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股民學校 > 正文

字號:  

有一種牛散叫別人家老公:用10年從470萬到7億多

  • 發佈時間:2016-04-06 08:45:55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2006年以來的十年間,A股不斷經歷牛熊轉換。在這十年間,一些牛散的財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比如趙建平,2006年第二季度末,其僅現身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市值約470萬元;到2015年第三季度末,其現身的上市公司已達14家,持股市值超過7億元。若不算後面繼續投入的資金,按上述兩個時期簡單計算,趙建平的持股市值增長達150倍,而滬指同期漲幅不足一倍。

  那麼,在這十年間,趙建平通過什麼方式使得資産暴增呢?在這十年間,他又買過哪些股票?有哪些投資偏好呢?記者根據公開資訊,對趙建平的十年投資情況進行復盤,以供投資者參考。

  財富增長軌跡

  先來看下趙建平近十年間的財富增長情況,總體上看,其財富增長主要在兩輪牛市,一是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二是2013年開始的創業板大牛市;其中其資産在前一次牛市中躍上1億元臺階,在後一次牛市中則一度暴增至10億元以上。不過需要説明的是,上述數據的計算時,有一些因素我們因無法得知而放棄考慮,比如趙建平在近十年間是否有繼續投入資金,其是否還有其他帳戶,另外,我們對其沒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情況也不得而知。

  我們以2006年作為觀察趙建平財富增長的起點,在2006年一季度,趙建平沒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在2006年第二季度末,其現身貴研鉑業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市值為470萬元。

  隨後的幾個季度,大盤在牛市中一路瘋漲,趙建平的持股市值也水漲船高,從470萬到1400余萬,再到6200余萬,2007年第二季度末突破8000萬元,2009年第三季度末突破1億元。不過期間趙建平應該有再投入新資金,例如在2006第三季度末,其在繼續持有貴研鉑業的同時,還現身威爾泰等三隻個股。

  趙建平借助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使其資産得到一次大的增值後,在2007年第四季度,又成功逃頂,當季末僅現身全聚德(19.09, 0.39, 2.09%)等三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市值迅速降至2000余萬元。隨後的幾年,趙建平的持股市值儘管由於倉位變化而出現大幅波動,但均不超過2億元。

  而從2013年起,借助創業板大牛市的啟動,趙建平的財富再次出現暴增,一度突破10億元。在2013年第一季度末,趙建平的持股市值僅為1.18億元,在下一季度時,暴增至2.35億元;隨後的幾個季度,除個別季度外,趙建平的持股市值總體上一路高歌猛進,在2015年第二季度末突破10億元關口,達10.94億元。

  事後來看,趙建平在這一階段的持股市值與創業板指走勢高度相關。創業板指在2013年暴漲後,2014年盤整,2015年再度暴漲。與之相應,趙建平的持股市值在2013年突破4億元,2014年末仍為4億多,2015年上半年則暴增並突破10億元。隨後受股市大跌影響,趙建平的持股市值在2015年第三季度末降至7億多,而由於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未完全公佈,截至目前,我們仍未知趙建平在2015年末的持股市值。

  十年交易帳單復盤

  A股十年間的兩輪牛市造就了趙建平,讓其從普通牛散成為超級牛散,通過復盤其十年間的投資經歷,或許能讓我們有所感悟。在這十年間,A股不斷牛熊轉換,結合這種牛熊轉換,我們看一下趙建平這些年的持股情況。

  1、2006~2007年

  2006年,趙建平現身貴研鉑業、威爾泰、雲南旅遊(此前為世博股份,現已更名;為簡單起見,下文中出現同樣情況不再提示)、大連控股等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趙建平對貴研鉑業的持股時間最長。

  2007年,在牛市氛圍中,趙建平現身的個股開始增多,當年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個股增至12隻;同時其佈局也較為分散,這12隻個股廣泛分佈于有色金屬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食品飲料、機械設備、化工、非銀金融、房地産等行業。從個股來看,趙建平當年持有貴研鉑業、盛達礦業時間較長,均有三個季度;其中,盛達礦業當時的名稱為*ST威達,這也是趙建平投資的並不多的重組股之一。

