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潘石屹談SOHO轉型:現金流不斷就不會失敗

  • 發佈時間:2015-12-22 08:52: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SOHO 3Q”能肩負潘石屹的轉型重擔嗎?

  12月8日,潘石屹在上海的虹口SOHO 3Q亮相。加上之前的外灘SOHO 3Q、復興SOHO 3Q、東海SOHO 3Q,潘石屹的移動辦公網際網路産品SOHO 3Q在上海進展得如火如荼。

  截至發稿時,《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SOHO中國的頁面查看成交記錄發現,復興SOHO 3Q成交幾乎達100%,面積最大的外灘SOHO 3Q成交記錄在50%左右;而之前宣稱欲租率已高達94%的虹口SOHO 3Q,已出租和正在洽談的加起來不足50%。

  SOHO 3Q能肩負潘石屹SOHO中國的轉型重擔嗎?

  潘石屹:

  只要現金流不斷,轉型就是成功的

  傳統寫字樓的租賃通常是整租、長租的形式。而潘石屹的新産品則顛覆了傳統行業的這些特點。按照SOHO 3Q的産品設計,租戶可以選擇租一個星期、一個月;也可以只租一個辦公桌、一個獨立辦公室;也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上預約、付款;享受WiFi、複印印表機、咖啡等服務;租戶只需要帶著手機和電腦來工作。

  SOHO 3Q被認為是SOHO中國的第二次轉型。2015年年初,潘石屹最早是在北京望京和上海復興路佈局3Q模式,分別設計600多個座位試水這個模式的市場接受程度。開業後,北京的SOHO 3Q大受歡迎,且引來了美團網這樣的大租戶,而上海SOHO 3Q相對冷清,出租率一直維持在40%以下。

  不過,後來潘石屹在外灘SOHO 3Q的記者見面會上表示,復興SOHO 3Q在上海經過一段市場培養期,出租率很快就達到100%,最後為了騰位置,把30多家公司從復興的SOHO 3Q移到了東海的3Q。

  SOHO中國從2012年8月份宣佈轉型,不銷售物業轉而持有物業。當潘石屹在香港宣佈完轉型之後,當時的股票價格就跌了8%。

  其實,在宣佈轉型之前的兩個月,潘石屹就天天在算賬。他仍然記得3年前所有的分析員和資本市場追問他的一句話:你自己認為對SOHO中國的負債率控制到多少是安全的?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你的現金流能不能斷。

  轉型的這3年,潘石屹認為:只要現金流不斷,轉型就是成功的,如果現金流斷了,SOHO中國的轉型就失敗了。

  根據SOHO中國今年公佈的半年報,SOHO的凈負債率為25%,在所有上市房地産公司裏負債率第二低。SOHO實現營業額僅為3.93億元,同比下滑約92%;實現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核心純利約7200萬元,同比下降約94%。SOHO中國解釋稱,這是業務轉型後業績中首次不包含物業銷售的貢獻。

  但潘石屹堅持認為,自己的轉型是成功的。因為SOHO中國持有北京和上海最繁華地段的170萬平方米的辦公樓物業,而凈負債率才25%。雖然財務創新低,但資金流並沒有斷。

  在之前外灘SOHO 3Q的記者見面會上,潘石屹表示:“回過頭來,非常慶倖的是3年前我們做了這個決定,我們持有物業沒有銷售,如果要銷售的話,我們手裏會持有一些現金,可是這個現金越來越不值錢。”

  誰出的價格高就給誰

  潘石屹認為,SOHO 3Q有著自己的優勢。SOHO中國是一家成立20多年的房地産企業,在房地産開發過程當中,對裝修、設計、監理,對整個品質的控制,以及傢具的採購、預算等,都已形成自身的一套體系。O2O線上是網際網路的一端,而到線下一端的時候,房地産公司的長項就能發揮出來,這就是SOHO 3Q的優勢。

  同樣服務於創業型項目,和一些孵化器、眾創空間相比,SOHO 3Q有什麼不同?潘石屹認為,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不是SOHO 3Q的競爭對手。“因為它們從基因裏就不是一個網際網路産品,而我們最終是要把它做成一個網際網路産品。”

  記者了解到,2015年,SOHO中國把公司內部、外部的業務都放到線上完成。潘石屹表示,“只要放到線上,時間就是按秒、按分鐘算的,而放到線下就是按照天算的。一旦我們要轉型,要做網際網路産品,客戶的要求就是網際網路的速度。所以我在研發産品時就提出了兩個要求,一個是可以通過手機訂房子,一個是要完成線上上付款,只有這兩個功能實現了,才是一個網際網路的O2O産品。”

  潘石屹認為,上海潛在的需求量不光是網際網路創業的企業,比如其他企業的一個項目部需要開發一個項目,比如展銷會的會務組等,利用率會非高。

  針對初期租金價格偏高的詬病,從2015年國慶後,在價格方面,SOHO 3Q實行隨行就市。定價權不再由SOHO 3Q來確定,而是無底價的拍賣。今天退出來的房子明天就放在網際網路上去,誰出的價格高就給誰,沒人出價格,一個月兩個月這個房子拿1塊錢就可以租走,真正把人們訂房子的效率提起來,把單位的效率提起來。

  角逐激烈,市場空間有限?

  潘石屹認為,與傳統房地産行業回報週期長不同的是,移動辦公産品具有投資回報週期短的特點。與傳統房地産行業相同的是,移動辦公産品在選址上,與此前開發商選擇辦公樓指標大致相同,即GDP指標,包括GDP總額、每人平均GDP以及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但比傳統行業多一項考核標準是,網際網路氛圍。

  事實上,類似SOHO 3Q這樣的服務式辦公産品,並非SOHO中國首創。近兩年來,雷格斯、WeWork、TEC德世、世服宏圖等一大批公司應運而生,WeWork近期更是完成了一筆3.55億美元的融資。

  潘石屹表示,到2015年底,SOHO的3Q短租辦公室將增加到1萬餘個座位,2017年計劃達到10萬個座位,屆時SOHO的3Q産品業租金收入將超過其傳統的辦公樓租賃收入,屆時SOHO將需要從外部開發商處尋找辦公物業做成3Q産品。

  看上聯合辦公生意的不只是潘石屹,毛大慶也看上了。

  作為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正加速在上海的佈局。2015年9月,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與優客工場宣佈合作,在漕河涇開發區落地第一個合作項目,該項目面積近4000平方米,約能提供500個工位。

  同樣,潘石屹曾經的部下、SOHO中國原高管王勝江也看上了。2015年4月19日,王勝江與俞敏洪等聯合創立的洪泰創新空間正式成立。

  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WeWork雖然已有大筆融資在手,但遲遲沒有加快拓展步伐,只在美、英幾個核心城市布點,想必也是受到市場空間的局限。小微企業能夠承受的租金水準有限,而一旦做大做強後,一般就會選擇搬離這樣的聯合辦公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