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繼續圍繞3000點整固 跟隨機構挖掘預增黑馬
- 發佈時間:2016-04-07 07:40:16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閻明煒
滬股通結束19日凈流入
昨天滬深兩市雙雙低開,盤中滬指呈現低位震蕩走勢,最終未能翻紅。但是創業板表現搶眼,盤中一度重返2300點整數關口,創出本輪反彈新高。而滬股通則結束了連續19日的凈買入,昨日凈賣出1.17億,當日額度剩餘131.17億,餘額佔比100%。
市場人士認為,滬港通一向擅長逆向操作,當市場已積累一定的漲幅之時,出現獲利回吐之舉也很正常。
昨天滬指低開後,便維持震蕩走勢,雖然盤中一度出現跳水行情,但在福建自貿區、機器人等題材板塊的帶動下,反彈收回失地,跌幅有所縮窄。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A股收盤,滬股通凈賣出1.17億,當日額度剩餘131.17億,餘額佔比100%,打破連續19天凈買入狀態。而就在前一日(4月5日),滬股通當日餘額126.56億元,凈流入3.44億元。
今年3月份,滬股通累計凈流入181.28億元,創下去年9月份以來新高。從3月份滬股通數據來看,除3月3日小幅凈流出3.08億元外,其餘十多個交易日均為凈流入行情。
相比滬股通,港股通則仍然在吸引場外資金。昨日港股通凈買入6.94億元,當日額度剩餘98.06億元,餘額佔比93%。據悉,港股通自2015年10月27日以來一直是港股的凈買家,加上昨日已實現連續104個交易日凈買入,創出2014年11月滬港通啟動以來最長紀錄。之前的最長連續凈買入紀錄為2015年2月5日至6月17日。
對此,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是在情理之中。他認為目前港股的估值是在12倍左右,美國最近20倍,日本接近20倍,歐洲就更不用説了。相對於其他的主要市場,香港市場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估值洼地。
此外,本報記者也發現,作為外資的典型代表,滬港通與內地市場其他資金的操作手法有很大不同,其敢於逆勢操作的風格很是出人意料,因此在A股三月份至今已經積累了13.5%的漲幅之後出現獲利回吐,並進行波段操作也實屬正常。
事實上,即便在去年以來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時,滬股通資金也秉承著一貫的操作手法,屢屢出現逆市操作。
對於後市,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A股主要面臨技術上的壓力,從2015年12月31日的3580點,至2016年1月15日的2883點,市場只用了11個交易日就下跌了將近700點,這個區域的套牢盤很多,需要時間不斷的上衝、回撤,以這種震蕩的方式消耗這部分套牢籌碼;所以本週二創新高,昨天就出現盤中調整,後市在3050點上方,這樣的調整次數將會越來越多。
不過,從基本面來看,資金向A股集結的趨勢日漸明顯。近期,以兩融為主的場內杠桿逐漸出現鬆綁跡象,融資客趨於活躍。與此同時,公私募、券商資管等機構看多情緒濃厚,加倉動作頻頻。而産業資本、海外熱錢等對A股的佈局也在全方位展開。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環境回暖,增量資金進場意願較強,有望為上攻行情積聚力量。
後市股指能否繼續向上拓展空間,仍有賴於政策面以及成交量持續放大等因素的推動。多數市場人士預計在出現明顯的突破信號之前,上證綜指繼續圍繞3000點震蕩整固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創業板市場震蕩上行、挑戰年內新高的可能性較大。
具體操作上,當前主機板具備防禦性的醫藥和消費類板塊,當中有諸多個股績優超跌,可作為中長線佈局對象。
一季報週五亮相 跟隨機構挖掘預增黑馬
隨著滬深兩市一季報披露時間的發佈,本週開始進入一季報窗口期。昨天包括光線傳媒、奧特佳、平高電氣等在內的一季報預增股表現強勁。
本報記者發現,目前已經有公募基金以及社保基金組合潛伏在部分一季報預增概念股中,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該板塊的炒作動力。這也意味著,投資者的目光要從年報行情,逐步轉移到一季度的動態上。
據悉,平高電氣、五洋科技、新文化、眾信旅遊等4家公司將於4月8日公佈2016年一季報。
本地某券商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較早披露一季報的個股總是最先獲得投資者關注。資金一般都會打提前量,通常會選擇最先公佈一季報業績的個股熱炒,而後續公佈的個股資金聚攏效應會逐漸遞減。從近5年的數據整理看,率先公佈業績的一季報預喜股整體跑贏同期大盤的比例在七成左右。
本報記者從公開資料中發現,部分2016年一季度業績預增的上市公司已獲基金等機構重倉持股。例如,先導智慧預計2016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盈利同比增長77.92%~106.23%。公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國社保基金四一三組合持有先導智慧140.01萬股,銀河現代服務主題靈活配置持有先導智慧90萬股,南方績優成長持有先導智慧75.91萬股,博時新興持有60萬股。
真正高增長源自三大標準
市場人士分析稱,近期市場在2900點~3000點震蕩之時,就陸續有資金在積極低吸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的品種。對於高增長的標準,大部分散戶都認識模糊。
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首先要看業績預告是否同比高增長;其次,一季報凈利潤是否同比高增長;最後,一季度凈利潤環比是否高增長。這三點全部符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增長”,否則可能摻雜水分。
中信證券市場人士陳慕林則認為,業績預增可以作為一條投資線索,不過最終能否選出牛股,還要配合其他條件。市場總體情況是否持續走好、業績是否可以持續等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挖掘預增品種的同時,應遵從如下原則進行:首先,為了保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投資者要先剔除一次性收入,畢竟這類收入增長對公司的發展影響有限。其次,業績的增長要確實對公司經營的改善有貢獻,所以投資者要剔除去年同期基數過低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