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五利空PK三利多 第三輪逼空或步入休整期

  • 發佈時間:2014-11-10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曉峰  責任編輯:王文舉

   分析人士認為,高位放量滯漲顯露市場疲態,大盤在2444點附近將轉入階段性調整,第三輪逼空行情或告一段落

  上周A股市場一直維持在2400點上方窄幅震蕩的走勢。備受關注的是,前一週滬指上漲5.12%,成交量為9731億元,而上周滬市成交量已經超過1萬億元,但滬指反而微跌0.08%。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高位放量滯漲顯露市場疲態,大盤在2444點附近將轉入階段性調整,第三輪逼空行情或告一段落。

  五利空制約做多動能

  近期市場的高位震蕩,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宏觀經濟表現乏力。從近期公佈的宏觀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業績來看,10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數據為50.8%,較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由於宏觀經濟表現乏力,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增速放緩,業績亦未能提振市場表現。

  其次,政策邊際效應逐漸弱化。10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了《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進展和可複製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意見》,一度引發了申報自貿區的天津、福建等板塊上漲,但短暫的亢奮後市場很快恢復平靜,並出現震蕩回落走勢,與此同時,圍繞前期政策的主題投資被過度炒作後也出現明顯的“退燒”。

  第三,市場滯漲跡象初現。10月底,在藍籌板塊的主導下,滬深兩市大盤一掃此前連續下跌的“陰霾”,開啟一波強勢反彈,期間成交量顯著放大。前一週,滬指快速突破2400點整數關口,最高上探至2423.60點,深證成指重新翻上8200點,最高上探至8230.59點,全周滬指上漲5.12%,成交量為9731億元;而上一週,滬市成交量已經超過1萬億元,但滬指反而微跌0.08%,滬深大盤則出現明顯的滯漲跡象。

  第四,融券餘額連增6日,融券餘額開始向警戒水準逼近。儘管本輪大盤反彈強勁,但兩融投資者普遍參與意願並不強烈。統計顯示,近6個交易日,兩市融券餘額呈現持續上行的走勢,與大盤表現明顯背道而馳。融券餘額開始向警戒水準逼近,短期對市場宜保持適度謹慎。

  第五,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近期獐子島的巨虧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拋開對虧損的各種質疑不説,這也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而據統計,截至上週四,在已公佈2014年業績預告的千家公司中,全年業績預虧的共有118家,與此前業績相比,38家為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預虧。隨著年報披露工作的展開,上市公司業績的下降成為制約市場做多的主要動因。

  三利多因素依然存在

  儘管如此,但支撐市場向上的積極因素依然存在,並不容忽略。

  第一,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10月24日,21個國家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備忘錄,為亞洲各國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供資金支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成立絲路基金,專門用於“一路一帶”建設。這是加快落實三中全會的決定,“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分析人士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全面展開對資本市場有望注入上行動力。

  第二,資金面寬鬆預期強化。近段時間,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毫無變化,但政策寬鬆預期仍不斷發酵,以3個月SHIBOR利率為代表中長期限的市場基準利率持續走低,顯示市場對未來流動性趨松、融資成本趨降存在共識。儘管央行至今仍未採取降準、降息等措施,但中長期限SHIBOR利率持續下行足以表明融資利率正顯現下行的趨勢,資金面維持寬鬆。

  第三,滬港通進入最後階段。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1月6日表示,滬港通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到了最後階段。滬港通未“通車”,因一系列與其相關的問題仍然需要明確,如資訊披露等。儘管時間點不確定,但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券商板塊則對此積極反應,同樣有利於市場前行。

  總之,寬鬆的資金面疊加利好政策的出臺,共同促成了股指在10月底的逼空行情。從目前來看,資金寬鬆預期得到強化,但政策的邊際效應則出現弱化。目前滬指已經實現月K線六連陽,超過這一水準最近的時間便是2009年1月份至7月份的七連陽。當時依託的是2008年年底連續降息、降準以及四萬億元刺激,現階段的升勢並不具備那樣的貨幣政策環境,更使得股指在突破2013年年內高點2444點後,顯得高處不勝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