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股價雪崩商業模式再遭質疑
- 發佈時間:2015-05-21 00:32:35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娟娟
5月20日上午10點35分左右,本應出席香港股東大會的李河君,現身北京漢能清潔能源中心的開館儀式。這位曾以1655億元身價蟬聯中國首富的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一如既往地暢談移動能源的美好前景。然而,就在過去短短20分鐘內,漢能薄膜發電股價上演了雪崩式的下跌,直至當天緊急停牌,股價已經跌去46.95%。
與漢能薄膜發電股價之前的暴漲一樣,此輪股價“腰斬”亦是疑雲重重,市場傳聞四起,有人稱是外資斬倉,也有人猜測遭到香港證監會監管調查,還有分析認為可能是金融機構拋售漢能質押股票引發連鎖反應。對此,截至記者發稿時,漢能未有公開回應。不過,有漢能內部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否認了上述猜測,並表示不應過度解讀股價變動。上述人士表示,漢能目前基本面良好,未來有發展前景。就在當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還正式發佈了便攜、移動、專業三大系列共12款薄膜發電充電新品。
盤面數據顯示,5月20日當天,以每股7.35港元開盤後,漢能薄膜發電股價表現平靜,一直到10時15分左右開始上演暴跌,短短1分鐘就已跌至6.92港元,截至停牌,股價已跌至3.91港元,當日跌幅達到46.95%,總市值則由前一交易日收盤的3073億港元縮水至1631億港元,一日蒸發1442億港元。交易數據還顯示,當天上午總成交量為1.75億股,成交額為10.51億港元,盤中最低價為3.88港元。其中,大單賣出的股數為4105.6萬股,佔成交股數的23%,涉及資金2.89億港元,佔成交金額的27.5%。多位市場人士指出,上述數據顯示有多家機構參與了當天上午的拋售。
有分析師認為,漢能股價大跌或是外資斬倉,當天的賣盤主要來自中信證券,沽出的金額達2098.2萬元,其他主要沽家還包括UBS、高盛及招商,涉及的沽出金額分別為1985.5萬元、1901.8萬元及1673.5萬元。有業內人士表示,漢能此前通過海通等券商機構,以上市公司股票做質押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但有部分貸款出現逾期未還的情況,在溝通未有進展的情況下,部分機構當天早上開盤後拋售漢能股票,導致股價下跌,引發其他機構跟進,發生了踩踏事件。
2013年漢能薄膜發電(彼時名為“漢能太陽能”)就曾被質疑缺錢,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大幅下跌近34%,此後漢能公告披露,李河君將合計持有的174.94億股中的51億股股份抵押給了四家金融機構,獲得5.2億港元的貸款額度。之後2014年1月8日,漢能高調宣佈與中國民生銀行及亞洲金融合作聯盟簽署200億元的授信協議。錦州銀行總行又給予漢能集團80億授信,漢能以上市公司股權為質押在錦州銀行獲得多筆大額貸款。對於上述貸款逾期説法,銀行尚未有公開回應。
同時亦有消息稱,漢能因涉及操縱市場,正在接受香港證監會調查,但此消息尚未獲得證實。數據顯示,從2013年初到今年2月,這只股票總在尾盤時分出現飆升,時間大約在收盤前10分鐘。漢能這只股票從2013年1月2日到2015年2月9日期間在香港股市的80萬筆交易數據統計顯示,儘管該公司的股價從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9日之間上漲了1168%,但如果一位交易者從2013年1月2日開始,每個交易日上午9點買入價值1000港幣的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然後在當天下午3點半賣出,到2015年2月時,這1000港幣將縮水至635港幣。但假如他每天多持有不到半個小時,這1000港幣就會變成8430港幣。有專家認為,這種尾盤暴漲模式不太可能是隨機現象,而更多的顯示出系統性操縱的特點。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後,漢能股價從1.8港元左右一路上漲,漲超7港元,期間一度衝高至9.07港元,總市值站上3000億高點,其大股東李河君也一躍成為內地首富。據港交所披露,李河君所持有漢能薄膜發電80.89%的股份,以其19日收盤價7.37港元來計算,他的身價為2486.84億港元(約1990億元人民幣)。而20日大跌後,該數字瞬間縮水到1319.34億港元(約1055億元人民幣)。按此前《新財富》榜單來看, 排名已低於馬雲、王健林。
而這一切暴漲暴跌疑雲背後是漢能商業模式備受質疑。有媒體稱,漢能薄膜發電整個應收賬款中跟公司有關的數額達到了60.9億,佔了所有應收賬款的97.6%。而其超千億資金來源和去向也成謎,從未公佈過融資具體情況,旗下九大太陽能製造基地目前處於暫倒或延遲狀態。對此,漢能方面稱,除南京基地由於調整建設計劃外,其他基地全部已投入及滿負荷生産。今年春節期間全部基地更沒有停工,員工均加班增大生産。“我們的基本面是沒有問題的,薄膜發電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一些CIGS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基地已經開始生産,我們在民用市場方面的開拓也在不斷推進。”上述漢能內部人士介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