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漸成助推轉型中堅力量
- 發佈時間:2014-10-30 05:52:5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娟娟
5年前,28家公司首批掛牌登陸創業板。5年來,我國創業板市場規模迅速發展,已成長為全球新興市場中最成功的創業板市場。更為關鍵的是,創業板培育了激勵創業、崇尚創新的環境與氛圍,已成經濟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2014年10月30日,創業板迎來企業掛牌5週年。5年前的這個日子,28家公司首批掛牌登陸創業板。5年來,這個根植于中國經濟轉型大潮中的新板塊,不負眾望地成長為全球新興市場中最成功的創業板市場。
呈現高成長特徵
5年來,創業板市場快速發展,新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同時,上市公司多匯聚于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成長特徵明顯。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創業板共有387家上市公司,為2009年的10多倍。總股本1025.38億股,為2009年的29.6倍,按當日收盤價計算,總市值達19587.27億元。創業板上市公司收入增長率也始終保持穩定增長,平均收入規模已由2009年的3.05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6.57億元。
其中,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達290家,佔比74.93%。2013年,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産業公司分別貢獻了創業板市場69.74%的營業收入和72.55%的凈利潤,已成為創業板市場的中流砥柱。這些公司分佈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環保、生物科技、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充分反映了現階段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
在深交所副總經理劉慧清看來,經過5年發展,創業板已聚集了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形成了鮮明的板塊特色。
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創業板上市公司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2013年,創業板指全年漲幅高達82.7%。
此外,創業板公司還堅持了較高的現金分紅比。5年間,合計分紅306.3億元,佔累計實現凈利潤合計額的35.1%,高於深市平均分紅比例。
並購重組主戰場
如果説新興産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是創業板前3年的聚焦點,那麼,並購重組則是近兩年的重頭戲。隨著創業板市場容量的增加,基於存量資産的結構優化調整的並購趨於活躍。
今年3月24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文件圍繞進一步完善企業兼併重組機制、優化兼併重組環境以及明確重組成效等目標進行了原則性的政策安排。
《意見》出臺後,市場的並購熱情被激發。截至今年8月底,創業板共有162家公司籌劃203單重大資産重組,累計交易金額達676.26億元,已經有47單重組實施完畢。而且,創業板發生的並購重組大部分是産業整合式並購,均為主營業務相關的同行業或上下游企業的並購整合,並不涉及借殼上市或整體上市。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安青松認為,創業板在5年內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發揮了市場化程度高的優勢。
隨著並購重組市場的火爆,創業板標的資産的估值水準也水漲船高。以2013年為例,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公司收購的標的資産平均溢價率分別為113.33%,267.49%和301.49%。其中,創業板並購標的估值水準最高,表明創業板高度市場化的定價特徵。
變革方向更明晰
5年風雨成長路,創業板的各項制度正逐漸完善,但也存在諸多不足。今年以來,阿里巴巴、京東、新浪微網志等一批中國網際網路領域的優秀企業相繼赴美上市,就引發了對創業板相關制度設計的質疑。
“過高的IPO門檻與創業板精神格格不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創業板IPO主體對應的是高風險的創新型企業,它們也是高死亡率的中小企業群體,創業板應該做到“大進大出”、“大浪淘沙”,IPO標準應該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3月下旬,中國證監會宣佈全面推進創業板市場改革,並表示將出臺一系列措施推動其成為支援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資本市場平臺。9月初,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再次強調:“交易所作為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平臺,要繼續壯大中小板市場,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
根據深交所提出的“構建服務創新經濟的資本平臺”的目標,一系列改革措施即將出臺。業內預測,此次的“政策大禮包”可能包括諸如推動虧損網企上市對賭協議合法化以及試點多重表決權等措施。可以預見,如相關改革舉措最終落地,將會給創業板帶來更為深遠的變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