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加速“染指”足球俱樂部

  • 發佈時間:2014-11-18 05:33:06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陳岩  責任編輯:王文舉

  各路資本的加速涌入,攪動職業足球江湖。繼綠地地産入主上海申花、阿里巴巴12億元高調入股廣州恒大之後,又傳來上港集團全資收購上海東亞的消息。

  “上港集團將在11月18日下午,正式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成立。”有足球圈內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而此前圈內公認的情況是,上港集團全資收購東亞足球俱樂部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只差最後正式對外公佈。

  2億元收購上海東亞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的上海上港隊(原名上海東亞隊)成立於2005年12月25日,是由上海東亞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根寶足球俱樂部基地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全名為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上海足壇教父”徐根寶此前出任該俱樂部的董事長和俱樂部主席。

  在2012年成功進軍中超之後,上海東亞俱樂部財力不繼。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牽線之下,上港集團成為俱樂部最近兩個賽季的主贊助商。據悉,上港集團對上海東亞的贊助費達到7000萬元人民幣。

  如今,財大氣粗的上港集團將成為俱樂部的新東家。除了收購本身的話題性,收購方上港集團的上市公司身份也令人關注。《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上港集團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企業,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6.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07%。

  “上港集團不滿意東亞目前的‘小打小鬧’,買下之後想要加大投資。我聽説的消息是,上港集團花了至少2億元把俱樂部買下來,而俱樂部明年的投資預算是5億元。”前述圈內人士對《金證券》記者直言,“如果真的是這個投資水準,上海上港明年肯定有看頭。”

  上市公司爭相佈局

  上港集團投資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舉動,“錢”景如何?

  對於凈利潤幾十億的上港集團而言,2億元的交易對價,以及後期5億元的資金投入也許並不費力。但作為上市公司,每一筆投資都應反覆推敲,謹慎出手。《金證券》記者致電上港集團董秘辦,但電話無人接聽。

  實際上,上市公司投資足球俱樂部的不在少數。《金證券》記者簡單梳理後發現,由上市公司或由公司控股股東投資的中超球隊約有10家,包括港股恒大地産、綠地地産、富力地産等,以及A股的江蘇舜天泰達股份亞泰集團等。

  今年1月份,綠地集團宣佈100%全資掌控申花股權,接手上海申花;6月初,世界盃前夕,馬雲宣佈阿里巴巴12億元高調入股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佔增資擴股後俱樂部50%股權。一時間,資本對足球俱樂部的追捧成為熱點。

  據《2013中超聯賽商業價值報告》的數據,2013年,中超俱樂部虧損2.64億,創下了歷史新高。16傢俱樂部中,14家虧損,只有恒大和遼足2家盈利,其中恒大盈利8590萬元,遼足盈利1795萬元。其中虧損最多的俱樂部為富力,虧損額為1.53億元。

  燒錢背後的生意經

  儘管只有少數的足球俱樂部盈利,但並不妨礙資本看好這一領域。

  今年10月份,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稱,到2025年,基本建立佈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産業體系,體育産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體育産業以及體育消費産業整體來看正處於成長期,體育比賽、體育娛樂、體育健身等市場空間巨大。”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坦言,在國家重視體育産業之後,勢必會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政策紅利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更強。

  上述圈內人士則告訴《金證券》記者,“投資足球俱樂部確實燒錢,能玩得起的也只有那些財力雄厚的大公司。但是如果玩得好,足球帶來的廣告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對這些投資的公司來説,獲得的品牌效應遠遠大於俱樂部的盈利分紅。”該人士舉例,恒大冰泉礦泉水隨著恒大奪冠一炮打響,再加上恒大的強力促銷,只用了很短時間就打出了名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