  2、2008年

  2008年的前兩個季度,趙建平現身的個股相對較多;在2008年第三季度以及第四季度,其現身的個股大幅減少,這兩個季度均僅現身兩隻個股,分別是恒康醫療莫高股份。顯然,在A股市場不斷探底之時,趙建平的倉位是較輕的。從行業來看,恒康醫療(2008年時的名稱為“獨一味”)、莫高股份當時分別為醫藥、釀酒行業個股,而這兩行業的個股防禦屬性強,在熊市中也可能有資金抱團取暖。從全年來看,趙建平2008年現身的個股多集中于大消費領域,如醫藥生物、休閒服務、食品飲料、商業貿易等。個股方面,2008年中,趙建平對莫高股份、恒康醫療的持股時間均達到四個季度,其他個股則均僅一個季度。

  另外,趙建平2008年買入了不少當年上市的次新股,包括上海萊士川大智勝拓日新能大立科技宏達新材等,佔其當年現身個股數量的一半。由於套牢盤較輕等原因,弱市中次新股容易受到資金追捧。

  趙建平2008年第一季度賣出了幾隻股票,事後看來是比較正確的,不少個股在2008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均大跌,例如宏達新材在這兩個季度累計跌幅超過六成。

   3、2009年

  2009年,A股大幅出現反彈,滬指當年漲幅接近八成。趙建平當年現身的個股增至16隻,其中有多只化工股,包括宏達新材、紅星發展岳陽興長等。其他行業方面,趙建平當年現身個股達到兩隻的有電腦、醫藥生物、電氣設備行業。

  這一年中,趙建平現身的次新股數量大為下降,當年上市的個股僅有奇正藏藥天潤曲軸久其軟體等3隻,佔其當年現身的全部個股比例不到兩成。

  個股方面,趙建平當年持有長城電工的時間最長,達到三個季度,從2009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長城電工在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反彈,累計漲幅接近130%。趙建平當年持有紅星發展的時間也有兩個季度,其從2009年第二季度就已入駐紅星發展,但持股多個季度後,紅星發展股價仍表現較差,直至2010年第三季度,該股當季大漲133%,趙建平才退出。

   4、2010年~2014年

  2010年~2014年上半年,A股總體上呈現震蕩下跌的慢熊走勢,滬指累計跌幅接近四成。總體上看,雖然市場走熊,但趙建平這幾年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的上市公司數量並不少,2010年為19家,2011年增至20家,2012年減至14家,2013年又增至21家,2014年則有20家;除2012年外,其餘年份趙建平現身的個股數量均較2009年多。

  2010年趙建平的投資重心較為偏重創業板和中小板,現身的19隻個股中,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合計有14隻。行業方面,醫藥生物行業最受趙建平青睞,當年現身沃森生物譽衡藥業太安堂西藏藥業金花股份等多只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另外,趙建平當年還青睞成長股,現身電腦、電子、傳媒等TMT領域的多只個股。

  2010年,趙建平還大量買入次新股,現身太安堂等逾10隻次新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其對漢王科技的投資值得一提,2010年一季度,在漢王科技上市當季,趙建平即買入55萬股,為第二大流通股東;接下來的2010年第二季度,漢王科技一度漲約四成,但隨後大幅下跌,當季跌逾7%,隨後繼續下跌,六個季度累計跌近八成。趙建平若非及時賣出,大概率會大幅虧損。

  隨後的2011年、2012年,A股走勢較弱,但趙建平應該損失不大,其在這兩年每個季度末的持股市值均在1億元以下、2億元以下,這可能與其選股能力出色有關。

  而2013年起,創業板風生水起,趙建平也守得雲開見月明,其持有的創業板個股進入收穫期,中青寶迪安診斷等紛紛大漲。另外,趙建平在這一階段對奮達科技的投資時點把握得較好,在2013年第三季度建倉完畢後,奮達科技隨即大幅拉升,漲幅翻倍。

  總體上看,趙建平這幾年的持股仍然延續此前的一些特點,即偏好創業板和中小板個股,關注醫藥生物和TMT領域個股。另外,趙建平在這幾年越來越偏好投資創業板個股,2013年現身14隻創業板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佔全部個股數量的近七成,2014年這一比例也是超過六成。

  5、2015年

  2015年,A股巨震,上半年一路高歌猛進,下半年則連續大跌。截至記者發稿,趙建平2015年現身的上市公司達到22家;總體上看,這一年其持股特點與此前幾年有一定相似之處。比如創業板個股數量較多;行業方面偏重醫藥生物和TMT;地域上側重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等地。個股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寶德股份,其2015年年報顯示,趙建平加倉70萬股,一躍成為第一大流通股東,截至去年底,趙建平已堅守該股六個季度。股價方面,受高送轉等因素影響,寶德股份3月份漲幅翻倍。

