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國中藥40億收購配方顆粒藥企 花大錢買雞肋?

  • 發佈時間:2015-01-22 07: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臧允浩  責任編輯:王文舉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公告稱,中國中藥旗下公司貴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液製品不符合GMP要求,因此收回其《藥品GMP證書》。企業將面臨停産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中藥因籌劃重組正處於停牌階段。1月8日,公司發佈提示性公告稱擬以不高於41億元人民幣收購江陰天江藥業40.52%股權。據悉,該企業主要從事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産。

  不過,中國中藥以高達四十億的價格收購企業不到半數的股權,有業內人士認為並不划算。“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小,市場認可度不夠,藥品效果尚待驗證、口感也不好,而且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很混亂,發展前景並不明朗”,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夥人史立臣認為,這個市場目前處境尷尬,有些雞肋。

  配方顆粒市場的煩惱

  1月8日,中國中藥發佈提示性公告稱,將以不少於37億元人民幣(約46億港元)、不高於41億元人民幣(約51億港元)的價格,購買中藥配方顆粒生産企業——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下稱“天江藥業)約40.52%股權。

  中國中藥投資者關係總監王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肯定是看好中藥配方顆粒這個市場。因為我們現在的産品是以中成藥為主,但是中藥也分為上游和下游,公司的中藥飲片銷售額比較小,那中藥配方顆粒可以作為飲片的一個補充,來完善我們的産業鏈。”

  資料顯示,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經提取濃縮製成的、供中醫臨床配方用的顆粒。國內以前稱單味中藥濃縮顆粒劑,商品名及民間稱呼還有免煎中藥飲片、新飲片、精製飲片、飲料型飲片、科學中藥等。

  在國內,中藥配方顆粒市場並不成熟,目前仍然處在試點階段。全國僅有6家企業獲得試點生産企業的資質。這6家中藥企業為華潤三九、天江藥業、紅日藥業旗下北京康仁堂藥業、培力(南寧)藥業、四川新綠色藥業以及廣東一方藥業。

  而天江藥業在這幾家藥企中處於行業龍頭地位。有媒體稱其市場佔有率達到50%以上。與此同時,廣東一方藥業也是天江藥業的全資子公司。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註冊資本為人民幣9456萬元的天江藥業,目前估值高達92-102億元。而上海家化近日發佈公告稱,擬向中國中藥出售其所持有的天江藥業23.8378%的股權,初步測算,這將為上海家化帶來16-18億的利潤和22-24億元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按其3724萬元的投資成本計算,收益高達60倍。

  不過,一個遠未成熟的市場總是存在兩個極端:有可能潛力巨大,不可估量;也有可能僅僅是存在於想像中,發展前景並不明晰。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夥人史立臣便認為,就目前來看,花費鉅資收購一家企業不足一半的股權並不划算。“40多億都可以買下一家公司,整個行業目前也沒有多大的收入”。據其介紹,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小,市場認可度不夠,而且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發展前景並不明朗。

  無獨有偶,有業內人士指出,實際上,由於中藥配方顆粒一直處於試生産階段,而不同企業間缺乏統一的生産工藝和品質標準,嚴重影響了中藥配方顆粒的推廣和應用。近些年,配方顆粒行業雖然年複合增速達到五成,但總收入不過四五十億元左右。

  “中藥本身就很難有一個行業標準,配方顆粒現在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更難有具體的行業標準。”卓創資訊醫藥行業分析師趙鎮分析認為,行業標準的“難産”,首先是因為目前的藥品分析技術很難跟得上。跟西藥的成分單一不同,許多中藥材本身含有幾百種甚至上千種成分,其中的有效成分很難確定。另外,國內尚無中藥配製的科學理論,不同的藥材、不同的成分結合在一起,産生的功效大有不同。最終,各家企業生産的産品品質千差萬別。

  國內一位資深醫藥券商研究員則表示,中藥配方顆粒國標的制訂,需要六家試點企業的大力配合。企業統一工藝標準後,然後上報給相關部門,經過多重研討最終敲定。“一方面,這些工藝標準涉及企業智慧財産權問題,一旦國標出來,部分核心的東西有露底的危險;另一方面,中藥配方顆粒進入的門檻並不高,國標出爐很多場外觀望的企業,肯定要進來。上述企業的壟斷優勢蕩然無存,日子就沒這麼好過了。”

  中國中藥“後院起火”

  就在中國中藥擬斥鉅資進軍配方顆粒市場之際,其“後園”卻起火了。

  1月15日,食藥總局公告稱,經總局食品藥品核查中心藥品GMP認證跟蹤檢查,發現貴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9月至11月的血液製品生産週期內,未開展培養基模擬灌裝驗證,未評估其風險,不符合藥品GMP要求,因此收回其《藥品GMP證書》。企業難逃停産命運。

  食藥總局要求貴州省食藥監管局監督貴州中泰,對可能存在的品質隱患採取有效管控措施,確保上市藥品安全。

  據悉,在未來的藥價改革中,血液製品價格是最有可能率先放開的,屆時相關公司必然受益。此時中國中藥旗下公司GMP證書被收回,無疑是一個十足的壞消息。

  貴州中泰是中國中藥的下屬公司,主要從事血液製品研發、生産及銷售。該公司擁有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産能力。它與中國中藥頗有一段淵源。中國中藥公告顯示,2011年12月22日,貴州中泰、廣東環球、河南欣泰訂立投資協議。廣東環球將以現金代價人民幣1.53億元投資貴州中泰,佔其股份的51%。廣東環球現是中國中藥的全資子公司。“貴州中泰業務前景光明,從事生物醫藥方面的開發,且投資事項為集團在中國醫藥業務創造協同效益。”中國中藥2011年收購時表示,但貴州中泰當時尚未開始生産,2009年至2010年12月31日各年並未産生任何收益,虧損1380萬元。

  中國中藥高層對貴州中泰充滿信心,盈天醫藥集團執行副主席徐鐵峰、行政總裁楊斌(現中國中藥執行總裁)認為,盈天醫藥合資經營貴州中泰,意味著盈天醫藥集團正式進入生物制藥領域,作為二十一世紀新興戰略産業,生物制藥將給盈天醫藥集團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力。

  但是,貴州中泰的表現卻難令中國中藥滿意。2013年上半年,貴州中泰營業收入為786萬元、虧損923萬元。中國中藥一度想將其出售。

  2013年8月26日中國中藥公告稱,將1億元出售貴州中泰51%的股份。出售貴州中泰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貴州中泰原定於2012年12月31日獲得産品的所有批文,但至今未獲得。二是貴州中泰業務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預期將不會于未來數年對本集團做出重大貢獻。三是貴州中泰預期將需要進一步注入大筆資金,才能使其經營達致可觀規模。四是貴州中泰主要産品不符合本集團中藥及藥品之商品定位。

  不過,中國中藥2014年3月6日突然改變主意,終止與佛山市順德區合峰投資有限公司出售貴州中泰的協議。“貴州中泰業務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明顯改善,較之完成出售交易,繼續持有貴州中泰更加符合股東整體利益。”中國中藥稱。

  史立臣表示:“血製品市場價格傳聞將率先放開,對於企業是利好,所以不賣是理智之舉”。

  對於以上諸多疑問中國經濟網記者多次致電中國中藥,但截至發稿前始終未能接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