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26天161家上市公司有高管辭職 房地産行業成重災區

  • 發佈時間:2014-11-27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自2014年7月1日至11月20日,共有超2000名上市公司高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套現金額超350億元。而隨著套現潮的來臨,上市公司高管的離職潮也隨之來臨。

  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上交所與深交所網站的公告統計,2014年11月1日至昨日,上交所有8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管辭職的公告,而深交所方面有8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管辭職的公告,如此計算的話,這不到一個月時間裏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中已經有161家公司的高管相繼辭職。

  減持潮過後現辭職潮

  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從今年7月1日至11月20日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裏,A股共有1210家上市公司發佈高管離職公告,部分公告涉及多位高管離職。

  “高管變動確實比往年更為頻繁。”金鼎投資分析師李安偉向記者表示,這一方面説明瞭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高效性,一方面也體現了高管對上市公司發展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判斷。另外,高管頻繁變動與A股不斷擴容也不無關係。

  之所以有這麼多公司的高管選擇離職,有分析人士表示:“根據《上市公司章程》,高管們所持股份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之後每年減持數量不能超過持股總數的25%,而離職後半年內,不能減持。這就意味著,若今年離職,半年後減持將不受影響,若大盤行情可以持續,明年年初或將再迎一輪高位套現熱潮。”

  與往年類似,高管對於辭職的原因總是草草帶過,解釋辭職原因時最常見的字眼就是“個人原因”“工作原因”。實際上,高管辭職的真正原因除了為減持做準備和主業變更之外,今年以來還出現了部分高管遭到證監會處罰、涉嫌犯罪刑拘而導致的辭職。

  另外,在市場人士看來,高管辭職熱度不減,對於A股的影響偏負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心理方面,相較于普通股民來説,上市公司的高管肯定對於公司本身的情況更加了解,高管都不看好自家公司,減持跑路,對於普通投資人的信心自然形成打壓;第二則是實際的流動性壓力,高管辭職最終的目的是減持,在目前經濟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的背景下,大量拋售籌碼,從股市套現,會讓資金面本已緊張的A股雪上加霜。

  辭職理由各異

  除上述離職理由外,部分行業的高管辭職也受行業寒冬的影響。如今年3月份,煤炭行業中的四川聖達原董事長常鋒辭職,接下來上市公司放棄老本行進軍動漫娛樂,大股東易主。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接任不到半年的新董事長李傳榮,以及財務總監等一眾高管齊刷刷“退位”。

  而一些上市公司本身沒有受到經濟週期太大影響,但卻因為“自作孽”導致管理層頻繁換人。本來就已經陷入重組泥潭的*ST傳媒,今年接連受到違規處罰,帶來人事地震。從2月份到9月份,*ST傳媒不斷有高管離職,影響波及包括董事長、財務總監和總經理等在內的8名關鍵管理人,財務總監半年多內換了三任。

  另外,隨著經濟放緩,週期性行業信貸風險逐漸暴露,從3月份開始,化工行業的*ST霞客陸續曝出鉅額逾期貸款,旗下兩家子公司申請破産重整。在這種情況下*ST霞客高管紛紛“跳船”,1月份董事長離職,2月份董秘離職,5月份財務總監離職,7月份總經理離職,上任不到5個月的新董事長馮淑君可能眼看形勢不妙,也一併走人。

  持續調整的房地産行業,也出現了一股異於往常的高管離職潮。今年以來,A股共有59家上市房企81名關鍵管理人員離職,較去年全年增加超過七成。房地産轉型加快,最頂層人物都坐不住,另謀出路的副總和以下級別高管就更多了。近日,萬科原執行副總裁肖莉宣佈辭職,加盟網際網路房地産服務平臺新秀房多多,引發轟動。

  無論是被動“出局”還是主動“跳船”,經營遇到困難是很多上市公司高層換人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導致關鍵管理人員頻繁離職的上市公司,相當一部分暗藏業績地雷。尤其是當行業低迷遇上高管頻繁離職時,更加值得警惕。

  今年以來,出現關鍵管理人員頻繁離職(4人以上)的28家上市公司業績大多下降或者僅微升,其中16家三季報虧損。化工行業的亞星化學1月份董事長孫樹聲和財務總監陳寶國先後離職,10月份初孫樹聲的接班人、兼任總經理的李白賢也辭職走人。10月30日亞星化工公佈前三季巨虧1.26億元,虧損額較中報幾乎擴大一倍。

  機械設備行業的宏磊股份,5月份董事會秘書離職,8月份財務負責人、代財務總監和董事長相繼離職。上半年凈利潤406.3萬元的宏磊股份,三季報驟然虧損1330.7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