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演“國慶黃金周” 中國經濟悲觀論降溫
- 發佈時間:2015-10-10 09:40: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港股在國慶長假期間上演的價量齊升行情,顯示這些先知先覺的海外“春江鴨”已經感覺到宏觀環境的轉變。
進入10月份以來,全球股市出現風險偏好全面提高的亢奮。以港股市場為例,在國慶假期的四個交易日裏,恒生指數累計大漲近1700點後重新站上22000點。不少港股投資者在這個假期獲利豐厚,過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黃金周”。
經歷了國慶長假期的內地A股,上證指數也在昨日再度逼近3200點整數關口,蓄勢破關一觸即發。至於歐美日等其他主要市場,更是在此期間漲多跌少。全球股市似乎在短短幾日便一掃困擾數月之久的低迷悲觀陰霾。
回顧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增長出現放緩,海外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唱衰論、悲觀論此起彼伏、甚囂塵上。期間,內地A股急跌、人民幣貶值、投資增長乏力、生産者物價指數(PPI)連續下降、生産要素成本上升、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産能過剩問題突出等不利因素更令中國經濟悲觀論大行其道。
儘管如此,在剛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還是呈現了一份令人驚喜的經濟“成績單”:國慶假期,內地共運送旅客6.51億人次;居民消費一片紅火,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突破萬億大關;內地居民出境旅遊人數大幅增長。這些數據和事實顯示,在“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充滿活力,潛力巨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發表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下調2015年全球增長預測,由3.3%降至3.1%,並警告下行風險比之前嚴重。IMF總裁拉加德日前表示,近期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及相關市場波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大過市場預期。不過,她表示要為中國經濟轉型“點讚”。拉加德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不再是基於龐大出口或者本土大規模投資計劃,而是基於消費,這是一次良好的經濟轉型。”
目前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依然持謹慎樂觀的看法。有分析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經濟增速出現減緩等問題,但增速下降不等於失速,中國經濟具備良好基礎,韌性強、潛力大,政策工具也多,經濟增長減速也是某種主動、健康的調整。當前中國系列定向調控舉措正不斷顯現成效,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努力轉型升級,品質和效益有所提升,仍是全球經濟穩定器。
對於在國慶假期期間港股走出的一波上漲行情,香港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分析説,港股的強勁表現主要是受到內地經濟刺激政策提振,投資者預期10月份整體行情有望向好。他指出,近期內地出臺刺激汽車和房地産兩大行業的措施將有望帶動內地經濟表現改善,加上市場憧憬稍後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釋放出更多有利經濟發展的資訊,這些都令投資者信心轉強。
研究報告顯示,香港市場40萬億港元的總市值,其中有超過一半來自國有資産。有分析認為,這使得港股和A股市場有完全同質的資源,但相對於A股而言,港股的估值卻被低估了——恒指8.65倍的市盈率(PE),國企指數6.89倍的PE,這其中的投資機會不言而喻。
春江水暖鴨先知,港股市場是一個國際資本競技的大舞臺,這裡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外資機構和資本,他們對於中國經濟走勢的敏感度遠高於普通投資者。顯然,港股在國慶長假期間上演的這波價量齊升的上漲行情,顯示這些先知先覺的海外“春江鴨”已經感覺到了宏觀層面環境的轉變,或許對中國經濟轉型也更加看好,開始著手佈局如何完成年底的“成績單”了。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今年的國慶黃金週期間,在作為香港經濟支柱的旅遊、零售業“叫好不叫座”的背景下,港股卻能走出了一波令人興奮的上漲行情了。(呂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