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物美進軍家居業 13.6億收購百安居中國業務70%股權

  • 發佈時間:2014-12-23 07: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百安居中國在華終究沒有逃脫洋品牌的魔咒。英國家裝零售商翠豐集團宣佈,同意將旗下百安居中國業務70%股權,以1.4億英鎊(約合13.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北京物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如果獲得商務部批准,交易將在明年上半年完成。這看起來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交易,在超市大賣場頗為低迷之時,物美開始拓展新的領域;對於翠豐集團而言,剝離虧損八年的拖油瓶也可以理解。

  翠豐甩“包袱”

  翠豐首席執行長Veronique Laury表示,很高興找到物美這樣一家實力強勁的零售業合作者,物美將幫助翠豐釋放其中國業務的財務價值。該交易將幫助翠豐把財務資源和管理人才集中在規模龐大且具有吸引力的歐洲家裝市場。

  百安居1999年進入中國。衛哲2000年加入百安居,歷任百安居中國首席財務官和中國區總裁,在其帶領下,百安居曾經發展為中國最大的家庭裝飾零售商,在25個城市擁有63家門店。2006年衛哲離開百安居,隨後百安居陷入長達八年的業務虧損。

  與之前的輝煌相比,現在的百安居稍顯暗淡,目前年銷售額40億元,在一二線城市擁有39家家居賣場。雖然百安居虧損狀況有所改善,卻並未實現扭虧為盈。3月,翠豐集團宣佈將會尋找百安居中國業務在本土的戰略合作夥伴,在此之前,翠豐集團已經在土耳其進行過合資模式的探索。

  物美的算盤

  物美董事長蒙進暹認為,整合可以使企業之間優勢互補,共用系統資源、顧客資源、網點資源以及管理資源,最終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上述人士強調,合資企業將帶領現有員工致力於提高業績,促進增長,沒有裁員或者降薪的計劃。

  物美集團發言人喬紅兵表示,收購完成後,百安居品牌仍將保留,並將接受物美。物美在華北、華東及西北經營750家連鎖超市,是北京物美商業和銀川新華百貨兩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根據旗下兩大上市公司的公告,物美與國內其他零售商一樣,正處於增長乏力的困局中。物美商業發佈的中期業績顯示,公司實現凈利3.0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3.4億元相比,同比下滑9.8%。事實上,近年來物美一直在凈利微增邊緣徘徊。物美方面表示,租金上漲、人力成本上升快於銷售增長、關閉店舖帶來的一次性資産處置虧損、新開店舖培育期較長等因素導致了公司盈利出現下降。新華百貨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43億元,同比增2.3%。

  為了彌補原有業績的低迷,各零售商也紛紛探索新的渠道和領域。麥德龍和家樂福開始涉足小業態,以較小門店挖掘社區商業;沃爾瑪首個購物中心珠海樂世界已經動工,將於2016年正式開業。在業內人士看來,物美此次選擇百安居,也是對原有經營領域的拓展,培養新的業績增長點。

  未來咋融合

  一中一外,並且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再加上百安居中國的業務一直處於虧損中,物美和百安居之間的融合備受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百安居跟其他外資企業一樣,在面向的受眾、經營理念、銷售渠道、價格上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上述人士稱,百安居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推崇“大型建材超市零售”,主要是針對願意自己動手組裝傢具和裝修房屋(DIY)的消費者,但國內消費者對DIY接受程度並不高。蒙進暹表示,未來,合資企業將依託物美成功的零售經驗和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提升百安居業務水準。

  不夠本土化,似乎是外資企業都會遭遇的問題。同時,房地産市場的任何動靜都會影響到下游的裝修市場,一些知名品牌建材家居連鎖企業倒閉撤離也已屢見不鮮。在家居行業人士看來,建材超市這個業態從整體上已經在中國沒落,家世界、好美家、家福特、東方家園都相繼淡出市場。

  蒙進暹表示,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平臺、利用物美密集的門店和會員資源,開展促銷推廣等活動,多業態多渠道發展中國百安居業務。可以肯定的是,百安居中國將發生關鍵性的變化,是開始變好,還是被改造成另外一個模樣,主導權在物美手中。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