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港股 > 港股大勢 > 正文

字號:  

經濟數據支撐港股回暖

  • 發佈時間:2015-11-06 01:31: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黃瑩穎  責任編輯:楊菲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港股反彈明顯,多項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築底。經濟數據的好轉,顯然利於港股市場企穩回暖。不過,亦有機構提示,目前的反彈幅度或已到位,反彈蜜月期或接近尾聲。

  經濟築底跡象明顯

  近期,多項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築底。高盛高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指出,9月份工業增加值較8月份環比改善,10月份環比增速將保持穩健,因為增長的短期拖累因素已經消退,而且政策放鬆或許已經開始提振經濟。統計局本週早先公佈的製造業PMI顯示10月份較9月份持平,但財新製造業PMI較9月份強勁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商務部和農業部的高頻數據顯示,10月份的季調後食品價格走低。宋宇認為,這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是一個重要轉變,因為通脹率降低應能為決策層放鬆政策預留更多空間。預計10月份CPI同比增幅將從9月份的1.6%降至1.3%,隱含的季調後環比折年增幅為-0.6%,高於9月份的-4.0%。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指出,通縮對經濟投資和消費有負面影響,去年開始的6次利率下降並未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央行應繼續實行寬鬆貨幣政策,而不應該太過憂慮企業因貨幣寬鬆擴大産能,不必太擔心造成通脹風險。短期內貨幣政策應該繼續放鬆,放鬆對增長的作用可能比較有限,因為已經出現産能過剩,放鬆以後也不會高度增加負債,但更寬鬆的貨幣條件有利於降低企業的債務負擔。雖然有僵屍企業要淘汰,但是不能把過多企業都拖下水。

  反彈蜜月或近尾聲

  經濟數據的好轉,顯然利於港股市場的企穩回暖。興業證券近日的報告指出,中國穩增長政策進入了“買預期、賣事實”的階段。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大力度的貨幣政策以及剛剛閉幕的五中全會使得市場進入短期預期兌現階段。政策利多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10月的反彈中。

  對於港股後市,申銀萬國(香港)指出,港股可望進一步反彈,主要是經濟回暖。內地股市價量齊升,或是市場看好“十三五”規劃內容及憧憬人民幣加入SDR。週邊因素方面,市場逐漸消化美國加息預期,加上歐央行量寬憧憬,新興市場股匯、歐洲股均見上升,反映週邊偏暖,利好港股。

  不過,興業證券同時指出,港股反彈最主要的驅動因素是美元階段性調整和海外對中國經濟刺激的預期,表現在能源股反彈居前和國指跑贏恒指和紅籌指數,但反彈蜜月期或已接近尾聲。此外,興業證券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作為最核心的變數有預期差風險。由於此次美聯儲引入前瞻指引機制,若美聯儲按計劃在12月加息,將會在未來一個月釋放更強的信號,使近十年來的首次升息決定被市場充分預期,以免引發市場“消化不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