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李亦非“做空躺槍” 消息人士稱她被朋友圈拉下水

  • 發佈時間:2015-09-08 09:58: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靜  責任編輯:楊菲

  一場針對證券市場的整肅,一次關於“惡意做空”的調查,一條由彭博社發出的消息,一位充滿正能量的女性精英職場榜樣,一夜間,差點跌落神壇。

  8月的最後一天,風暴來臨,英仕曼集團(Man Group以下簡稱“英仕曼”)中國區主席李亦非“躺槍”:“被中國警方帶走協助調查,調查與近期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相關”,彭博社援引不具名人士消息指出。

  彼時,中信證券和《財經》雜誌記者疑涉聯手“做空中國A股”事件,仍在繼續發酵。“股姦”、“搜刮普通投資者血汗錢”指責鋪天蓋地而來,李亦非陷入道德審判。

  輿論幾乎倒地討伐李亦非,但也有人支援李亦非。“也許不過幾天,女主角就會淡出調查者視線,她也不過是被朋友圈拉下水的無辜者。”一位接近李亦非的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感慨。

  連續多日裏,李亦非微網志的最後更新時間落在7月1日,另據媒體報道,其朋友圈的最後一條微信發佈時間為8月22日,而她本人的電話處於關機狀態。充當發言人的為李亦非的先生—信中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潮涌,給不同媒體前後不統一的回應。“這幾天(李亦非)是在參加一場由多部門牽頭的、高度機密且專業的會議。”但9月1日晚間,汪潮涌又稱李亦非在倫敦開會。當日不久,他對另一家媒體的回應則是,“昨日與太太通過電話,電話關機,可能因她要參加重要的內部會議,不方便開機”。

  在輿論的推動下,一切開始讓人眼花繚亂、真假難辨,輿論戰、心理戰、資訊戰,逐漸展開。到底李亦非是不是參與做空的幕後黑手,英仕曼和中信證券是否存在相關利益輸送等問題都成為了巨大的懸念。

  9月6日晚間,失聯多日後,李亦非終於現身。她接受《財新》電話採訪,否認被中國警方帶走協助調查,並稱上周在開完一個行業會後參加了“辟穀”(一種道家養生方式)。“因為辟穀要求關閉手機,聯繫不上才鬧得沸沸颺颺。”李亦非説。

  懸念戛然而止。但李亦非知名度已然驟升。

  中信係的糾葛

  其實這之前,李亦非的人生也從不缺乏光環和關注。

  四年前,從傳媒業跨界履新彼時全球第二大對衝基金管理公司英仕曼中國區主席,更是被認為是已經47歲李亦非的“人生巔峰”。

  在見諸報端的多張照片中,她的形象陽光正面。在今年3月中國私募基金年會上見過李亦非的國金證券內部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描述道,“她思維敏捷,語調溫柔且堅定精闢,且有洞察力,很有個人魅力”。

  李亦非曾豪言,“沒有挑戰的人生是無聊而寂寞的”,在男性荷爾蒙膨脹的對衝基金領域,她也習慣用硬朗和堅強來自我包裹。

  值得一提的是,李亦非進入英仕曼的同時,也是這家公司在亞洲部署精幹力量開發區域市場的階段。

  彼時就有觀點認為,對衝基金大量進入中國,為國內帶來更豐富的金融衍生品及投資經驗,同時也會在短期內因多種做空工具的應用或加大A股市場的震蕩。

  今年2月2日,英仕曼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宣佈,成功完成“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制度”(QDLP)基金的募集,當中QDLP基金的投資者包括中信證券、工商銀行。而首批獲准QDLP試點資格的6家境外對衝基金公司中,英仕曼可能與近期股市大幅波動有關的城堡投資(Citadel)一樣,背後亦有中信證券的身影若隱若現。

  作為中國第一大券商,中信證券有著“紅色資本家”的淵源,在金融界享有“中國版高盛”之稱,更為惹眼的是,它還是這次國家救市運動的先鋒,券商同業會議召集人,國家隊買賣下單執行人。8月25日,中信高管曝出被帶走後,引起輿論的一陣譁然。而李亦非及其供職的英仕曼集團與深陷風波的中信證券此前有過多次交集。

  按照中信證券官網所披露的“中信證券宏量2號集合資産管理計劃銷售公告”,該産品的投資顧問正是英仕曼。此外,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上海英仕曼海外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三個合夥人中包括中信信託,而中信信託和中信證券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公司。

  而令時代週報記者感到蹊蹺的是,按照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的英仕曼上海經營場所已經空置。

  上海市黃浦區延安東路222號外灘中心的1823室為英仕曼登記地。與外灘中心的華麗相比,這裡的英仕曼格外不起眼。透過玻璃花紋的間隙,目測20平方米不到的地方由五張辦公桌分割成兩塊區域,每個區域各擺設了一台臺式電腦和一部電話。

  9月3日,時代週報記者發現這裡的辦公設備少得出奇,五把椅子、五個保險櫃、一個櫃子、一台印表機、一個立地盆栽、兩本筆電和兩個乾淨的垃圾桶,並不使得這方天地有擁擠感。這裡,朝東的一面窗直面陸家嘴;另一面涂成紅顏色的墻壁上挂著北京天壇的裝飾畫,唯一與之呼應的是桌子上三個同樣的紅色系杯子。整個辦公室了無生機。據當天同一樓層的一其他公司加班人士敘述,“這間房沒怎麼見過有人辦公”。

  卸不掉的光環

  現在,李亦非在今年4月出席的第七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或許是她在國內最近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公開亮相。

  地點在北京玫瑰裏,身著紅色外套、黑色裙子的她和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女性意識覺醒之後”的對話後呼籲,“先要做一個獨立的人,然後再考慮做一個女人,沒有了束縛,才是真正自由”。

  這是她一貫的風格,事實上,那天作為主持人的她向李銀河拋出了不少大尺度的問題,比如“女性企業家把自己變成一個小俱樂部,互相之間抱團取暖本身是一種自我貶低?”“中國的婚姻有沒有可能實現個性化定制”等。她甚至大膽地問當天出席活動的任志強,“任總,你的老婆是搶來的嗎?”

