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投資者不信一碼通圍堵 券商投顧業務4年探索或成空

  • 發佈時間:2014-12-31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田運昌  責任編輯:王文舉

   愈演愈烈的佣金大戰和網際網路證券熱,讓投顧業務離券商當初的設想越行越遠

  《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自2011年1月1日實施至今,已整整4個年頭了。這個當初證券業眾望所歸的增值服務業務,至今未能使券商步入差異化佣金和全面化服務的快軌,反而使其在不斷下調的佣金率比拼中越陷越深。不僅如此,在網際網路大潮的波及下,券商佣金率幾乎全部以“萬三”搶客。

  一碼通將於明年上半年放開,其直接後果是佣金戰將再次打響。那麼,國內券商投資顧問怎麼辦,投資顧問業務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投顧增值服務基本無望

  通過投顧支援實現佣金差異化,這一理想業務格局被證券業念叨了十餘年,然而隨著這兩年越演越烈的網際網路證券熱,券商爭相以佣金“萬三”、“萬二”搶客,投顧業務離券商業的意願越行越遠。

  早在2010年,證監會發佈《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之前,國內大大小小券商已聞機而動,摩拳擦掌推出了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辦法,詳細制定了投資顧問人員評級指標和考核指標,同時也擬定了差異化的佣金率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德邦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幾乎所有的券商都認為開展投資顧問業務的號角已吹響。

  然而,4年過去了,投資顧問業務始終徘徊在證券業的邊緣。多家券商從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證券公司投資顧問業務已陷入邊緣化,隨著這一波網際網路開戶來臨,基本上可以判定投顧實現佣金加成無望了,如果一碼通再鋪展開,券商零佣金也並非不可能,屆時投顧服務將不復存在。

  據了解,從投資顧問制度出臺至今,投資顧問人員分為兩種:一類是投顧兼職行銷人員,負責開戶、轉戶以及理財産品銷售;另一類是專門為優質客戶提供諮詢服務的投顧,收入來源於客戶交易佣金提成,不過目前前者居多。

  記者隨機詢問多位炒股人士了解到,當初開立證券賬戶時,開戶人員也表示可以提供多樣的服務,甚至包括投資諮詢服務,然而實際上能享受的服務一般是短信提醒和營業部的座談會,但之後投顧人員數年都未聯繫自己。

  實際上,券商組建投顧團隊並非難事。投資顧問門檻較低,只需在證券從業考試中通過《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和《證券市場投資分析》兩門科目,向公司總部和證券業協會申請後即可獲得該資格。目前擁有投資顧問最多的三家券商是廣發證券、國泰君安和銀河證券,名下的投資顧問人數分別為1689人、1446人和1288人,不過也有已經開展經紀業務的券商名下無投資顧問人員。

  有券商營業部市場總監告訴記者,因為投顧資格尚未發揮增值作用,很多營業部客戶經理即便通過了上述兩門科目考試,主動申請投資顧問資格的意願也不強烈。對他們而言,向客戶推介新産品、新業務、新服務,增進個人收入更為快捷。

  財通證券電子商務部門副總何燕向記者坦言,券商若培養一批專業的投顧隊伍成本高昂,目前缺乏優秀的投顧人才,券商投顧多是年輕人,股齡偏短,股民的信任度也相對不高。

  投顧人員熱衷新品推介

  “我也考取了投顧資格,但是工作內容主要還是圍繞業務在開展,包括客戶開發、維護和産品推介,沒有時間和精力為客戶提供個股診斷和投資建議,客戶也沒有對我們提出這種需求。”一位券商營業部投資顧問小陳告訴記者。

  根據小陳的説法,自己所在的證券公司對投顧的培訓及培養並不重視,即便培訓也是新産品、新業務方面的內容,目的還是要投顧加強市場行銷。針對投顧的考核指標也是客戶人數和客戶資産量,造成投顧人員根本無暇專注某一領域研究,更不能做到從投資者的角度去為其量身定做資産配置方案。

  小陳還告訴記者,自己所處的沿海省份民眾富裕程度高,進入股市的時點也普遍較早,大多數股民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資理念,一些炒股高手更是早已成為私募基金經理,因此對投顧的需求並不強烈。最近隨著網際網路開戶熱,低傭競爭遍地開花,散戶隔三差五打電話要求降傭,股民普遍在意的還是佣金率。

  何燕也認可小陳的看法。何燕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眼下投顧需求強烈的區域在中西部,民眾的投資與理財意識正在抬頭,以差異化佣金率提供投顧支援,在這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間,而在沿海省份和城市的可行性偏低。

  在一些投顧人員看來,投顧支援是“雞肋”。高凈值客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投資理念,並不需要投顧服務,而中小投資者則不具備投顧開發價值。

  記者在對多名投顧人員的採訪中了解到,早期入行的證券公司客戶經理已擁有相當的客戶積累,每月躺著拿交易佣金分成就已經足夠,不少人已放棄以投顧促佣金加成的想法,加上這兩年券商理財産品代銷業務啟動和OTC創新産品增多,投顧的熱情集中于維護老客戶,以及新産品、新業務推介。

  證券經紀協作網創辦人顧照華告訴記者,投顧服務實現差異化佣金率在香港和美國可行,但在中國恐怕行不通。我國台灣地區經驗顯示證券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從經紀業務逐漸轉向兩融業務,佣金率逐步趨向於“0”,目前國內券商呈現的正是這樣的趨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