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國際醫院換帥 方正係醫療藍圖恐成泡影
- 發佈時間:2015-01-20 07:27: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娟娟
北大國際醫院換帥,方正係在醫療産業的遠大前程恐多波折。
日前,北大國際醫院理事會拋出“免去王杉北大國際醫院院長職務”一則消息。王杉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人民醫院院長。作為資本力量和公立醫療資源聯繫的紐帶,王杉是北大國際醫院的主導人物,他的去職無疑將影響到方正醫療在民營醫院領域的佈局。
北大國際醫院新任院長陳仲強是“根正苗紅”的北醫人,在北醫三院有著十年院長的經歷。比起王杉的現代化來説,陳仲強更加務實。
“北大方正旗下沒有太好的醫藥資産,上市公司北大醫藥做原料藥,效益不好。李友的設想是通過新成立的北大國際醫院整合北大醫學部的資源,同時借助一體醫療轉向腫瘤醫療平臺。”消息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
王杉去職北大國際醫院院長
投資45億元、歷時12年,北大方正投資的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趕在李友、李國軍被調查前的2014年12月5日開業。不過,開業伊始,院長王杉就被撤換。
王杉與李友係關係密切,也是北大國際醫院的靈魂人物。公開資料顯示,王杉1983年畢業于北大醫學部,2006年出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2004年7月2日至2013年12月10日出任北大醫療産業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
北大國際醫院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由社會資本投資興建的非營利性醫院。北大醫療于2003年由北京大學和方正集團共同成立,最初的股權結構為方正集團、北大資源(方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各持股30%,北京大學持股40%。目前,方正集團的持股比例進一步增加,其股權結構已變更為方正集團持股85.6%、北京大學持股13.8%、北京北大科技園有限公司持股0.6%。
2002年,王杉開始參與北大國際醫院的籌建工作,一直挂北大國際醫院院長的職務。“國際醫院的很多設計理念都是王杉提出來的。儘管他的思路有時非常燒錢,但李友、李國軍兄弟兩人非常認同他的理念。他甚至説服李友改變了很多建造、設計等方面的觀念。”消息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王杉在人民醫院院長崗位上任職近十年,而今年齡已逼近56歲。
消息人士稱,沒想到的是,北大方正新任領導班子並不認可北大國際醫院的模式,大刀闊斧地換掉了院長王杉。王杉是北大醫療頻頻與人民醫院得以合作的關鍵環節,他在任沒少為北大醫藥謀福利。用國有資源來幫助上市公司運作,北大人民醫院與北大醫藥的合作説明瞭一切。
2014年9月,北大醫藥全資子公司北京北醫醫藥有限公司與北大人民醫院簽署《體外診斷試劑耗材供應與配送及實驗室流程優化長期服務協議》。服務協議約定,由北醫醫藥向北大人民醫院提供體外診斷試劑與耗材供應及配送,包括供應、貯存、運輸、配送及醫院相關科室進行優化服務。合同金額為8888.01萬元。
方正民營醫院商業模式或生變
隨著王杉的離任,北大國際醫院曾經推崇的商業發展模式值得考究。
公開資料顯示,從發起、籌建到支援,北大醫學部對北大國際醫院顯示出足夠的重視。北大醫學部此前曾專門下發文件《關於進一步支援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北大醫學部各附屬醫院在醫學部統一指導下,共同參與北大國際醫院建設。北醫旗下的六家附屬醫院,北大口腔醫院、北大六院、北大腫瘤醫院、北大一院、北大人民醫院、北醫三院都先後與北大國際醫院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北大國際醫院的醫生約有三分之二來自北醫旗下其他“同門醫院”,在北大國際醫院屬自由執業,一週的時間在兩家執業醫院分配。
李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北大國際醫院實行的是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理事會主要由三方董事組成,包括北京大學校方、北醫以及北大醫療。院長王杉由理事會選任,權力受到資本方一定程度制約。
此外,李友還認為,未來國際醫院的每個優勢科室都會組建成一家公司,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同時,還要出去管理其他地區相對應的科室。“根據業務複雜程度,未來可以相應給科室負責人一定比例股權進行鼓勵,同時也鼓勵科室負責人掏一點錢,以便將他們與醫院利益捆綁起來。”他説,這種管理既包括雙方醫生的互換、派遣實習生、培養醫生、醫生過去執業等,也包括後臺供給關係對接。
除了將北大國際醫院的管理模式平移到平台下屬醫院,還將託管更多醫院或對應科室。李友認為,這種管理模式可以大量複製,北大國際醫院的一個科室可以出去管理20到30個對應科室。隨著管理的深入,未來這些科室的集採配送、醫療服務都可轉移到北大醫療。“我們輸出北大的優質醫療資源和管理,提升了當地醫療水準,收入也增加了。一旦形成規模,科室管理的其他對應科室將給國際醫院帶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收入增長。”
不過,雖然有北醫的優質資源做支撐,但北大醫療至今尚未完成一家公立醫院的改制合作項目。2014年3月,北大醫療曾公開稱與貴陽市政府簽約,將斥資30億元收購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第四人民醫院,不過至今仍未最終敲定。
很多醫療業界人士也對此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醫院還是一個專業化分工、技術要求很高的特殊行業,管理輸出看似完美,實則不切實際。“你怎麼能要求一個專家級醫生同時兼顧看病和管理?還要管理幾十個科室?”一位業內人士説。
按照李友思路,北大國際醫院這個平臺早晚要進入上市公司的殼中,而其所用的資源、甚至轉移的一些服務都是國有資源,都是嫁接公立醫院的服務。但是,北大方正集團新上任的領導班子還會走這條路嗎?
一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醫療管理部門人士表示,國際醫院這種靠資本模式建立的醫院,如果資本出現問題會極大地影響醫院的走向。現在李友出現問題,他過去所稱的商業模式如何走下去?而且,國際醫院利用北大醫學部旗下醫院醫生的資源搞多點執業,的確解決了部分醫生薪水低的問題,但醫療品質如何保障等問題?一個醫院品質依靠的是醫療團隊,而不是單個的醫生。
腫瘤醫療夢想中途折損
方正醫療的另一項目戰略規劃——營利性腫瘤專科醫院,也不順利。
李國軍曾表示,北大醫療2014年正積極推動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在産權上的合作,做營利性腫瘤專科醫院,並期待在收購一體醫療後,北京大學醫學部所有醫院的腫瘤科與北大醫療收購兼併的腫瘤科實現協同效應。
2014年6月,北大醫療準備並購深圳腫瘤器械生産企業一體醫療。2014年7月9日,北大醫藥與北大醫學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大醫療産業基金以及心安醫療簽署戰略框架協議,共同成立北大醫療腫瘤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做腫瘤專科連鎖,目標是建成中國最大的腫瘤專科醫療網路。
2014年12月17日,北京北大醫療腫瘤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北大醫療産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擬共同發起基金出資4122萬美元,收購新里程醫院集團有限公司65%的股權,實現對營利性腫瘤專科醫院——北京新里程腫瘤醫院的控股。
但北大醫藥美好的腫瘤醫療夢想,或因政泉控股的舉報代持行為破滅了2014年11月21日,北大醫藥原制定並獲得審核通過的對深圳市一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計劃,卻因證監會對北大醫藥進行的立案調查而不得不中止。
免除王杉後,北大醫藥1月16日表示,公司收到股東北大醫療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北大醫療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公司現已發行總股本2%的股份。儘管當日北大醫藥股價漲停,但北大國際醫院換帥、一體醫療收購中止、李友等人協助調查,徹底打亂了方正醫療的中長期戰略佈局,方正係醫療資産未來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