  牛散趙建平的成功投資案例

  在2006年以來的十年投資生涯中,趙建平屢屢押中牛股,比如貴研鉑業、中青寶等,而這兩者所屬的有色金屬板塊、網路遊戲板塊分別是2006~2007牛市、2013年起的創業板牛市中的主角;另外,佛慈制藥歐比特海倫哲等也被趙建平長期持有。下面我們對部分個股詳細分析一下,以供投資者參考。

  1、重倉押注貴研鉑業

  趙建平從2006年第二季度入駐貴研鉑業後,一直持股至2007年第三季度,且期間不斷有增倉動作,持有流通股的數量從最初的40萬股增至98萬股。在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貴研鉑業的複權股價從幾元多一路漲至逾30多元。總體上看,趙建平對貴研鉑業的投資方式較為簡單,大概可以總結成“買入-多次加倉-賣出”。

  另外,從2006年~2007年的多個季度數據來看,貴研鉑業一直是趙建平的重倉股,有兩個季度時,其甚至僅持有貴研鉑業一隻個股。其中,在2007年第三季度末時,貴研鉑業的持股市值佔趙建平全部持股市值的逾八成。

  2、三進三齣中青寶

  相對於趙建平對貴研鉑業買入並加倉的操作方式;其對中青寶的投資就有點複雜了,可以總結為三進三齣,其中,在經過前兩次不太成功的投資後,第三次出手時,趙建平對進出時點的把握堪稱精準。

  中青寶剛一上市,趙建平就對其青睞有加,現身中青寶上市當季(2010年第一季度)的第三大流通股東,持有40萬股;這筆投資,我們不太好判斷其是否成功。因為中青寶2010年第一季度雖然總體上震蕩上行,但漲幅不大,且在2010年4月份稍衝高後即一路大跌,我們並不知曉趙建平具體的買賣時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由於趙建平2011年第二季度時已退出中青寶的前十大流通股東,這次交易其無論是賺是虧,比例都不會太大。

  中青寶直跌至2011年10月才有一次像樣的反彈,反彈幅度有70%,但隨後又再創新低。也是在這一次的反彈前後,趙建平又出手了,現身中青寶2011年年報,持股數量較上次有所增加,為63.70萬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東;而在下一季度,趙建平又從中青寶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換言之,其又做了一次短線交易;從中青寶的股價表現來看,我們仍然無法判斷趙建平這筆交易是否盈利。隨後幾個季度中青寶股價繼續震蕩下跌。

  2013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中青寶突然暴漲,兩個季度漲幅均接近兩倍。這一次,趙建平的出手時機把握非常好。2013年第二季度末,趙建平持有中青寶133萬股,持股市值高達4346萬元;2013年第三季度,趙建平已獲利出逃;若買賣時機選擇得好,趙建平這筆交易獲利可能有數千萬元。

  3、長期堅守佛慈制藥

  佛慈制藥則是趙建平持股時間最長的個股,連續現身16個季度,從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

  從佛慈制藥2011年上市當年起,趙建平就現身其年報的第一大流通股東,持有20萬股;伴隨著增持及公司多次送股後,在2015年第二季度末,趙建平持股量高達690萬股,當季末的持股市值超過3億元。不過在2015年第四季度,趙建平退出佛慈制藥前十大流通股東,減持行為較為堅決,從佛慈制藥近幾年的股價走勢來看,趙建平獲利應該不錯,最初的投資應有數倍收益。

  投資手法揭秘

  記者對趙建平十年間的投資手法進行拆解,從倉位管理、投資偏好、持股週期等多方面分析一下。希望能對投資者帶來一些幫助。

  1、熱衷投資中小盤

  2006年以來的十年間,截至發稿,趙建平現身10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從數據來看,趙建平熱衷於投資中小盤股,這106隻個股中,中小板個股有38隻,創業板個股有37隻,兩者合計佔全部個股的七成,正是創業板大牛市使得其成為超級牛散。相對而言,重組股趙建平以前也會有投資,但是數量不多。

  2、青睞醫藥生物和TMT個股

  行業方面,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趙建平最喜歡投資醫藥生物板塊個股;上述106隻個股中,有23隻屬於醫藥生物行業;另外,電腦行業也有16隻個股。其他行業中,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化工、電子、傳媒等行業的個股也較多。

