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多家上市券商去年凈利翻倍

  • 發佈時間:2015-01-12 00:30: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上市券商去年12月業績及去年業績快報陸續公佈。截至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15家上市券商已公佈業績,其中14家凈利潤合計332億元。剛上市不久的國信證券僅公佈了去年12月數據,當月實現凈利潤12.26億元。除國信證券外,在可比的14家券商中,去年凈利潤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中信證券(母公司)66.2億元、海通證券56.3億元、廣發證券50.22億元。

  大型券商凈利增長顯著

  去年多家上市券商凈利潤翻倍。其中,中信證券(母公司)增長129%,招商證券增長108%,光大證券增長19倍,東吳證券增長154%。

  分析師表示,目前上市券商總市值約2萬億元,如果將去年12月年化,則對應市盈率約20倍。大型券商凈利潤增速更高,估值水準將更具吸引力,有助於提升整個板塊的上升空間。在本輪行情的發展過程中,券商股在前期快速上漲之後波動漸漸增大。有分析師認為,券商短期調整不改中長期堅定看好。改革發展的大環境決定了券商將是資本市場的寵兒,資本市場的創新紅利正在逐步體現,特別是當前金融改革深化、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是大勢所趨,券商也將全面轉型,從“單一通道”邁向“綜合金融機構”,擴資本、加杠桿、盤活資金。

  更多催化劑可期

  對於50ETF期權的推出,多家券商表示將帶來業務增量,目前已完成開發交易結算系統、研究交易策略和風控措施、投資者教育等籌備工作。中信證券認為,從海外經驗看,期權會帶來業務增量,但中國目前只是發展初級階段,交易品種有限,投資者的培育需要一定時期,因此短期內期權業務的收入和業績貢獻有限。國泰君安認為,期權的推出有利於券商拓展業務,改善目前業務品種較少的情況,提升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經紀業務佔比高、投資者風險偏好高的券商將受益於ETF期權産生的交易佣金收入。期權落地後,其他場內衍生品業務也值得期待。

  對於券商股未來的走勢,有市場觀點認為,去年11月以來,券商股累計上漲接近130%,去年業績的大幅增長已在股價上得到體現,未來股價的方向性突破需要超預期因素的激發,因此預計一段時間內券商股將繼續處於震蕩態勢。另有市場觀點認為,未來券商股的催化劑仍然值得期待。平安證券認為,2015年證券行業有十大暢想,包括一碼通全面取消“一人一戶”的限制、深港通開通、T+0時間表推出、新三板迎來多項重磅政策、IPO註冊制實施、資産證券化進一步推進、券商自營業務模式轉型、券商業務牌照放開、券商行業內外並購更加頻繁、券商股權和債權融資進一步推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