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紛推員工持股計劃:14家公司均為民營企業
- 發佈時間:2014-10-11 08:46:22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娟娟
阿里巴巴的全員暴富神話雖難複製,卻映射出股權激勵的重要性與吸引力。眼下,A股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也開始駛入提速通道。
據上證報記者統計,自今年6月證監會發佈《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後,共有14家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並在設計層面體現出股票來源及資金來源多樣化的特徵。
資金來源可“借力”
9月30日,朗姿股份、美克家居發佈了員工持股計劃,成為最新案例。
“進入9月份以來,上市公司發佈員工持股計劃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一名市場人士説。具體統計可見,7月份發佈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有2家,8月份有4家,9月份則達到了8家。
“‘指導意見’明確了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來源和股票來源,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為上市公司提供了騰挪空間。”該人士説。
“指導意見”規定,員工持股計劃可以通過員工的合法薪酬、法律和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等渠道解決所需資金來源問題,對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則列出了五種渠道,包括: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二級市場購買、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股東自願贈與、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
從已有案例看,除了員工“合法薪酬”這一渠道被普遍採用之外,借款也成為來源之一。以朗姿股份為例,其資金來源包括員工自籌資金及控股股東提供的借款支援。具體來看,員工自籌資金不超過2799萬元,控股股東對員工自籌資金部分提供無息借款支援,期限至2015年3月31日止;同時,控股股東擬以其自有資金向員工持股計劃提供無息借款支援,借款部分為除員工自籌資金以外的購買標的股票所需剩餘資金,借款期限為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
9月5日公佈員工持股計劃的蘇寧雲商,其資金來源部分也有借款一項:員工持股計劃實際資金總額為5.28億元(含自籌資金、借款及銀行利息),其中員工借款資金部分,來源於控股股東張近東以其持有的公司1.78億股向安信證券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取得資金,並向員工持股計劃提供借款支援。
除了借款渠道之外,也有公司“自備彈藥”,比如龍凈環保的員工持股計劃,其資金來源為公司專門設立的一個“獎勵基金”:以該公司2013年度的凈利潤為基數提取10%獎勵基金,作為首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之後每一會計年度,均以公司上一會計年度凈利潤為基數,提取10%的獎勵基金進入員工持股計劃資金賬戶。這一獎勵基金計劃提取10年,即2014年至2023年。
“從近期發佈的持股計劃來看,他們對規則的運用已經比較熟練了。”一名券商研究員説,“靈活度就在於‘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這句話,為資金來源也好、股票來源也好,打開了多種可能。”
股票來源花樣多
股票來源方面,通過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是比較通行的做法。比如蘇寧雲商委託安信證券設立定向資産管理計劃,通過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美克家居、陽光城等多家企業亦採用類似方式。
“這種形式是比較常見的,即通過委託外部管理人成立一個資産管理計劃。”建信基金資深經理李達對上證報記者談到,“這種辦法實施起來比較簡單、公司比較省事,員工認同度也高,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也較小。”
參與認購公司定增股份的模式亦獲青睞。包括蘇交科、龍凈環保、特銳德等多家公司均採用此種辦法。以特銳德為例,其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為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認購股份不超過400萬股。在公司董事長于德翔看來,這一做法有利於讓員工成為公司的“利益共同體”。
“這種方式還能夠為公司的定增提供更多的‘彈藥’。”一名券商分析師説。比如榮科科技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主要由公司董監高人員認購、並由資管計劃代為管理,其股票來源為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認購金額不超過6000萬元,認購股份不超過378萬股。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同日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計劃以15.87元/股的價格向5名對象定增募資3.9億元加碼智慧醫療項目,員工持股計劃佔發行股份總量的15.4%。
其實,另一層用意也相當明顯——該再融資計劃發佈後,公司股價已漲至24.6元,員工持股計劃因而鎖定了較低的成本。
9月26日發佈員工持股計劃的聯建光電,也採用了類似的設計:員工持股計劃設立後委託資産管理人管理並全額認購相應的資産管理計劃,該資管計劃通過認購公司重大資産重組配套融資中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持有上市公司股票。
相比之下,大北農的員工持股計劃有些“特立獨行”。根據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邵根夥,將向該員工持股計劃無償贈與9848萬股大北農股票,約佔公司總股本的6%。若以大北農8月26日停牌當日13.69元/股的收盤價格計算,則贈與的股票市值約13.48億元。“這是‘指導意見’明確‘股東自願贈與’作為股票來源方式後的第一個案例。”市場人士評論道。
制度設計待優化
按照制度設計本意,員工持股計劃是使公司重要核心員工獲得長期激勵的績效設計。“一個阿里巴巴上市了,多少員工富起來,”一名IT從業者對記者笑稱,“現在的員工可不就指望著這個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市場中,對高管進行股權激勵已不罕見,但效果如何目前還難以樂觀評價。“高管持股有所謂‘到點就撤、一撤就跌’的情況,把公司命運寄託在個別高管身上,是不是不太靠譜?”一名上市公司管理層人士對記者説,“以後的趨勢,應該是激勵面會逐漸擴大,激勵時間延長,對公司有重要貢獻的、有長遠培養價值的員工,都應該得到這樣的機會。”
梳理近期公司公告可見,這樣的趨勢已經出現。如特銳德,將持股門檻降低到了工作滿一年的員工身上;大北農的員工持股計劃,期限長達為5年;而龍凈環保的員工持股計劃期限為10年。
“員工持股計劃能否達到設計者的本來目的,並不一定,還需要在時間點、具體辦法上精心設計才行。”一名分析師對記者説。
以蘇寧雲商為例,其員工持股計劃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根據公司10月9日的最新公告,截至9月30日,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購買均價為8.63元/股,而10月9日該股的收盤價為8.53元/股,已經出現浮虧。
“如果企業對於持股計劃推出的時間點把握不好,或者是企業的市值管理出了問題,那麼對於員工的激勵效果可能就會打折扣。”前述分析師談到。上交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近期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員工持股計劃的推進,“仍需要各方面的制度配合”,比如説稅收優惠、養老這方面的制度安排。
“目前發佈員工持股計劃的14家上市公司均是民營企業。”一名市場人士説“如果各方面政策能夠配合推進,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未來的想像空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