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政策組合拳發力 多路資金馳援A股

  • 發佈時間:2015-07-07 02:22:2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21家證券公司投資藍籌股ETF的消息發佈後,中國證券報記者昨日從多家券商獲悉,相關資金已經交付證金公司。實際上,政策“組合拳”出臺之後,保險資金、券商及公私募基金等多路資金,攜手馳援A股。接受採訪的一些機構表示,堅定看好後市,A股的結構性行情已在調整中醞釀。

  券商攜手出資

  海通證券6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公司150億元資金已經交付證金公司,由證金公司統一安排。具體使用方面,以一種收益互換的形式,資金使用權歸證金公司所有,未來投資損益則歸證券公司。記者同時從其他券商處獲悉,不少證券公司在緊急籌備資金,各按其凈資産的15%出資,並將資金交給證金公司。

  “資金並非由券商各自投入市場,而是需要由證金公司統一進行投資。這或許意味著證金公司的定位正在發生微妙變化。”有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將協助通過多種形式給予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流動性支援,也被業內看成是中國版“平準基金”模式。中金證券相關人士指出,此番央行將通過多種形式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援,意味著證金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化調節證券市場證券供給”的作用。“我們認為市場此輪信心不足主要源自擔憂杠桿資金跑盤帶來的下跌—平倉—下跌的惡性迴圈,歸根到底擔心的是市場流動性缺失。央行對證金公司的支援有助於平衡國內融資融券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

  有私募機構人士指出,以6月27日央行降息降準為起點,“救市”便成為A股最重要的關鍵詞。上週四開始多項重磅政策陸續出臺。週四證監會出臺嚴查期指惡意做空;週五證監會表態證金公司增資擴股、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等;週六和週日,21家券商聯合救市、IPO暫停、匯金公司在二級市場買入ETF等利好集中釋放,基本上宣告了各方攜手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統一戰線形成。該人士預計,各路資金將很快到位馳援A股。

  恒業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近期的多項舉措,旨在引領各路資本入市。具體來看,由政府出面主導,證券公司為參與主體,為穩定市場起到提振信心作用;放緩IPO節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二級市場資金壓力;多家證券公司用自有資金申購ETF基金,對藍籌股企穩起了支撐作用;鼓勵公募基金加快建倉等舉措,有望給二級市場持續輸血。

  多路資金積極入市

  除券商與證金公司外,其他機構也已經行動起來。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7月5日發佈公告,公司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繼續相關市場操作。此前,市場傳言的“匯金入市”得到證實。有保險人士對記者透露,相關資金跑步進場的步伐或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資金也已經陸續投入到位。繼上週末25家公募基金公司召開會議後,未參會的69家公募也于5日表示堅決支援會議的有關精神,自願加入到維護股市穩定的行列。

  5日晚,廣發基金嘉實基金發佈公告,分別以4000萬元和5000萬元資金申購/認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同時公司每位高級管理人員將出資50萬申購旗下偏股型基金,主動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各出資50萬申購自己管理的基金,均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另外,廣發還將打開前期限購的4隻基金,而嘉實將恢復嘉實增長混合(愛基,凈值,資訊)基金的日常申購業務。6日,更多公募基金以實際行動加入到救市大軍中。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銀華基金大成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也表示積極組織資金入市,初步統計未來入市資金有望達數億元。上述公募基金的高級管理人員及基金經理也各出資50萬申購旗下的偏股型基金。

  還有公募表示將設立由高管、基金經理及員工共同參與的專項基金參與投資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産品,並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天弘基金對旗下“容易寶”系列即將發售的11隻指數基金認購共計1.1億元,並承諾至少持有3年以上。另外,加上今年6月底7月初已經認購的旗下容易寶6隻新産品,天弘基金近期自購偏股型基金總額高達2.2億元。

  北京某公募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承諾的資金將於本週內陸續到位,一次性還是分步驟入市,還需要看具體的操作流程。北京另一家規模排名靠前的公募表示,他們6日已經認購了旗下新發行的3隻指數型基金。另外11隻新基金髮行之日,公司相應的資金也會即刻到賬,對於旗下的老基金,公司或採取分批逐步到位的方式。

