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頻更名 是股市“新地雷”

  • 發佈時間:2015-04-03 06:30:3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小樣,你以為你穿開工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一位股民在股吧論壇裏對更名股票調侃道。據Wind數據,2015年以來,多達55家上市公司進行股票更名,剔除ST(特別處理)情況之外,更名公司仍有30多家。筆者提醒投資者,對於某些上市公司“換湯不換藥”的更名,一定要警惕投資風險。

  目前,除了因業績而“戴帽”或“摘帽”外,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大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資産重組完成或大股東易主引發主營業務變化,另一類則是在主業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為了更突出公司的戰略重點而改名,其中不乏迎合市場熱點概念進行的炒作。

  近日,以製造煙花著名的上市公司“熊貓煙花”公告稱公司擬更名為“熊貓金控”,瞬間變為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股,此事引起上交所的關注並兩度發函詢問。熊貓煙花在回復公告中表示,“轉型將使公司面對全新的業務領域,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情況瞬息萬變,公司轉型升級將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由於公司網際網路金融尚未實現盈利,公司在主業過渡期間,可能會面臨主營業務虧損的狀況。”

  筆者發現,近兩年,上市公司更名遊戲有愈演愈烈之勢,相關統計顯示,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共發生股票簡稱變更182次,其中85次改名是由於業績相關因素而“戴帽”或“摘帽”。而2013年上市公司共改名169次,其中119次為ST帽子的變換。更有改名上癮者,一家公司更名達10次之多,令人咋舌。

  那麼,上市公司為何樂此不疲地玩更名遊戲呢?據同花順統計,上市公司發佈更名公告後,持股30天平均漲幅達10.07%,持股20天上漲概率達68.57%。由此來看,不少上市公司出現了因改名而刺激股價上漲的情況,更名讓上市公司收穫奇效。但筆者發現,這種更名行情也並不是萬能的,有些上市公司更名後,反遭投資者拋棄。

  筆者以為,上市公司企圖通過更名來炒作的行為不可取,無論改為多麼“高大上”的名字,如果只是“新瓶裝舊酒”,那麼,再美的名字也會原形畢露。對於投資者來説,需要仔細甄別上市公司更名原因,更不能盲目跟從更名炒作,以防踩中股市“新地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