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雛鷹農牧增持高管“看走眼” 上市四年首度虧損

  • 發佈時間:2015-02-03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憶往昔,生豬養殖業曾存在三年一輪迴的“豬週期”,行情拐點均相隔三年。事實上,這一潛在定律是行業預判行情的普遍方式。基於此,A股生豬養殖“一哥”雛鷹農牧的多名高管曾聯手增持,表示看好2014年豬價的回暖和公司業績。

  看今朝,雛鷹農牧高管們也“看走了眼”,2014年三季度,在經歷了短暫的回暖後,豬價便重回下跌軌道並持續低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公司料2014年凈利將虧損約1.84億元,為上市四年多以來首度全年虧損。

  2014年料虧1.8億元

  2014年10月,雛鷹農牧曾發佈公告,預計公司第四季度將繼續盈利,全年凈利潤波動區間為-2000萬元到2000萬元。

  不過,現實往往是殘酷的。2015年1月31日,雛鷹農牧大幅下調業績預期,同時一併披露了2014年業績快報。公告顯示,2014年全年,雛鷹農牧完成營業收入17.82億元,同比減少4.61%;而歸屬凈利潤則下調至虧損1.84億元,同比下降343.18%,這也是該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全年業績虧損。

  針對上述情況,雛鷹農牧表示,2014年公司生豬銷售價格全面下跌。

  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對生豬養殖行情的預判出現了失誤,大投入卻沒能換來預期效果。其中,開封雛鷹肉類加工有限公司(含熟食加工)以及江蘇雛鷹肉類加工有限公司投産率低,導致屠宰板塊開工率不足而虧損較大。

  公告顯示,2013年下半年,生豬養殖企業普遍預期2014年全年行情將大幅好于2013年。基於此,雛鷹農牧在2013年四季度至2014年度加大了産能擴張方面的投入,以期匹配(生豬價格)上升行情。

  但事與願違,伴隨著2014年生豬行情持續低於預期,雛鷹農牧並沒有擴大生豬出欄量,造成一部分産能並未投産而致使固定資産折舊沒有對應産量承擔,賬面虧損。

  事實上,同業其他上市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新五豐(600975,收盤價13.22元)1月17日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2.82億元,同比增長13.44%;歸屬凈利潤-4895.62萬元,同比下降459.14%。

  除此之外,2014年剛剛登陸A股市場的牧原股份(002714,收盤價52.38元),此前預計2014年第四季度生豬價格將出現傳統旺季 “穩中有漲”的走勢,全年凈利潤為1億元~1.9億元。1月29日,公司大幅下調業績預期,預計2014年度實現歸屬凈利潤8000萬元至8500萬元,同比下降73.67%至72.02%。

  總裁李花曾領銜增持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尤其是2014年春節後豬價快速下跌,豬糧比驟降至盈虧平衡線以下,整個行業處於普遍虧損之中。作為生豬養殖第一股,雛鷹農牧也難以獨善其身,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7562.11萬元,同比下滑75.02%;2014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8328.38萬元,2014年3月底便預告上半年的盈利區間為虧損1.3億元~1.8億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因“看走眼”而受到影響的,並非只有上市公司的業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面對公司業績的巨幅下滑,雛鷹農牧高層管理人員選擇了集體增持自家股票,以體現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深交所資訊顯示,4月29日~30日,雛鷹農牧總裁李花、財務總監楊桂紅、董秘吳易得,分別增持10.86萬股、10.83萬股和10.8萬股。而早在當年1月份,上述三位高管就與副總裁肖宜龍、區銳強聯袂掀起首輪增持。2014年裏,雛鷹農牧高管層已經增持超過60萬股,累計動用資金600萬元。

  毫無疑問,身居雛鷹農牧要職,其高管們自然是生豬養殖行業的專家,他們敢於動用真金白銀增持,也是在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對行業回暖的看好。

  從後續數據來看,生豬養殖行情也的確在2014年三季度實現了逆轉。在熬過了數個月的低谷後,2014年6月生豬價格終於恢復至13元/公斤的成本線;而進入7月後,豬價進一步上漲,並一度重回14元/公斤的盈利區間。正是在此背景之下,A股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經營業績逐步改善,雛鷹農牧、牧原股份均預測2014年第三季度有望單季盈利。事實上,雛鷹農牧2014年第三季度確實實現了7300余萬元的盈利。

  如果放在當時來看,雛鷹農牧及其高管層可謂預判精準,實在令人佩服。不過,企業經營並非短期的,長期保持穩定增長才是投資者所期望的,而今報出2014年巨虧1.84億元,讓人不禁感嘆,專家也會“看走眼”。

  公司:2015年生豬行情易漲難跌

  “在生豬養殖行業中,通常存有三年一輪迴的‘豬週期’説法。比如,2007年、2008年全國母豬存欄量下降,導致生豬供應減少,市場豬價大漲;隨後,國內生豬養殖又大規模擴産,豬價進而開啟下跌(週期)。經過三年左右後,2011年,生豬市場再度出現供需失衡,豬價出現暴漲。”雛鷹農牧證券部事務代表貢妍妍如是表示。

  貢妍妍進一步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按照三年的“豬週期”規律,生豬養殖企業、研究員等多方都認為,2014年(生豬)行情會回暖。但如今,三至四年一輪的大“豬週期”格局正在發生改變,生豬市場已經從三至四年一個大週期過度到一年一個小週期,且淡季虧損程度逐年加深、旺季反彈力度逐年下降。

  雛鷹農牧公告顯示,據了解,截至2014年底,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已跌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未來市場供應或許下降,生豬價格則有望企穩。因而,雛鷹農牧以此推斷2015年的生豬行情易漲難跌。

  雛鷹農牧表示,公司已于2014年四季度加大能繁母豬存欄,2015年二季度以後産能將得到釋放,很可能將會迎來量利兩旺的機遇。同時,隨著雛鷹品牌建設和行銷渠道的完善,屠宰産能利用率也將大幅提高,將會減少虧損,貢獻利潤。

  此外,貢妍妍還透露,2014年底雛鷹農牧融資規模同比增加41.77%,財務費用同比上升35.72%,定增預案已提交證監會審議。截至2014年底,公司存貨已超過14億元,儲備了大量的飼料原料、消耗性生物資産、凍肉,為2015年生豬市場回暖做準備。

雛鷹農牧(002477)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