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A股暴跌持續三個月 金九銀十可期

  • 發佈時間:2015-08-31 08:53:33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上週五,在國家隊未出手干預的情況下,上證指數放量突破3200點,近600隻個股漲停,2000余只個股漲幅超過5%。久違的大漲,提振了市場信心,也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採訪中,大家當前最關心的問題是:連續兩根大陽線後,本週走勢將何去何從?A股在連跌三個月之後,是否迎來傳統的金九銀十?

  下周市場走勢

  從兩根大陽線的背景看,大盤呈現兩個新的特徵。

  特徵一:暴漲總是在割肉後。如果説6月中旬的暴跌讓新股民明白“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真正意義,那麼,8月份的再度暴跌,則讓不少股市老手也體會到反覆割肉的痛苦滋味。從8月18日滬指最高的4006點,到8月26日最低的2850點,7個交易日滬指暴跌1156點。期間,滬深兩市總市值蒸發11.78萬億元,依據最新公佈的股民A股持倉賬戶5075.32萬戶來算,平均每個股民賬戶市值縮水23.22萬元。真可謂“一瀉千里不足喻其跌,血流成河不足以喻其慘”。

  從日K線圖分析,上週五是8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不僅回補了3191點的缺口,一舉化解了3100點、3200點的壓力,下一步壓力位會在年線(3408點)附近。但K線形態顯示,多頭力量的積聚正在進一步加強,一旦突破3240~3280點成交密集區,9月3日後相對持續的反彈則值得期待;而近期超跌品種將成為反彈先鋒。結合周K線分析,周線KDJ金叉有望在9月上旬出現,周線MACD綠柱本週放大後下周有望收斂。日線KDJ調整低位鈍化後,可能很快就會出現“金叉”。

  特徵二:市場環境正在持續改善。一方面流動性增加預期開始升溫,央行降準降息,財政部、人社部加快推進養老金入市,證金公司再籌資金,額度或達1.4萬億元;另一面,做空預期下降,公安部重拳打擊惡意做空的囂張氣焰;中金所緊急發佈兩項措施,進一步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過度投機;證監會持續通報披露虛假資訊、違規減持及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案件。利好累積效應顯現,使行情具有可持續性。

  拿中金所發佈的兩項措施來説,一是自2015年8月31日起,對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客戶在單個産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0手的認定為“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的異常交易行為。二是自2015年8月31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非套保持倉的交易保證金全部調整為合約價值的30%。這兩項措施都是從今天起實施,考慮到此前“日內開倉交易量較大”認定標準是600手,此次調整為100手,這意味著大戶開倉、平倉要分很多天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部分投機性需求;而對非套保持倉保證金的調整,則加大了惡意做空的成本,有利於穩定股票市場。

  從市場反應看,隨著國企改革、網際網路+、航太軍工證金概念等前期強勢題材的不斷輪動爆發,空方不得不止損離場,IF1509與上漲指數迅速上竄,順利完成了補缺任務,底部放量雙陽的走勢也使滬指技術形態轉入多頭。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等期指過去兩個交易日逐步回升,並帶動股票市場回暖。截至週五收盤,前述期指主要合約悉數大漲,中證500期指主要合約更以漲停收官。

  金九銀十會來嗎?

  繼6月、7月下跌之後,上證綜指8月繼續下跌11.77%、深圳成指下跌12.72%,雙雙創出2009年以來8月份月度跌幅最高紀錄。創業板指更是暴跌18.02%,為史上第二大月跌幅,僅次於6月股災創下19.31%的最大月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主要股市在8月份的表現都要明顯好于A股市場。美國道指、納指和標普500指數8月份的累積跌幅分別為5.85%、6.15%、5.52%;歐洲三大股指中的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以及英國富時100指數在8月份的跌幅分別為9.18%、8.53%、7.44%;而亞太股市中的日本日經225指數只下跌了7.04%。A股8月熊冠全球。因此,A股經過6·15和8·18兩次股災洗禮,股指下跌44%,市場整體估值已經達到合理水準,中長期投資價值已經開始顯現。應該説,消化了9月初國內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後,A股的“金九銀十”主要體現在市場將進入一個階段性“三期”窗口。

  大盤休整期。傳統的“金九銀十”對於股市而言往往以震蕩收窄、穩定為主。從歷史統計數據來看,這兩個月的月漲跌幅均不大。儘管過去3個月A股大幅走低,但隨著國內經濟預期逐步回穩,加上監管層各項救市舉措的扶持,9月、10月將可能是A股充滿希望的時間。而且從歷史走勢來看,A股20多年中連續4個月月K線收陰的概率很小。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經過連續3個月的暴跌之後,A股有望迎來休整期,且月線金九銀十的概率正在加大。

  估值重塑期。8月底最後一個完整交易周,當大盤跌得最猛的時候,8月24日和8月25日滬股通已經連續兩日凈流入163億元,説明週邊有資金已經開始介入A股。8月以來已有573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高管增持了自家公司股票。

  産業資本和嗅覺靈敏的外資機構看好A股,完全是從估值的角度出發的。目前上證指數的市盈率只有13倍,與2005年的998點時的17倍、2008年1664點時的13倍、2014年2049點時的13倍估值相當;滬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是11倍,上證50市盈率為8.5倍,與去年7月22日行情啟動的2049點相近,而且與美國道瓊斯的14.4倍市盈率相比偏低,紐交所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也在15.4倍左右。這表明2850點的A股市場已具備中長線投資價值。

  個股活躍期。大盤在極端變盤月後將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個股活躍的機會很豐富。換言之,市場企穩,機會將更多在題材股。短線可關注超跌個股機會,題材上則一方面要觀察週五主動修正的大金融(券商、銀行、保險、信託),若大金融股再度修正,則可重點關注網際網路+金融板塊的修正機會。

  另一方面,9月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在即,航太發射進入窗口期,軍工板塊勢必會有活躍,但對該板塊建議持有的投資者短線逢高兌現為主。投資者需更多的關注下半年大消費板塊。9月、10月節假日較多,“金九銀十”的大消費股和長假效應中的期貨板塊都是機會,比如互聯+家電、房地産、黃金等板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