  伴隨著事件的進行,李亦非堪稱傳奇般的人生經歷也放到了鎂光燈下。

  1964年出生於北京,李亦非的父親是天文學家,母親是數學老師,從小就被父親灌輸獨立和堅強意識。1977年,只有13歲的李亦非已經獲得了全國武術青少年組冠軍。

  她曾回憶,年少時期高強度高壓力的訓練,使得她在2008年得到了全球領先資産管理公司GLG(Gerson Lehrman Group)創始人馬克·傑爾森拋出的橄欖枝,“他(馬克·傑爾森)是特種兵出身,我們在午餐的時候,産生了高度的共鳴。”這是李亦非可以翻查到的職業生涯中與金融行業相關的最早任職。而這之前,她從事的行業跟金融並無半點交集。

  1985年畢業于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後,李亦非懷揣30美元赴美國闖蕩。因為一個越洋電話會花掉一個月的生活費,她一年沒有跟家裏通過電話。據其回憶,在紐約實習時,只有23歲的她要打四份工維持生計,白天在聯合國實習,晚上去武術館,週六、日教外國移民英文,晚上還在餐館打工。而她在美國的居住地為一間租的15平米的閣樓。

  成名後的李亦非曾將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刻苦。

  “我覺得我特別刻苦,這種刻苦不是一種體力上的刻苦,再有我覺得我很focus,很聚焦。我不是散發性的,我要做一件事情我會一直做,就像釘子一樣一直要擰到頭,把它擰到底,把這個事情做實,英文它叫Closer,就是把這個門最終要關上,或者最終要打開,就是不能老是在那推不開,或者是老關不上,這種感覺是不舒服的。”她説道。

  在這股勁的推動下,李亦非的人生沸點不斷升高:獲得Baylor University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後,1987年進入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公共資訊部擔任主播;三年後的1990年,任職于紐約市專業律師事務所負責最惠國待遇和貿易政策的遊説工作;1994年,履新為美國博雅公關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1999年,任職美國維亞康姆公司,出任MTV音樂電視頻道的中國區總裁。

  她曾將自己的人生經歷總結為由一次次“巨變”組成。接近李亦非的人士則認為是“內心的不滿足和自我高要求促成了她擇業的轉變”。

  據該人士回憶,李亦非曾向其吐槽過,當思維和身心都陷入舒適地帶時,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隨之怠慢,人也心生懶惰,“這是最要不得的。”為了使自己保持謙卑與昇華,李亦非選擇了其口中“充滿挑戰性”的對衝基金。

  輸贏中的盪漾

  當然,一個光鮮的跨國公司女CEO還得有個更為閃光的丈夫在背後吸引眼球並幫她照亮前進的道路。這點上,李亦非有優勢。

  李亦非總結女性得到財富的三種方式為繼承、出嫁和自我奮鬥。事實上,她三者兼具。當然,在資本的序列中,李亦非是一個“異類”,在她的價值排序中,自我奮鬥排在第一。

  她和丈夫汪潮涌的第一次相遇是1991年9月28日中國駐紐約領事館舉行國情招待會。兩年後,談了一年多戀愛的兩人步入婚姻,當時的華爾街評價為“兩個優秀青年的完美結合”。

  這位來自湖北比李亦非小一歲的男人有著更為傳奇的經歷。22歲從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拿到美國羅格斯大學留學獎學金,成為第一批赴美深造的金融人才,爾後進入華爾街。和李亦非一樣,彼時的汪潮涌身上只有30美元,但這並不妨礙其在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

  從1987年摩根大通曼哈頓銀行紐約總部的高級經理、1990年升為標準普爾評級公司紐約結構融資債券部副主任、1993年起五年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副總裁、1998年為期一年的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顧問再到1999年創辦信中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汪潮涌的一生跟金融有著扯不開的關係。

  李亦非曾説道,“我人生的軌跡基本上都和汪潮涌有關”。據了解,1999年,李亦非能成為維亞康姆公司的中國區總裁離不開汪潮涌的鼓勵。

  這當中,坊間更是有傳言,李亦非能在資産管理界“平步青雲”亦離不開丈夫的人脈積累。同時,這對伉儷彼此在過去的22年裏相輔相成。

  在個人部落格中李亦非曾撰文:“人生仔細體味就發現變化與改變的機會無處不在,人們不敢做出改變,往往是恐懼失敗。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卻因擔憂失去而不肯付出。”她慶倖“在少年時就了解到世界是充滿競爭的,人生就是在輸贏中盪漾。我時常提醒自己失敗並不可怕,每一次輸贏,都在考驗著一個人的情商和面對變化的心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