  3、倉位管理較為成功

  趙建平的倉位管理較為成功主要表現在:首先是牛市中大膽加倉,另外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高位逃頂,最後在2008年的暴跌中則能做到輕倉。

  具體來看,在2006年~2007年的牛市中,趙建平的倉位總體上是一路增加,從470萬元至突破1億元;而在2013年第二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創業板牛市中,趙建平的持股市值也一路增加,從2億元增至近5億元。不過需要説明的是,趙建平持股市值的增加除了可能是因為增倉外,還可能是由於市場大漲而使得市值增加;反之亦然。

  另外,趙建平做得較為出色的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成功逃頂,當季末的持股市值從上季末的逾1億元急降至不足2200萬元。趙建平此時逃頂也為以後的佈局留下了充足的彈藥。而關於趙建平熊市時的倉位管理等情況,在後文還會詳述。

  具體到個股間的倉位配置方面,趙建平傾向於分散投資,近10年間,除2006年第二季度、第四季度外,其餘季度其持股均不止一隻,多的時候超過10隻;另外,有時其也會有一兩隻個股的倉位較重,比如2015年第三季度末,其現身的個股大部分持有市值為2000萬元~6000萬元,不過歐比特的持股市值接近1.5億元,理邦儀器的持股市值接近1.2億元。

  4、長短線結合

  持股週期上看, 趙建平大多數時候是快進快出,上述106隻個股中,有60隻其持股時間僅僅一個季度,下一個季度即從該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另外,有相當部分個股其持股時間從兩個季度至四個季度不等,也有部分個股的持股時間在10個季度左右。趙建平持股時間最長的個股是佛慈制藥,有16個季度;另外,其持有歐比特、海倫哲的時間均達到或超過10個季度;其持股時間較長的個股以創業板個股居多。

  5、攜手另一牛散趙吉

  趙建平的投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常常與另一牛散趙吉現身同一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而且這種情況很早就發生,比如早在2006年,兩人就攜手現身貴研鉑業的三季報,分別為第五、第六大流通股東。另外,趙建平持股時間最長的佛慈制藥也是如此,早在佛慈制藥2012年一季報中,兩人就攜手現身,隨後多個季度繼續持有。除了貴研鉑業、佛慈制藥,兩人還攜手現身不少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6、偏好投資次新股

  趙建平還偏好投資次新股,尤其是在股市走熊之時,這一特點表現得更為明顯。在2006年,趙建平僅現身4隻個股,其中有兩隻為當年上市的次新股;2007年,A股走出大牛市,其現身的次新股比例相對較小;2008年,大盤走熊,當年其現身的個股中次新股比例又增多,達到一半;2009年,A股反彈,趙建平持有的次新股比例再度下降;2010年,A股走弱,趙建平當年現身的次新股數量及比例再度增加,有11隻,佔比近六成。隨後的2011年情況類似。

  在2005年第三季度,或許是與市場走弱有關,趙建平當季現身的次新股環比大幅增加,包括2015年上市的萬孚生物真視通博濟醫藥暴風科技等,還有2014年9月份以後上市的中來股份迪瑞醫療。而2015年第二季度時,趙建平僅現身一隻當年上市的次新股博濟醫藥。另外,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未完全公佈,已公佈年報的公司中,萬孚生物、中來股份仍被趙建平繼續持有。

  7、偏好投資廣東、北京個股

  上述106隻個股中,廣東省、北京市的個股分別為20隻、18隻,遠遠多於其他省市的個股,當然這與上述兩地上市公司數量較多也有一定關注;另外,這106隻個股中,浙江省有10隻;江蘇省有7隻。上述四地均為國內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

  8、所現身公司銷售毛利率普遍較高

  趙建平所現身的上市公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銷售毛利率相對較高。市場觀點通常認為,一家公司的銷售毛利率高,説明該公司處於強勢地位,産品供不應求,或者是輕資産公司。趙建平近10年間現身公司的銷售毛利率普遍較高,有多個年度的平均值超過40%;尤其是在2010年後的幾年,其現身公司的銷售毛利率較高。

  當然,這可能與趙建平現身公司的行業屬性有關,其現身的公司中,醫藥生物和TMT領域的公司較多,尤其是最近幾年;而醫藥生物和TMT領域的公司銷售毛利率普遍較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