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伊利股份砸30億紐西蘭建基地 海外佈局增加話語權

  • 發佈時間:2014-11-28 02:29: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編者按:隨著國內需求的日益增長及農牧生産成本的不斷上升,中國企業對海外農牧産業投資的關注度正進一步提升。而近年來中國對外經貿合作的突飛猛進,更是為此添了一把大火。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中國農牧企業已迎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黃金時代”。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乳企海外建廠佈局,中國乳業國際化進程正在提速。

  11月25日,伊利股份在紐西蘭工廠(大洋洲乳業)一期年産4.7萬噸奶粉原料粉産品線正式投産。加上其新公佈的20億元投資計劃,伊利股份在紐西蘭的投資額已超過30億元。

  對於伊利股份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在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看來,大洋洲乳業基地是伊利股份目前在海外最大的一筆投資,該基地也是中國乳企海外最大的乳業項目。“伊利大洋洲生産基地是面向未來的,一方面乳業産業鏈上的優質資源在加速流動,另一方面伊利‘全球織網’戰略對全球乳業的影響力在日益增強。”

  伊利打造全球一體化乳業基地

  據了解,伊利大洋洲乳業生産基地位於紐西蘭南島懷馬特市,2013年4月份開工建設,生産能力日處理鮮奶1400噸,年産嬰兒原料粉4.7萬噸。按照伊利股份的規劃,該生産基地建成後將組成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整體項目主要包括生牛乳深加工高科技項目、UHT液態奶項目、奶粉生産及包裝等4個子項目。項目共分兩期投入,而本次投産的是該項目的一期工程,主要是為國內的高端嬰幼兒配方粉提供原料粉。

  在潘剛看來,只有滿足“健康、潔凈和生態”三個要素,才能被稱為未來的牛奶。而在伊利股份的戰略中,佈局紐西蘭乳業基地就是打造伊利未來的“牛奶谷”。

  潘剛對記者表示,伊利股份一方面要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大洋洲生産基地與當地48個農戶簽約,並在紐西蘭開始納稅。

  而據記者了解,伊利股份紐西蘭一期項目投資12億元,而前不久伊利股份剛剛對外宣佈再投資20億元擴建工廠,截至目前,伊利股份在紐西蘭的投資額已超過30億元。

  據伊利股份公告顯示,公司新增的20億元投資將主要用於4個項目建設,包括2億元的生牛乳深加工項目、4.62億元的UHT液態奶項目、共計13.37億元的奶粉生産及包裝項目。

  潘剛表示,紐西蘭大洋洲基地項目同時覆蓋包裝,生産、深加工、科研等多個領域,一旦完工將成為全球目前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

  而在業內專家看來,中新兩國乳製品行業的合作將進一步的縱深升級。

  資深乳業專家宋亮表示,紐西蘭是全球最具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的牛奶生産國,深化合作,結成利益共同體,將是中新兩國乳業尋求突破共贏的必經途徑之一。伊利股份的佈局,則讓這一趨勢提前明朗化。

  在宋亮看來,本次伊利股份重資投入、貫通産業鏈的産能建設方式將有望形成集群效應,直接提升“未來牛奶谷”及這一地區在全球乳業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事實上,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除了當地政府的支援外,還需要當地人的支援。因此,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機遇與挑戰並存。

  對於伊利大手筆的投資,紐西蘭貿易部長蒂姆·格雷澤表示,伊利的投資不僅將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更會促進中新兩國乳業合作的深化。

  同樣,中國駐紐西蘭商務參贊張帆透露,中國企業到紐西蘭投資除了拿到必要的回報外,也要贏得當地政府和民眾認可,只有雙贏才能有長遠的合作。而從目前來看,伊利在紐西蘭的投資已經獲得了民眾和政府的認可。

  而據記者了解,伊利大洋洲一期工廠主要生産嬰幼兒配方粉的原料粉,包括為伊利珍護、金領冠、托菲爾等奶粉産品提供原料。

  國內乳企海外佈局增加話語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伊利股份在紐西蘭投資外,國內多家大型乳企也已在紐西蘭投資佈局。在業內人士看來,紐西蘭乳品(特別是奶粉)對華出口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市場份額。隨著中國企業到紐西蘭投資,紐西蘭對華出口的貿易額將會不斷增加。而乳製品價格(主要是嬰幼兒配方粉)或許將走入下行通道。

  據記者了解,紐西蘭是第一個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發達國家,中新自由貿易區成立6年,中國已經成為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一組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今,紐西蘭對華出口貿易額增長了3倍,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的攀升。另外,中國企業到紐西蘭投資的份額也在增加,近五年來,中國在紐西蘭的投資超過50億紐西蘭元,其中有30億紐西蘭元來自中國內地。

  張帆表示,中國和紐西蘭在乳業領域的合作是強強聯合,紐西蘭看中的是産業競爭力,而中國考慮的則是行業規模。“目前中國幾大乳企在紐西蘭幾乎都有投資,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乳業等。”

  面對如此多中國乳企在紐西蘭投資建廠,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中國企業在嬰幼兒奶粉原料價格方面將越來越有話語權,而紐西蘭出口中國奶粉佔比80%以上的恒天然將失去其壟斷地位及價格優勢。

  對此,宋亮對記者表示,中國乳企在紐西蘭建廠生産原料粉要比購買恒天然的原料粉在價格方面便宜至少一成。這也是這麼多中國乳企海外建廠的原因之一。企業擁有資源的多少決定了市場份額的大小。

  從目前中國乳企海外佈局來看,除了紐西蘭外,在中澳自貿協定結束談判之際,國內乳企在澳大利亞的投資也在逐漸增加。其中,新希望集團計劃拿出5億澳元投資澳大利亞農牧及食品産業,而光明集團及其他乳企也已開始佈局澳大利亞。

  可以説,中國乳企海外擴張已經初具模型,乳業國際化勢不可擋。而比較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在乳業方面的優勢,在業內人士看來,紐西蘭的價格優勢仍然存在。

  宋亮還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趨勢及巨大的市場體量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決定著中國乳企的良好發展趨勢。“中澳自貿協定中關稅政策的落地,至少要在4年-5年之後。況且,澳大利亞的出口關稅在10%至15%左右,即使完全取消,紐西蘭等國的成本優勢依然存在。因此,從成本和資源兩個角度看,紐西蘭比同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擁有更多的優勢。”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中國乳企海外佈局除了擁有資源外,在價格上也擁有話語權。未來隨著消費者理性消費,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價格也會隨著企業原料成本的降低而不斷走低。“奶粉價格下行是一種趨勢,只有掌控原奶資源的企業,未來才具有競爭力。”

伊利股份(600887)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