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兩個半月滬指下滑2328點 跌速創歷史之最

  • 發佈時間:2015-08-31 08:5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胥帥  責任編輯:楊菲

  自A股從6月開始大規模調整以來,只用了兩個半月時間,上證指數從5176.8的高點最低滑落至2850點。在這輪大跌中,A股不斷刷新著此前的歷史紀錄,千股跌停、千股漲停、千股停牌……不少投資者為此戲稱,“有生之年見證了A股穿越牛熊的各種紀錄,我的股市人生完整了”。

  這些紀錄不斷被刷新,杠桿交易被認為是推手,而在股市泥沙俱下之時,機構包括證金公司等亦未能倖免。“前車之鑒,後事之師”,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6月以來A股的種種市場現象。

  從6月15日開始,不斷改寫的單日暴跌紀錄成為投資者口中時常提起的對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證指數在6月15日創出5176.8的高點後開始單邊下跌,到7月8日報收于3507.19點,僅18個交易日便下滑1669.8點,下跌幅度超過了32%。不過這還沒有結束,上證指數在7月經過反彈後再次陷入大跌,指數繼續滑落至2850.71點的新低,不到兩個月時間下跌接近50%。

  下跌速度超越2008年大跌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上證指數也曾在2007年底觸頂大跌,但當時的下跌程度遠不能與這次股災相比。如果按照30%左右的下跌幅度進行計算,上證指數從6124.04點滑落至4457.94點的起止時間分別是2007年10月17日以及2008年1月29日。也就是説,2008年A股市場歷經2個多月時間才達到上述18個交易日的跌幅。

  在1997年,當時上證指數在5月13日達到了1510.18的高點,到9月23日指數滑落至1041.96。而這一波30%的下跌幅度則經歷了長達4個多月。再次對比2008年的指數點位可以發現,2008年大跌後指數被腰斬的時間是4月18日,而這離6214.04高點的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這也再次印證,無論從橫向時間還是縱向空間比較,6月股市的下跌程度均超越了1997年、2008年的大跌,從整個A股市場的歷史而言是極為罕見的。

  單日跌幅屢破歷史紀錄

  從指數單日下跌幅度來講,這兩個半月以來,大盤指數也是朝歷史跌幅榜(自1996年12月26日實施漲跌停制度後)“努力”。6月之前,今年上證指數僅在1月19日以7.7%的跌幅進入榜單。而在步入6月後,大盤進入歷史跌幅榜就如家常便飯一樣常見。

  6月26日,上證指數全天跌幅達7.4%,由此,當日的單日跌幅進入了歷史跌幅榜的第九名,而深成指更是以8.24%的下跌幅度躋身深市歷史跌幅榜的第六名。7月27日,上證指數再度大跌8.48%,這也超越了1998年8月17日當日8.36%的大跌紀錄,順勢進入榜單第四。在8月24日上證指數又大跌8.49%,不到一個月再度實現超越,將7月27日的跌幅紀錄甩至身後第五位。就在這天,指數盤中一度大跌9%,甚至創造了19年來單日最大跌幅紀錄。隔日,上證指數又下跌7.63%,再度超越了6月26日的紀錄。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開始至上周,滬市、深市歷史跌幅榜前十中的4個紀錄均是在這兩個半月中創出的。回顧以往歷史,滬深指數僅在1997年、2007年、2008年達到過7.5%以上的跌幅。其中每次大跌的間隔期最短為兩個月,最長達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輪大跌中,成交量大幅縮減的速度和空間也讓人吃驚。6月15日,上證指數的單日成交額達到了10650億元,伴隨大跌,至8月6日,這一數據便銳減至3575億元,僅佔前者的33%。與2008年相比,同樣的縮減幅度經歷了長達半年才完成,而此輪大跌卻只用了不到兩個月。

  大盤和板塊指數的大跌也讓個股難以獨善其身,8月24日兩市有2187隻股票跌停,而這也創出A股最高的股票跌停家數紀錄。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開始的第一波暴跌中,不少上市公司為躲避市場風險選擇停牌。“重大事項未公告”、“臨時停牌”、“未披露交易異常波動”等各種停牌理由之下,是另外一個紀錄——千股停牌。此外,兩個半月以來,為穩定股價,上市公司還迎來了一波歷史罕見的大股東及高管增持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