱的情況來看,IPO近期重啟的概率不大。從時間上來看,一家企業選擇IPO上市則顯得有點遙遙無期,但如果是借殼上市的話,雖然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效率上無疑要高很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證監會網站後注意到,截至2015年7月2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07家,其中已過會38家,未過會569家,“堰塞湖”依舊。另一方面,截至上週五收盤,滬深兩市停牌公司數量依舊超過了300家。在浩浩蕩蕩的停牌大軍中,或許部分公司就正在籌劃借殼方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