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鋼遭民企擠佔百億流動資金 被指近年虧了400億

  • 發佈時間:2014-09-25 08:37: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作為央企貿易巨頭,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以下簡稱中鋼集團)的生意經頗為奇特——風險頗高的民營企業一直是其最為忠實的“小夥伴”。但在鋼鐵産業持續低迷背景下,這些民營企業卻成了中鋼債務危機中最大的地雷。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位中鋼內部人士表示,中鋼財務報表所體現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80%都被民企佔用。

  作為中鋼集團旗下的主要資産平臺和經營主體,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鋼股份)審計報告顯示,2013年應收賬款達142.83億元。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現在中鋼集團應收賬款大數在150億元左右,被民企佔用的肯定超過100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民營企業擠佔流動資金,對於以貿易為主的中鋼而言,無論是債務償還還是流動性,都會直接受到影響。

  民企佔用八成賬款

  自5月份起,一封廣為流傳的郵件提及中鋼集團“被海鑫、鑫達等民營企業套牢的資金接近20億元”。

  信件所提及的海鑫、鑫達均為民營鋼鐵生産企業,其中海鑫即山西海鑫鋼鐵集團,鑫達則為河北鑫達鋼鐵有限公司。上述中鋼內部人士表示,在中鋼被套牢的資金中,海鑫約為4億元,鑫達方面涉及中鋼設備公司、中鋼遼寧公司、中鋼瀋陽公司,共10億元左右。

  據媒體此前報道,海鑫鋼鐵已全面停産。至於中鋼能否收回被海鑫套牢的4億元資金,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在此前,在與民營企業合作時,中鋼集團已有過類似教訓。

  4年前,《新世紀》週刊曾曝光,中鋼集團在與山西中宇等民營鋼企合作時財務管理失控,導致內部出現超過40億元的資金黑洞。對此,中鋼內部人士稱,該事件已經解決,在2012年的報表已經體現,當時一共挂賬44億元,中鋼損失了35億元。

  在中鋼內部人士看來,中鋼與國有大鋼廠業務往來不多,更傾向於民企,“包括湖南、山西這些地方的業務資金,基本上被民企佔用了”。

  記者獲取的一份《中鋼股份合併審計報告》顯示,在2013年的合併資産負債表中,中鋼股份的應收賬款為142.83億元,預付賬款為161.07億元,其中應收賬款較2012年的106.08億元激增36.75億元。

  對此,上述中鋼內部人士表示,在中鋼報表中應收賬款、預付賬款80%~90%的資金佔用,都是發生在與民企的合作中。

  以此計算,僅應收賬款一項,作為中鋼集團的主要資産平臺,中鋼股份在2013年被民企佔用的資金就在114.26億~128.55億元。 連續5年負債超九成

  被合作企業佔用大量資金的中鋼,債務危機終於顯現。中鋼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中鋼目前有6.9億元的國開行貸款逾期。

  該人士同時稱,目前通過中鋼與各銀行的協調,到期貸款多已做展期處理,但逾期、展期的貸款規模在百億元。不過,多位鋼鐵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同意展期,更多是出於避免逾期減值,從中鋼目前的負債率來看,其還款能力並不樂觀。

  記者獲取的一份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2014年6月23日出具的信用等級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中鋼集團總資産1101.02億元,總負債達到1033.52億元,資産負債率為93.87%。

  此外,據中誠信國際此前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中鋼集團的資産負債率逐年上升,在2009年突破90%後,至2013年末,負債率連續5年超過90%。

  不過,自2011年黃天文遭免去中鋼總裁一職後,中鋼集團一直在休養生息,並試圖通過壓縮業務規模減虧。只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中鋼要被重組的消息傳出。

  根據中鋼股份審計報告,從2010年到2012年,公司連續虧損,2012年虧損14.68億元,當年中鋼股份還將中鋼爐料股權劃轉至集團,使資産減值損失下降至5.57億元。

  從賬面上來看,2013年2月份,國資委在完成中鋼集團的人事調整後,中鋼的情況確有好轉。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中鋼股份實現利潤總額為7.43億元,其中投資收益12.80億元,其主營業務仍在虧損,虧損額為7.22億元。

  然而,上述郵件顯示,“中鋼集團的財務報表,已經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將中鋼爐料和中鋼集團濱海實業有限公司股權劃給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是中鋼集團2013年扭虧的關鍵。

  該內部人士透露稱,中鋼爐料雖劃給中國誠通控股集團,但賬上挂著欠(中鋼)集團六七十億元債務,本息將近80億元,但誠通不會承擔這個債務。

  在該人士看來,濱海、爐料兩個公司劃歸到誠通集團,但實際債務問題還是中鋼集團在管。 被指近年虧了400億

  “中鋼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談到中鋼集團的未來,該內部人士如是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中鋼集團的收入已從高峰時(2011年)的1797.67億元降至2013年1404.74億元。在該內部人士看來,相比盈利,近400億元的資金窟窿,對於已病入膏肓的中鋼而言,顯然難以恢復。他向記者列舉這400億元的構成:累計虧損150億元,國外投資失敗100億元,另外150億元是在國內的失敗並購。

  在資源領域,中鋼集團僅在非洲就擁有近10家公司,所投資的資源種類主要為鐵礦石和鉻礦。然而,多位人士看來,海外項目難有收益、進口紅土鎳礦等多業務組合失誤等,曾被認為是中鋼集團連續虧損的重要因素。

  2008年,中鋼以13億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中西部股份有限公司。不過,因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問題,該項目在收購3年後叫停。2011年6月23日,中鋼集團宣佈,暫停在西澳洲的WeldRange鐵礦項目,停止與之相關的所有工作,並對在建項目收尾。上述中鋼內部人士稱,在澳洲100億元的購礦,一直沒開發出來,而在賬面上,也一直未作減值。如果減值的話,中鋼的虧損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鋼集團購買上述礦産之時,集團在對未來收益預測時,鐵礦石價格被估計為150美元/噸。不過,據TheSteelIndex公佈的價格,近日交付中國的鐵礦石現貨價格下跌2.3%,降至每噸79.8美元,2014年迄今鐵礦石跌價超過40%。

  與海外收購失敗相比,佔據中鋼業務半壁江山的鋼鐵板塊也遭遇了滑鐵盧。該內部人士表示,在中鋼集團鋼鐵事業部旗下10余家子公司,已涉及的官司達30多起,涉案金額數量也不少,這些都沒有在報表中體現出來。

  今年8月27日,山煤國際連續公佈了兩份有關仲裁和訴訟的公告,其中涉及起訴和仲裁的各兩起,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仲裁的兩起則均與中鋼集團旗下子公司有關,涉案金額2.5億元。

  對於中鋼集團的未來,該人士直言,400億元的現金流沒了,債務怎麼還?銀行免債、國家注資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進行市場化處理,中鋼可能難逃破産命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