  各類産業資本也加大了增持力度。Wind數據顯示,自6月15日至7月3日,兩市共有200余家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獲重要股東增持,共計約7.83億股,增持部分參考市值約為155.09億元。7月6日,湖南42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集體表示年內不減持。業內人士認為,這説明對估值最為敏感的産業資本已經對當前市場估值水準較為認可。

  此外,證監會日前指出,證監會一直積極支援養老金、保險資金、QFII、RQFII等各類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財政部和人保部日前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據銀河證券估算,按照養老金入市不得超過30%的比例,理論上約有1.07萬億元養老金未來有望進入市場。

  估值吸引力回升

  機構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看好A股後市。“雖然市場對政策的消化、信心恢復需要一定時間,監管部門對市場的干預是必要和充分的,守住金融安全底線、防範股市危機向金融危機發展是對近期一系列干預措施的戰略詮釋。隨著後期保險資金、券商、公私募基金等積極入市,市場有望逐步企穩。”恒業基金相關人士指出。

  “在現階段去杠桿過程中,市場估值已經回到一個相對低的水準,當投資人恐慌心理漸漸平息後,前期政策及近期的救市措施,比如央行降準降息、融資融券新政等,都將顯現出應有的積極作用。”前述人士指出。

  除動用固有資金外,公募基金也相繼發聲。華夏、中歐、匯添富、廣發、南方、銀華等多家基金公司表態,認為市場經歷大幅調整後已出現企穩跡象。在改革繼續深化、大類資産轉移趨勢並未改變、貨幣中性偏松進而中長期利率持續向下的大背景下,未來A股結構性行情將在調整中逐漸醞釀形成。

  華夏基金錶示,此次A股的跌速與跌幅超出市場預期,但市場機會往往是跌出來的。改革牛的市場邏輯依然成立,股市資金保持充裕,政策目標明確,並且市場經過快速深幅回調風險得到釋放,估值吸引力有所回升。

  南方基金認為,短期急速回調是牛市中正常的整固和蓄勢,上漲空間依然巨大。中國經濟全面企穩態勢沒有變,股市上漲基礎更加堅實,反彈可期。當前,工業製造業增長已回升,房地産出現復蘇趨勢,流動性較為寬裕,政策支援方向沒有變,資本市場的戰略定位沒有變,這些都為牛市提供重要支撐。

  深圳某基金公司6日在內部會議提到,監管層穩定金融市場的決心和意圖都很明確,防止系統性風險的意願非常強烈。參考過往美國的經驗,預計未來會有一個W型築底的過程,要用幾個月時間將融資盤清理乾淨,減少套牢盤。短期將由增量的救市資金偏好決定市場風格,建議關注大盤藍籌,尤其是權重行業銀行的走向,這是大盤穩定的價值中樞。對短期有反彈的投資品種保持倉位,在不影響申購贖回的情況下,適時加倉基本面穩健且符合經濟轉型的錯殺品種。去杠桿的緊張情緒還未完全消除,政府出臺各項措施雖能暫時穩定踩踏行情,但在未來調整的時間內,各方資金將繼續博弈。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市場風格轉換,在普漲格局被打破的情況下,更加仔細地甄別和比較標的,關注安全邊際和確定性,回避杠桿集中品種,維持相對均衡的配置。對於中小創建議順勢而為,不急於搶反彈,中報業績將導致分化,短期震蕩企穩後適時加倉業績增長較紮實、靚麗的成長性龍頭企業。

  恒業基金錶示,未來的操作策略是:在本輪迴調中,一批具有較好基本面的個股具有反彈基礎。將從大盤藍籌股、消費行業和戰略新興産業方向優選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國企改革是本輪牛市的主要推動力量,恒業基金先前佈局的一些國企改革概念組合,不會變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選擇,持續關注傳統行業中將轉型升級與網際網路手段相結合的上市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