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係基金“團炒”創業板直面兩重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5-13 07: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業績重要還是風控重要?這是基金經理們經常碰到的問題,在亢奮的牛市當中,這樣的問題更為普遍。
在2015年一季報公佈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許多基金公司旗下産品紛紛扎堆某一隻個股,抱團持股比例超過流通股20%的比比皆是。協同作戰、集中持股,這難免惹上操縱、利益輸送的嫌疑。
同係基金抱團持股,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這樣做需要哪些特別的風控措施?當發生系統性風險或是個股黑天鵝事件,基金公司又將如何應對?
抱團取暖由誰決定?
據一季報顯示,安碩資訊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裏面,匯添富基金佔有五席,分別為匯添富移動互聯股票、匯添富民營活力股票、匯添富均衡增長股票、匯添富消費行業股票以及匯添富逆向投資股票,五隻基金産品累計持有安碩資訊24.07%的流通股本。而同樣的抱團持股情況還發生贏時勝、光環新網等個股上。
此外,還有華商旗下基金集中持有京天利、易方達旗下基金集中持有迪安診斷、銀河旗下抱團持有東方通、富國旗下基金抱團持有光一科技等。那麼,類似這樣的投資決策都是如何做出的呢?是否存在問題?
一般來説,基金公司最高的決策機構是投委會,擁有對管理基金的最高決策權,負責決定公司所管理基金的投資計劃、投資策略、資産分配以及投資許可權等方面,具體的投資細節則由各基金經理自行掌握。
某基金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情況在2006年、2007年也比較多,估計也是為了提升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
對於是否涉及投資總監許可權太大,造成一人説了算的情況,另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應該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考核都是跟業績掛鉤,強制讓基金經理買的話,要是業績不好,影響到考核。”“而且像大的基金公司裏面,研究員也多,它的投資決策是成體系的。當然不排除一些小的基金公司會有這種情況。另外,現在市場就是比業績,你能挖到獨門的股票,那肯定就是重倉持有。”該業內人士繼續説道。
此外,另一家基金機構人士也説道,“這些投資行為也都是經過投委會批准,之所以出現集中持有小盤股的情況,就是因為看好某一家公司。”
“雙十”風控夠用嗎?
目前,監管層對基金在倉位上的規定主要是“雙十限定”,即一隻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其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産凈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得超過該證券的10%。“雙十限定”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強制讓基金公司分散投資,二是限制單一機構對個股股價的絕對影響。“我們公司有自己的一套風控體系,比如對於單只個股的持有比例有警戒線的規定,一旦達到這個比例,投資經理是買不進去的。”某基金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另外,上述機構人士也指出,“一般的風控就是單只股票不能超過多少的比例。我們在這方面的風險是非常嚴,單只基金買一隻股票佔基金總倉位達到一定持股比例,風控就會發提示;而如果超過另一個設置的比例,則是不被允許的。另外,對於佔上市公司股權的比重,我們還要更嚴,遠低於10%的比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被同一家基金公司集中重倉的個股都在創業板,而創業板存在大量泡沫已是市場共識。基金公司集中在高位重倉創業板股票,如何有效控制可能到來的系統性風險?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為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可以考慮將流通股本納入持倉限制範圍,這既能有效分散風險,也能保持足夠的流動性,不至於類似重啤(大成基金)的悲劇再度上演。
對流通股本持有比例作出限制還有另外一層作用。由於中小盤個股,尤其是剛上市的次新股流通股本都很少,基金很容易就能掌控大量籌碼,對股價的影響非常大。通過限制流通股本持有比例,才能真正限制單一機構對個股股價施加過多影響。如果僅僅是限制總股本的持股比例,顯然無法真正達到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